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李军
[导读]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各类新型的智能技术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中,
       李军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各类新型的智能技术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在市政交通工程中纳入智能化技术,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实现资源节约,发挥了市政交通工程的真正价值。文章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市政交通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优势,并且探讨了应用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交通运输过程;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等各个阶段都涉及到资金筹措、人才技术、功能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在传统的建设运营模式中,交通运输信息化主要的建设主体为政府,资金渠道主要为财政资金投入,一方面有相对稳定的政府作为支撑,保障了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缺乏竞争,系统“造血”功能不足,财政压力持续增多,运维预算不断“滚雪球”,很难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市场化运行模式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并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服务设施建设运营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信息化技术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2.1 实现智能控制数据统一处理
       与传统自动控制技术相比,智能化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统一控制和处理,设备接入智能化网络系统中,智能化控制设备可以有效评估设备中存在的数据,会记录经常输入的数据,实现快速查找和评估。对市政交通工程控制的对象随时会发生变化,智能化技术可较好地应对变化,为控制对象提供生产动作指令时,智能化技术可以依据原先设定的目标,使用合适的控制方法完成工作,保障市政交通能够顺利开展。
       2.2 无须使用控制模型
       将智能化控制系统使用到市政交通工程发展过程中,可降低对传统控制器的使用,提高控制的紧密系数,传统的控制器受制于较低的技术水平。如果工作人员操控的动态方程复杂性较高,须对其进行严禁控制,会相应降低控制效率,影响模型设计的最终结果。智能化系统突破了单一模式的限制,可以直接控制模型。
       三、交通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3.1 交通拥堵问题
       当前,城市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交通拥堵问题,影响城市交通的规划运行效果,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交通工程规划建设中最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增多及经济发展,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内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引发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还包括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传统的交通工程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交通工程设计未达城市发展建设水平,造成了交通工程设计不合理问题,最终影响城市交通工程设计,造成了交通拥堵问题。
       3.2 交通安全问题
       交通安全问题影响交通工程建设的质量、交通安全建设,会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在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交通道路规划、交通安全防护规划、交通安全警示规划等工作均属于交通安全工程范畴。随着现代交通运行速度加快、交通整体运行紊乱,对交通安全建设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大数据技术发展背景下,应做好交通安全工程规划工作,提升交通安全。
       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4.1 道路监控系统控制
       道路监控系统可以了解当前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该系统是自动化控制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内场和外场的智能化监测终端设备可对重点位置进行监测和控制,如特殊路段和桥梁等,并收集周边的紧急电话、外场设备、循环车辆等相关信息。使用数据分析该交通路段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天气恶劣时,某一路段易发生交通事故,可利用虚拟线圈测速法,确定每辆车的行车速度。虚拟线圈测速法将两个虚拟线圈设置于交通路面上,通过计算两个线圈间的实际距离,推测车辆速度。在车辆经过线圈1时,该线圈会被激活,并记录时间t1,经过线圈2后,会激活线圈2并记录时间t2,依据车辆通过两个线圈之间的时间差,按照速度计算公式,可以详细测算出车辆的实时运行速度,并实施监控,防止车辆因超速而出现事故。
       4.2 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建设应用
       首先,交通安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过程中,对交通运行中的安全事故数据、区域内车辆运输情况、区域内人员情况、交通安全威胁等进行有效采集,可提升交通安全运行管理规划,保证交通安全运行。在大数据应用后,交通安全规划更科学,可减少交通工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运行的质量。其次,交通安全体系建设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交通安全体系由道路交通安全监控系统、道路交通警示系统组成,在实际的交通安全建设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智能化的交通安全监测系统,对交通道路区域内的车辆运行进行合理采集,记录违规车辆,保证交通安全处理更有效,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4.3 对于交通信息化中用户的数据进行保密
       交通信息化中所采集的数据是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生活信息,如果这些数据被泄漏的话,可能会导致犯罪的发生,因此对于保密措施要给予重视。对此,可以在管理体系中建立详细到人的责任分配制度,对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法律意识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保密意识的同时还要对整个信息网络建立防病毒系统。
       4.4 政策环境
       近年来,为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投融资政策环境在不断优化,2014年以来,《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建设模式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交通运输部、广东和山西等诸多省市在“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运营领域社会资本的合作。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交通运输信息化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尝试与创新奠定了基础。但是,从具体实施层面来看,尚没有统一明确或完整的政策性文件出台,需要在具体实践中,结合国家政策、各省情况、行业特点和具体政策环境,在合规的前提下,创新机制与模式。而对于尝试性实践,在试点示范取得一定效果后,应该及时总结评估,并尽快提升到较高理论水平,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4.5 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整个公共交通行业应该从基础抓起,对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应该提出严格的要求,确保服务得到人们的认同。对此,可以建立赏罚分明的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将整个工作团队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团队。
       结束语: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将不断扩大,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对促进行业信息化可持续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章南.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汽车,2020(12):193-194.
[2] 黄朝磊.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6):85-86.
[3] 陈伟.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07):107-108.
[4] 陆秀峰.信息技术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研究[J].商讯,2020(08):150+152.
[5] 高亮.基于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的模式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03):2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