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金巴根那
[导读]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快我国林业有
      金巴根那
      科尔沁右翼中旗义和塔拉林场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029400
      摘要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快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发展进程,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我们必须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本文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工作 重点
 1.引言
 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因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底子薄,现有投入还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检疫、防治工作的需要,存在投资分散、建设规模小、重复建设、设备不实用等问题。而国有林区林场、自然保护区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一片空白。随着我省林业的快速发展和绿地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对外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特别是绿化植物的大量引进和木质包装材料的大量流入,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严峻挑战。为了进一步落实好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快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发展进程,保护好我国森林资源,我们必须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本文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点进行深入探讨。
      1 林业有害生物的产生原因
      1.1 充分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重视,充分利用现代的宣传平台,包括广播、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进行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宣传工作,让人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这些有害生物对于林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破坏,增强人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这样就能够积极调动人们对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动性,以此提高防治效果。当然,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也必须客观的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在过程中要以科学为基础,切忌盲目和形式主义。
      1.2 林业有害生物的产生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由于很多林业工作者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认识不足,使其缺少对于防治有害生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这就使得在林业有害生物不断的产生并发展,对于其防治工作不上心,过分的依赖政府的帮助,久而久之导致了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力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因此,要不断提高林业工作者的责任心和防患意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思想培训,让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中来。此外,由于很多林业规划设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缺少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导致林业设计不合理,滋生了有害生物的产生和发育。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点
      2.1实行科学防控
 林业、园林、文化、旅游、煤炭、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切实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等区域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针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制定防治预案,建立疫情报告、技术合作、联防联治的协作机制。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和重点生态区域的重大生物灾害,要实行工程性治理,逐步推行工程承包制、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严格防治措施的监管,确保生态安全和森林食品安全。
 (1)建立监测体系
 充分发挥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的骨干作用,配套完善市、区县(自治县、市)两级监测网点,建成国家、市、区县(自治县、市)“三位一体”的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员、护林员等兼职测报员的作用,建立举报有奖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举报。

探索利用化学信息、航空和遥感信息等先进技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和核查,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2)创新防治工作机制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林业有害生物防灾控灾机制,积极推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由林业部门承担向社会中介、专业队承担转变,引导、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组织或个人成立除治公司、专业队、树木医院,或以专业户的形式开展咨询和除治服务。实行防治方案评审制、防治过程监理制和防治效果验收制,逐步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组织共同参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灵活高效的新型防治机制。财政局、林业局要在林业农发资金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市级集中部分中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研究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经费分为预防补助和除治补助。预防补助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预防工作开展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少的区县(自治县、市和单位进行奖励;除治补助费主要用于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灾害的除治补助,或者突发性、暴发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除治补助。坚持优先治理危险性和潜在危害大以及危害重要生态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坚持“谁经营、谁防治、谁收益、谁投资”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入机制。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灾害和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灾害治理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商品林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主要由经营者负责,确有困难的,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各级政府要安排必要的防治经费,保证行政区域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除治需要,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对策
      3.1 充分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重视,充分利用现代的宣传平台,包括广播、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进行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宣传工作,让人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这些有害生物对于林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破坏,增强人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这样就能够积极调动人们对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动性,以此提高防治效果。当然,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也必须客观的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在过程中要以科学为基础,切忌盲目和形式主义。
      3.2 综合防治措施
     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可以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来进行防治,这其中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办法。人工防治就是通过各种工具,包括诱捕器、喷雾机、无人机等,根据病虫害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化学防治主要是通过喷洒或者涂抹药物对有害生物的有效杀伤进行防治,在开展这种防治措施前,要充分的研究有害生物的习性,才能够选择有效的药物,避免对树木的成长造成损害;而生物防治是通过研究病虫害的习性特点,引入它们的天敌,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链的循环,从而抑制病虫害。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天敌是否会对林木造成危害,确认安全后再进行引进。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三种办法相结合,从而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 结语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是比较复杂而艰辛的系统性工作,由于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破坏力强,繁殖快波及广等诸多因素,在林木的栽培和后期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非常谨慎,严格的规范各个环节,通过建立系统的防治模式,采用多种防治措施,才能够极大的降低有害生物的产生概率和危害性。
      参考文献:
[1]张应轩,丘建生.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4,(04):67-68.      
[2]李碧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家科技旬刊,2014,(6):66-68.
[3]马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5,(07):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