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丽
建水县节能中心 建水县654300
摘要: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社会能源资源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大,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只有实现各类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经济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提高我国经济综合实力。以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理论为依据,有助于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增强节能降耗实效性,解决传统工作模式下的资源浪费问题。本文将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介绍,分析电能生产的影响因素及特点,探索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措施,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降耗;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和能耗升高问题逐渐显现,这也是限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绿色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视,积极引导社会各行业的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解决生产实践中的节能环保问题,以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尤其是在电能生产当中,应该充分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原理,实现对各个生产环节的优化,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防止出现较高的能耗。这不仅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而且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突破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为此,应该注重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理论及技术的完善,并与实践工作实现密切融合,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方案。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概述
以工质流动为依托,实现热能向动能的转化,进而在发电机作用下转化为电能,这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原理。当前电能生产规模逐步扩增,只有促进电能转化效率的提升,才能降低各个生产环节的能耗。以朗肯循环为依据,对初参数和终参数加以合理控制,达到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煤炭资源都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资源类型,但是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电能生产中的能源消耗量较大【1】。以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理论为指导,实现对各个生产环节的全面优化,可以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提高中间环节控制力度,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二、电能生产的影响因素
首先,会受到锅炉运行状况的影响。锅炉是电能生产中的主要设备,是热能向电能转化的关键,然而在其运行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能耗增大,引起能源资源浪费问题。当锅炉自身性能存在问题或者周围环境状况不佳时,会造成热能效率下降,影响了电能生产工作的顺利实施,只有通过优化改造,才能满足新时期绿色化生产要求。其次,会受到设备选择的影响。设备类型及运行中的热能损失,会决定企业的电能生产效益,如果出现了配比不足的情况则会导致热能损失控制效果不佳,无法达到节能降耗的工作要求【2】。最后,会受到凝气装置的影响。热效率与凝气装置的运行状况息息相关,尤其是随着结构复杂度的提升,对于装置的控制难度也在增大,当受到气压等因素影响时,会导致其运行效率下降。
三、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措施
(一)优化调频方案
在制定调频方案时,应该结合具体生产状况,通过频率改造的方式来控制能源消耗,为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奠定可靠保障。对并网运行机组性能和特征参数进行调整时,应该明确具体电网频率特征,实现外界负荷承载的合理优化,在运行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要对调频中工作负荷频率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实现对并网运行机组的针对性控制,保障调速器运行的平稳性,解决传统工作模式下的能耗不断升高问题【3】。在生产作业中往往采用自动调频和手动调频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调频方案的灵活性。
(二)合理选择调配
为了使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利用,还应该采用调配的方式,有助于发电作业效率的提升。尤其是要对凝气装置性能予以全面优化,以保障汽轮机的良好运行状况,改善热效率指标【4】。此外,为了防止负荷热效率不足的状况出现,还应该实时监测汽轮机工作负荷状况并予以调节,尤其是关注阀门状况,提高设备的能量转化效率,满足生产中节能降耗的工作要求。
(三)实施废水余热回收
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要求,在电能生产中还应该注重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的运用,使废水余热得到高效利用,防止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特别是在除氧器运行过程中,蒸汽的大量排放会损耗较多的热能,因此在实践中要引入冷却器实施优化,实现对热能损失的合理掌控,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排污措施应该结合电厂的具体生产要求进行设置,能够确保在生产中定期排污。对于污水也要实施循环利用,在传统工作模式下通常采用扩容降压的方式【5】。然而,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回收效率较低时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资源,同时废水余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性增大。因此,在后续发展中应该注重废水余热系统及技术的改进,提高余热存放及利用效果,从而满足节能降耗的要求。
![](/userUpload/1(110736).png)
(四)降低蒸汽损失
锅炉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应该对蒸汽损失加以控制,充分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原理,使其转化为能量,满足工业生产需求。注重在实践作业中对“余速损失”加以针对性控制,明确锅炉运行过程中的仪表状态,分析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尤其是要注重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合理调节,防止参数过低而难以无法达到实际生产要求。液态水气化过程会由于较低的温度而受到抑制,这是导致设备运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运行温度的把控十分关键【6】。为了对蒸汽稳定性状况加以改善,还要关注设备做功情况,这也是控制蒸汽损失的关键方式。应该对设备的性能进行不断优化,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实现对传输过程的控制,防止机械摩擦而造成大量损耗。
(五)利用重热现象
对于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加以合理利用,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途径,通过重热的回收可以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在电能生产工作当中,应该合理配备汽轮机的数量,从生产需求和系统运行功能出发,对汽轮机的布局予以优化,以提高重热的利用率。在实践工作当中,上下级布局的方式最为常见,汽轮机热损耗利用率会得到明显改善,为实际生产作业提供支持。应该注重生产经验的不断总结,合理控制汽轮机最佳重热系数,通常情况下最高不能超过0.08,最低不能低于0.04.应该对不同机组的运行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估,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合理调节。
结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快速发展,为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绿色化发展步伐,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在电能生产当中,锅炉运行效率、设备选择和凝气装置工况等,都会对生产效率及能耗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在实践工作当中,应该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为依托,通过优化调频方案、合理选择调配、实施废水余热回收、降低蒸汽损失和利用重热现象等方式,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长效推进,为行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建闯.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1(02):73-74.
[2]张霄.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分析[J].清洗世界,2020,35(12):57-58.
[3]冯鹏.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59.
[4]王旭.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06):49-50.
[5]戴裕.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运用探析[J].湖北农机化,2020(07):82.
[6]崔座铭.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中外企业家,2020(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