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阿烈
浙江大虞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来看,裂缝、剥蚀等是常见病害,会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建筑质量造成影响,会留下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各方面的技术管理,按照技术标准操作,做好每项环节的施工处理技术,解决存在的病害,从而可以提高建筑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在现代城市中,道路、桥梁是连接城市各区域的重要交通设施,若在使用中出现道路坍塌等事故,会对城市居民、车辆的安全造成危害,这就需要重视质量管理问题,应当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施工处理技术的要求,不断地增强工程质量,从而可以保证投入使用后,道路、桥梁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一)裂缝
在进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过程中,裂缝是较为常见的病害,通常表现为结构性裂缝,究其原因,不同的裂缝的产生原因不同,如混凝土结构中会产生先天、原生、后天裂缝,桥梁结构中会出现安全工作裂缝等,这些裂缝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
(二)剥蚀
所谓剥蚀,是指在桥梁的表层在受到风化作用后,会产生剥落、起皮等情况,会渐渐地缩小构建面积,导致桥梁的整体应力逐渐提高,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常见的剥蚀可以分别水蚀、冻蚀等。
(三)钢筋锈蚀
一般来讲,钢筋会被包裹在混凝土中,若钢筋渐渐出现锈蚀情况,会导致混凝土逐渐产生开裂等情况,同时若伴随着混凝土碳化,会导致桥梁渐渐产生裂缝,这就对桥梁整体造成安全威胁。另外,除了锈蚀之外,钢筋还会出现被腐蚀的情况,原因在于浇筑过程不认真,导致在混凝土中存在较多的细管孔,会让过多的水或空气流入孔内,时间越长,钢筋的腐蚀程度越重,进而会降低混凝土的承载力。
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
(一)使用合适的混凝土
混凝土本身有许多的分类,如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等,每种混凝土的密度、重量、组成材料都不同,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应当根据施工需求,使用适宜的混凝土。另外,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强度的混凝土。
(二)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其一,需要在企业内践行技术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每名施工人员都能够清楚地知晓应当负责的部分,以及自身拥有的权限,不任意干预他人的工作部分;其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地填写施工记录,既要记录完成的任务,又要记录存在的问题,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在竣工后,可以用于质量评定;其三,需要派遣监理人员,定期地在现场进行审查,监督每名施工人员完成的情况,避免出现过多的问题;其四,需要进行技术复核,如在铺装桥面时,应当符合铺装的厚度,若太厚或太薄,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避免留下隐患。
(三)梁板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组合钢模板的应用范围较广,这就需要加强梁板施工技术,高效地拼装组合钢模板,如需要依据施工需求,合理设计梁板的结构尺寸等数据,并且要求预应力符合施工要求;在安装时,做好精确定位,保证支座垫石测量工作有效进行,减少调整钢板位置的次数,尽快完成安装梁板的工作;在施工中,每名参与的施工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梁板的安装顺序操作,在吊装时应当保证倾斜角度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产生风险,并且需要参与的施工人员具有充足的安装经验。
(四)桥梁墩台身施工技术
通常会用浇筑的方式对桥梁墩台进行施工,相对其他技术难度较低,但是在过程中易于产生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加强该项技术的要求,如需要施工人员按照技术标准,对地面标高进行设置,监理人员应当多次复核地面结构的尺寸;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在符合施工需求的情况下制作钢筋,保证可以投入施工使用;应当重视每种接头的质量控制工作,重视不同类型的钢筋的摆放位置,如竖向钢筋要竖直摆放、横向钢筋要平直摆放等;当在给模板除锈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脱模剂,在加固模板时,应当合理地调平接头,避免产生错台问题,并且在加固之前,需要经过受力计算,在合适的压力下进行加固,避免产生变形、爆模的情况。另外,模板复核是标有的检查内容,要对标高等进行核查,保证浇筑的均匀性。
(五)桥面铺装施工技术
在铺装桥面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多个步骤的施工技术,如需要凿除某些构件上散动的部分,冲洗残留的积水;需要使用钢筋网进行铺装;需要运用集中拌和混凝土,在搅拌时使用振捣器,待二次收浆后,可以使用大扫帚进行拉毛处理,第一次拉毛时需要保持连续,若效果不佳,可以继续来回拉毛,这会让桥面保持干净;在浇筑过后,需要运用塑料薄膜防止桥面受到污染;在铺设横坡时,需要在墩台顶面、三角垫层、行车道板等位置设置横坡。另外,根据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应当铺装不同的厚度,如针对水泥混凝土,应当保持5~8cm的厚度,针对沥青混凝土,应当保持单层式5到8cm的厚度,在铺设防水层的时候,可以使用改性沥青,向上撒布一层砂,可以涂刷聚氨酯胶泥等高分子聚合物涂胶。
(六)桥梁接合段施工技术
结合段施工技术往往应用在各项分段工程中,用于连接若干节段,既可以达到成桥线性的转换,又可以优化结构内力,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若干要点:其一,需要做好充足的技术准备,如需要观测结合段两侧的桥梁轴线、长度变化等情况,需要与相关的监理单位确定体系转换的顺序、临时锁定方法,制作作业指导书,在设计时需要交底作业指导书;其二,在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根据连续梁体系的恒载内力分布情况,确定结合的顺序;其三,在挂篮、落地时,需要避免挂篮底模系统受到干扰,在吊架时避免吊架底模系统受到干扰,在安装劲性骨的时候,需要连续三天内测量温度,再行确定结合时间,需要派遣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较高的焊工负责焊接,预应力束施工前需要接触相应的约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项客观或人为的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能够合理地使用多项技术,如桥梁墩台身、桥面铺装等,既有利于避免病害发生,又有利于推进道路桥梁建设,从而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洪林,程龙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21,7(07):49-50.
[2]刘鹏.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控及问题探析[J].居业,2021(03):148-149.
[3]张林飞.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21(04):136-137.
作者简介:潘阿烈 男 1976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浙江大虞建设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市政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