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装置在变电所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 刘玉超
[导读] 随着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各地的电力建设的需要,变电所电气设备设施管理
      刘玉超
      中电投锦州港口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锦州  121007
      摘要:随着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各地的电力建设的需要,变电所电气设备设施管理对用电设备能耗细节及用电过程缺乏管理手段,电能消耗管理均为事后统计,管理控制在系统设施管理方面基本局限于对变电所高压系统或者低压系统主进线的关注,存在大范围管理盲区,故障排查困难,工作量大,而且往往存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不能准确捕捉到电网瞬时变化的电力数据,造成不能准确判断事故、故障原因,只能依靠技术和经验来推断原因。智能配电装置利用现代测量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与通讯技术,在经济合理的成本下,实现对变电所的全面管理控制,实时监测并自动处理变电所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大幅提高变电所电气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配电;应用
      智能配电装置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微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它能自动监测运行状态以及电量的参数,同时还能自动控制和处理各种故障。因此,自动化的配电装置具有很高的使用性能。变电所的发电机组的容量已经开始变大,参数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也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潮流。配电系统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状况、企业的供电情况,并且是传输装置的可靠保证。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技术不断得到发展,而配电装置系统也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我们采用的自动化配电装置系统具有信息收集、处理、控制等功能。
      一、智能配电装置的优点
       计算机具有集中控制的功能,它使信息通过计算机传输给设备, 然后在反馈回来。这体现了它的自动化性能非常好。变电所使用智能化的配电装置就是使用计算机来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的,这与传统的现场操作相比,避免了很多人为带来的失误,很大程度提高了操作机械的安全性。这种自动化的系统可以通过报表和图形的形式反应设备所需的参数,并且可以进行清晰的显示,便于我们打印查看。当操作现场出现失 误或是故障的时候,现场控制设备就能自行进行诊断和处理,并且很快将信息反馈到控制室,便于我们需找出现故障的原因,这样节省了很多处理故障的时间,并且进行了很好的维护工作。智能配电的装置单原件并不多,当进行调节的时候非常方便。该自动化系统中,现场的自能设备具有很多功能,比如报警功能以及传感控制功能等,因此,这样可以省去调节、计算单元,还可以减少变送器。现场故障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设备能进行自我检测和查询,因此我们很容易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
      二、智能配网功能的使用
      智能电网的关键因素是提高运行效率。它包括电力系统的各大环 节,即贯穿电力的发送、运输、配网以及使用环节。智能配电网络的使用主要通过可视化工具盒以及电网快速仿真等系统的使用,这样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智能配电网络可以有效保证供电需要,还能为顾客提供其所需要 的电能质量,避免了很多供电故障,例如合闸和倒闸等操作故障,并且 它还能解决电压不平衡、谐波等现象,保证了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智 能配电网络的使用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智能配网的优点就在于,它富含丰富的信息,能把、应用分析与 终端设备、在线分析与离线管理结合到一起。在传统的电力管理中,一般是以手工的形式传输报表、图纸等。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生产数据不断地发生变化,而电力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生产信息得不到及时、准确、全面的反 馈,从而影响电力的供应。配电网络非常复杂,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运行,因此,管理方面非常困难。由于受到地理信息系统的阻碍,缺少相 应的管理功能和网络模型,因此配电网络系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及时的、全面的配电网络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技术中有很多可视化和图像处理的功能,它能清晰地将图像 呈现在屏幕上,准确反应了电力系统的各项信息。
      三、变电所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智能配电装置应用
      智能配电装置具备完善的用户电能管理控制和电气设施管理功能,利用现代测量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通讯技术,在经济合理的成本下,对变电所电气设备实现管理控制,大幅提高变电所电气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效率。智能配电装置广泛采用了微处理器分散控制器和交流采样技术,利用回路配置功能,可以实现合理成本下的用户配电设施整体的信息化,达到对用户配电设施的细节和过程即时掌握,帮助用户实现低成本运行。
      1、电能消费实时监控在工业、商业、家庭用户中积极推广智能配电装置,实时测量电能消耗,根据电力需求的实时数据来进行电力调度,其主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节能改造基础数据,优化电能消费成本结构。国家鼓励实行分时电价政策,因为分时电价政策有效缓解了高峰期用电紧张问题,而且还起到节能环保、电网发供配用平衡的效果。
      2、提高智能配电装置的服务水平。智能配电装置具有远程控制和监视功能,关键的配电网络资产可以通过智能配电装置来延长寿命和实现故障预测,从而提高其服务水平,传统的配电网络使用的是点对点的通信方式,而配电网络上的故障指示灯与开关直接和中央控制室连接在一起,为了使供电信息便于接收 和传送,每个供电设备上都要设立专门的通道。但是,当连接接触不良的时候,就要由人工进行计量,从而导致配电网络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用。而智能配电网络能够具有全面的监测功能,它取代了传统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具有先进的传感器,也不再需要以前的故障指示灯,并且能为我们提供准确的设备信息。智能配电网络既能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还能对故障进行预测,保障了消费者用电的顺畅。
      3、避免窃电行为。传统的配电系统内,大概率会发生偷电漏电的情况,但在智能电表逐渐普及以后,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电网企业、用户的损失也越来越小。智能配电网装置能够及时发现缺相、短路等窃电特点并报警,延长智能配电网装置的运用寿命,完成故障的预测,提高变电所综合监管能力,保证电力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4、提高智能配电网络。配电网的数据收集和监控主要针对的是各个地区的配电线路,或是一件配电设备。这些设施通常都是在温度变化明显、环境污染严重、 电波干扰强烈的环境下运行的,因此,它们的连接一定要具有可靠性, 通信系统一定要畅通无阻。
      在电力行业,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是智能电网建设势在必行的关键环节。智能配电装置将变电所中相互独立的供电设备的功能有效串联,完成协同工作,这极大程度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有效降低电力系统故障率。智能配电装置对电气故障预防和处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智能配电装置利用现代测量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通讯技术,具有自动控制和主动预防、处理故障的功能,有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预防和控制电气设备故障、事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配电装置的功能将会更加完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最终实现对电力用户可靠、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申李华,郭宗豪,李政岱.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用[J].自动化博览,2019,28( 7) : 16 - 21.
      [2]李元林. 浅淡电气控制系统和自动装置设计应用[J].水电出版社, 2018,27( 9) : 18.
      [3]郝长胜,徐 仁,尹 旭.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优化研究[J]. 水电技术,2018,37( 8) : 12 - 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