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档案治理视域下航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赵艳
[导读]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完善档案治理体系
       赵艳
       航空工业哈飞  哈尔滨平房区友协大街15号  150000
       摘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本文分析了档案治理的定义与核心理念,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现状和问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档案治理方式转变。
       关键词:档案治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  管理模式
前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档案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为促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和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的要求[1]。随着档案治理不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以下简称固投项目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项目档案管理模式循序渐进向档案治理方式转变,积极探索研究、多方面提升项目档案治理能力。
1.档案治理的概述
1.1 档案治理的定义
       目前档案治理的定义,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孙丽群认为:“档案治理可否定义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事业的政治参与和管理活动[2]”。晏秦认为: “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个主体协同合作,基于一定的行动规则,共同对档案事务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实现档案领域善治的活动和过程” [3] 。刘东斌则认为“档案治理就是档案行政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4] 。
       综上所述,“档案治理”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档案治理”的主体、过程、内容、手段都有了新的内涵与转变,实现了档案工作的善治。
1.2 档案治理的核心理念
       档案治理不同于档案管理,档案治理有多元身份的治理主体、全程跟踪的治理过程、复杂多样的治理内容、系统完整的治理手段、全面服务的治理目标,核心理念主要有五个方面:
       1.2.1 多元身份的治理主体。档案治理其实是一种复合治理,将档案治理理念引入固投项目档案管理中有助于扩大项目档案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由档案管理部门、项目组织部门、项目实施部门和项目参建单位共同组成。
       1.2.2 全程跟踪的治理过程。档案治理强调多元、民主、平等。固投项目档案管理是固投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全程跟踪、达到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平行交流,从而达到对项目档案有效治理。
       1.2.3 复杂多样的治理内容。多元化的主体意味着多元化的治理客体[5],固投项目管理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行业、领域、规模、专业较为专业和复杂的特点,因而给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业务交集的部门不仅包括档案管理部门、项目组织部门,也包括项目施工部门、项目监理部门等多个单位。
       1.2.4 系统完整的治理手段。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政策引导、法律制定,横向互动的跨部门、跨机构、跨区域合作,以及自下而上的需求倒逼、经验总结等共同组成了系统完整的多样化治理手段[6]。固投项目档案管理通过科学的治理办法、规范的管理手段、系统的体系实现治理能力提高。
       以上四点既是档案治理的特征,也是实现固投项目档案治理的落脚点。本文固投项目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正是以此作为基础。
2.固投项目档案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该项目的准备、施工、运行以及竣工等阶段,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不尽相同[7]。

目前,企业经过多个固投项目档案验收,通过对以往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将其总结如下: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投项目档案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比较薄弱,项目档案形成、收集、归档和整理利用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现阶段各单位项目档案归档范围不明确,导致应归未归,档案的齐全性很难保证。
2.2 节点控制不明确
       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和固投项目管理工作不同步,出现脱节的现象。项目建设单位重视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竣工验收等环节,并没有把档案管理放在项目管理每个重要的环节中,普遍是在项目验收前将资料集中归档。
2.3 过程跟踪不到位         
       由于项目管理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是分别独立的部门,导致管理不统一,过程跟踪不到位。固投项目档案管理人员对固投项目管理内容不熟悉,项目实时进展情况不清楚,没有主动协调计划、基建、设备的管理情况。
2.4 数字化建设不全面       
       固投项目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数字化档案有效存储问题;二是数字化档案利用的有效性问题[8]。目前,企业固投项目档案归档主要是纸质资料归档,没有进行电子文件的归档,固投项目档案交接单也使用的是纸质交接单。
3.档案治理视角下的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创新模式
       档案治理视角下的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创新模式是结合档案治理的核心理念,针对企业目前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提出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创新模式。
3.1以系统完整的治理手段,完善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实现项目档案归档完整、准确、系统、规范,档案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防科技工业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合理、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明确归档范围及要求。
3.2以多元身份的治理主体,优化固投项目档案管理流程
       档案治理的主体是多元身份,各部门协同合作在关键节点和流程控制,使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分工明确、流程有序。目前,根据公司固投项目档案管理现状和涉及部门,编制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流程图。我企业固投项目档案管理流程有21个环节,涉及5个主要部门。
3.3以全程跟踪的治理过程,提高固投项目档案归档率
       档案治理的过程是从源头控制、全程跟踪对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具有积极的引导促进、监督作用。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提前介入,明确具体的要求、积极主动指导,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并在建设项目正式立项后即进行档案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另一方面,公司将固投项目档案管理纳入绩效管理平台(KPI)、建立考核机制、明确关键节点完成时间和负责人,实时动态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确保固投项目档案归档按计划、节点、要求完成。
3.4 以全面服务的治理目标,提升固投项目档案信息化
       企业航空兰台档案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兰台”),与门户、OA、Windchill进行系统集成,采用B/S和C/S结构相结合的模式,推动项目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电子化、网络化、以信息化手段为核心,转变项目档案管控模式。对项目档案数据的收集、整理、组卷、归档和利用实现管控信息化、可视化。
4 结语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档案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企业档案部门,从档案治理的视角出发,立足于固投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主动思变、实现固投项目档案管理模式创新发展,从而提升固投项目档案的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S].2016-04-01发布.
[2] 刘东斌.档案治理概念辨析[J].档案管理,2019(1):47-49.
[3] 张帆,基于档案治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转型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9(1):18-26.
[4]常大伟.档案治理的内涵解析与理论框架构建[J].档案学研究,2018(5):14-18(5):14-18.
[5]高大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理论与实践[J].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给...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