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娟
周口市生态环境局淮阳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4667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趋稳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逐渐健全,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人民群众对于环境的保护和要求日益增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只有一个。只有环境保护到位、生态系统稳定,人们的生活生存环境才能得到保障,绿色中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条件之一。笔者将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出发,希望能够利用自身的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其完善路径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现实困境;完善路径
党中央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出台各项措施和指导意见。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建设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的“铁军”。[1]周口市高度重视,并及时响应,笔者作为周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一员,积极履行自身义务,努力从自身出发,想要为生态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而随着当下时代的不断进步,曾经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下的国情。在曾经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各项工程的基础之上,也存在一定的不与当下适配的措施亟需改革和创新,以期跟上时代,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一.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是所有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野生动物成长繁育的栖息地;可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为当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基础,更是为下一代以及未来的子孙后代健康绿色生活保驾护航。我国山河壮丽秀美,风景美轮美奂,更加需要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保护和维护。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噪音的存在,都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存在的必要性,也是其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综合性行政执法队伍积极举措,防止、治理污染,遏止破坏生态的人与行为,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为国家环境,甚至地球母亲和人类文明做出贡献。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对于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提出指导意见,其实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重大决定,更是人民心中的向往,也是时代的号召;大美中国的建设;绿色中国的发展,可持续性中国的进步都需要完善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这样的队伍之存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现实困境
其实在曾经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下,全国各地的生态环保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在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完成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具体的有以下三点:
2.1 传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落后
一直以来,我国都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和谐与稳定,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类文明也造就了环境的千差万别与日新月异,传统的生态环保措施和行政执法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生态环境保护,这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在当下社会存在的现实困境之一。传统的环境保护执法措施与现实相碰撞、相矛盾、甚至相排斥,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日益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难度;加之网络科技技术的发达,传统环境保护的模式劳心劳力且效率低下,且不适用于国庆国貌,亟需改革和创新才能让综合执法走上一条正确且高效的道路。
2.2责任主体规划不明,职责划转认识不清
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和涵盖的也是方方面面,例如:海洋、森林、国土、水利等[2]。所以,综合执法在现在的现实困境之二即是职责划转认识不清、责任主体规划不明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现下真正实行之时存在极大的困境。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所涉及的领域和部门较多,有时候甚至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涉,例如:农业、水利部门出现污染等情况,是需要综合执法队伍去处理和防治的。这就势必存在执法的责任划转认识不清,责任的主体规划不明的情况。
各个部门之间随不存在任何的不良关系,但是在开展执法工作之时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这样层出不穷的问题,层层叠叠的壁垒是非常影响综合执法队伍的建设,甚至会大大延迟防治污染的第一时间,消极影响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的工作效率。针对此情况,笔者认为亟需改革,且明确主体,具体措施在第三大点进行叙述。
2.3 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存在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非常宏观且巨大的命题,其综合性非常强,不仅仅是哪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完全胜任。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所涉及、涵盖的领域包罗万千,但是现目前很多队伍初建,情况较为混乱,许多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并未真正实施执法,经验不足且专业技能不够,人员专业素养较低,并没有储备较多的专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问题就会导致相应的专业能力并不完全具备,各个工作人员就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很多地方存在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也是目前急需改革个创新的要点、难点。
三.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完善路径
针对以上三点问题,在这笔者总结了几点可行性的措施:
3.1 依法执行,与时俱进
首先,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还是别的方方面面,行政部门的所有工作内容都应该依法执行,这是首要前提,必须遵守和履行;例如:《环境保护法》。与此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再利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当下的局面和情况。例如:现如今是网络科技的社会,网络已经深入万家,信息技术也进入了政府各个部门,环境保护相关也不例外。所以,执法队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简化、深化工作内容,加强智能监控、将大数据和互联网+运用到执法工作中。例如:与其他部门沟通可以远程操作,或者通过建立遥感在线监测各地地理信息,以便了解当地环境污染情况、治理污染后的改变等。通过网络记录在册,保存时间久、不易损坏、方便与上级部门互通从而进行汇报等。
3.2 理顺权责边界,明确执法主体责任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涉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工作内容较为错综复杂。所以,理顺权责边界,明确执法的主体责任是非常必要的。想要继续深化执法改革,就必须主动作为,将执法的主体明晰,不能边界模糊,主次不分。例如:对于土地污染,有时需要农业部门的配合、管理和审批等机制才能积极防治,[3]毕竟不是单方面的工作内容,但我们依然要明确,这类事件的主体依然是综合行政执法的队伍。所以,在理顺责权边界的同时,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该要和其他相关部门处理好人际与工作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交流,共同为生态环境保护献计献策。
3.3 加强专业化教育,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综合行政执法需要专业性。想要提升执法队伍的专业性,就要加强人才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由于执法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所以相关部门可以定时开展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学习,积极培养、加大培训。例如:定期举办主题活动,让执法队伍之间相互交流宝贵经验;可以进行年度稽查考核,对于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定期举行专业知识竞赛,胜利方可给予实质性的奖励,为他人做积极表率。通过系统性、专业性的教育和学习,执法队伍人员的专业素养必定会稳步提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必定会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境核问题提供更加妥善的解决方案。
四.结束语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驾护航。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为了现在的大好河山,更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未来。所以,笔者认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一定会励精图治,努力改革创新,并形成规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铁军”。
参考文献:
[1] 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办函〔2020〕18号.
[2]刘中付. (2020). 基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环境行政处罚裁量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No.629(11), 121-122.
[3]苏杨. (2019). 保护地可以靠地役权来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解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之七. 中国发展观察, No.207,No.208(Z1), 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