电力营销服务移动作业终端融合的研究与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张潆月
[导读] 基于当前电网企业营销移动作业业务在营业、计量和全能型供电所客户服务领域应用的实际情况,
       张潆月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基于当前电网企业营销移动作业业务在营业、计量和全能型供电所客户服务领域应用的实际情况,从营业、计量、全能型供电所业务对移动作业终端硬件、软件、通信技术需求进行研究,探讨进一步推进营销移动业务末端整合,减少基层工作人员携带移动终端数量及多种操作应用,为满足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网格化台区经理制新要求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营销服务;移动作业;终端融合;研究;探讨

       1.移动作业系统特点
1.1办公模式多样化
       移动作业系统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通信、笔记、摄像等集成功能,完成基层现场作业的各项需求,实现了无纸化移动办公。这种全新的办公模式,可以让办公人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移动设备功能,业务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通畅、安全地进行交互流动。通过移动作业系统和手持终端设备,业务人员在现场即可快速查询相关信息、办理营销业务、记录业务数据、流转业务工单等,实现了移动办公模式多样化。
       1.2支持离线业务办理
       离线业务办理,简单来说是在无网络或信号差的地区通过离线登陆客户端系统,在离线环境下办理相关业务。离线业务办理是C/S模式下移动软件应用的重要特点,不需要消耗网络资源且不受限于网络环境的影响,安全可靠且快捷稳定,当切换到有网络的环境时,在线提交相关业务数据即可,为大面积推广使用移动作业平台提供了基础条件。
2.不同移动作业终端的需求差异
2.1终端硬件差异分析
       当前电网企业用于现场营业、计量、全能型供电所客户服务各类移动作业终端硬件配置型号较多,但主要分为计量用移动作业设备和营业用移动作业设备两大类,营业用移动作业设备兼具计量以外的其他专业移动作业硬件配置要求。2类移动设备主要区别在于:营业用移动作业终端需要较大的显示屏(约5英寸),较快的CPU(8核1.6GHz以上)和一定的内存(4G/16G以上),需要具有拍照/视频、录音多媒体、GPS定位、存储拓展等功能,这些对于计量业务不是必需的,很多手持枪机型的计量移动作业终端都不具备上述硬件条件;计量移动作业终端必须具备ESAM模块和安全单元2个内置芯片,以及安全单元所需的操作卡、业务卡接口,缺少任一模块均不能与主站通信,不能实现对电能表的红外自动抄表和停复电功能,不能实现费率、时钟、现场充值等电能表调试功能,而营业用移动作业终端全都不具备ESAM模块和安全单元;计量移动作业终端一般带有发散和集中2种红外模式,营业用移动作业终端只具备发散式的红外模式。
2.2终端软件差异分析
       当前市场上营业用移动作业设备全部为Android系统。计量移动作业终端主要为基于WINCE系统的枪机型终端,但这种移动作业终端不具备融合营销其它移动业务的条件,系统的改造升级与App开发受到局限,因此在新开发设计的非枪机型计量移动终端上,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新一代计量移动作业终端应用替代WINCE系统掌机是较实际的解决方案。在满足营业移动作业终端目前业务安全要求的基础上,计量业务还要求终端必须具备数据密码算法、安全证书、数据过滤、操作卡和业务卡、任务日志等功能。同时,计量移动作业终端业务应用的软件和硬件必须通过指定权威机构的安全测试才可使用。而在已通过安全测试的计量移动终端上增加其他应用软件,如:营业等业务App等,则不需要重新测试。

综上所述,无论从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各App融合开发的可行性还是从终端软件安全性上考虑,基于Android系统新一代计量移动作业终端仍然是最佳的选择。
2.3终端与内网主站通信方式的差异分析
2.3.1营业移动作业终端与内网主站通信方式
       营业用移动作业终端通过TF安全卡、安全加密文件、VPN专用SIM卡通道,连接内网安全接入平台,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与指定的服务器通信,通过TF卡和安全加密文件认证身份。
2.3.2计量移动作业终端与内网主站通信方式
       计量移动作业终端可以实现2种方式与内网通信:方式①,通过计量通信信道接入内网,安装计量专用SIM卡(运营商可为联通、电信或移动),经计量VPN专用通道、内网隔离网关连接内网指定服务器,通过安全单元、操作员卡和业务员卡认证身份和加密;方式②,通过安全接入平台接入内网,安装安全接入平台专用SIM卡、TF安全卡和安全加密文件,采用与其它用途电力营销移动作业终端接入内网相同的通信方式。
2.3.3比对结果
       对比营业移动作业终端和计量移动作业终端,两者都是通过专用VPN地址的SIM卡接入内网指定服务器,支持电信、联通和移动3家运营商,不同在于计量移动作业终端通过业务卡和操作员认证身份和安全加密,营业移动作业终端通过TF卡和安全加密文件认证身份。
3.终端融合可行性分析
3.1移动作业终端硬件融合改造方案
营业用移动作业终端兼容计量业务功能,需增加安全单元和ESAM模块,增加操作员卡和业务员卡卡槽,需要对已出厂的营业用移动作业终端全部返厂改造,且改造后需通过权威机构的安全测试后才可用于计量移动业务[3]。改造难度和时间等经济性成本太大,不如直接开发设计新型的计量移动作业终端。这种计量移动作业终端具备安全单元、ESAM、操作员卡、业务员卡及营业等其他业务所需的硬件条件,终端操作系统为Android5.0及以上版本,具备营业等其他业务所需的软件条件,只需购买一张TF安全卡和相应的安全加密文件,用于营业业务身份认证和安全加密,即可满足通过采集和信通2种方式接入内网的硬件条件。
       3.2与内网主站通信的融合
       通过计量通信信道或安全接入平台连入内网,开放终端登录营业、计量等业务所需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使终端可以访问营业、全能型供电所和计量等业务所需服务器,对选定的通信方式内网隔离网关身份认证进行改造,使各类业务的数据均不会被防火墙等拦截。
       3.3软件的融合
       构建微服务应用管理平台。各营销移动作业终端统一采用Android系统,版本与底层接口一致,建立统一的App管理平台,对营业、计量、全能型供电所App进行管理,提供App应用市场、安全认证、版本升级等公共服务,为末端融合提供更有力支撑,建立现场移动业务应用监控平台,对现场业务和终端应用进行异常监控和管理。
结语
       电网企业要真正实现网格化现场服务方式的转变,借助多应用、智能化的营销移动技术手段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条件。融合各种电力营销移动作业终端、通信信道和信息资源,以客户为中心,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电力营销移动应用服务的管理理念,构建营销移动作业微服务应用群,实现各业务应用系统末端业务融合和向客户现场延伸,是提高移动作业终端的利用效率和现场服务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买波.基于移动作业终端“一键式”换表方式的创新[J].宁夏电力,2018(02):63-68.
[2]杜觉晓.班组移动作业终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8,16(02):41-45.
[3]何小军,刘青青.基于移动作业终端的电力计量装置运维管理系统[J].农村电气化,2017(01):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电...
•   ...
•   ...
•   浅谈...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