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各方面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各地可以说高校云集,学校之间竞争十分激烈,高等院校只有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才能获得健康长足发展,高等数学是大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高等数学自身特点及课堂教学模式等多种原因,促使高等数学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就针对高等数学教学效果优化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希望与相关人士共同切磋讨论。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引言
高等数学在大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大学公共基础学科之一,高等数学具备应用广泛,抽象、严谨、逻辑性强等多种特点,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较大影响,然而在当前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存在听不懂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引起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热情,借此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成了各高等院校最关心的问题,也成为高等数学教学老师考虑的重点。
1高等数学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
1.1 课程方面
高等数学相比较初等数学在课程深度,范围体系以及抽象性和逻辑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相比较初等数学作为数学的基础教育有了本质的区别。高等数学的知识难度除了具备较高的抽象性之外,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度更强,推理的过程更加复杂,严谨性要求更高。相比较初等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高等数学则更注重抽象的逻辑推理,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1.2 教学角度
在众多的对高等数学的认知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对高等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要求之一,但针对不同的学校的高等数学教学进行调研后发现,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提升高等数学学习能力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各类高校在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存在较大的误差,因为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学习能力缺乏有效的认识,所以不能够利用这种心理状态来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完善和优化,以此来适应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需求。针对学生心理缺乏有效的认知是当前高等数学教师的主要问题,就是应当帮助新晋进入学校开展高等数学学习的学生锻炼和培养相应的知识归纳与分析能力,使得学生增强在面临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转换过程中的不适应。其次是教师没有有效的将高等数学的入门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单纯的高等数学教学灌输使得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因地制宜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类变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没有能够将信息化的优势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没有利用新的技术和设备来引导学生或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教师无法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也就无法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加重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挫败感。
2高等数学学习问题的对策
2.1 结合新时期新生发展特点,缩短适应期
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当前的大学新生在进入学校后,对于陡然变化的学习环境需要一段时期的适应过程。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这个适应过程有着清晰的认识,教师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的调整心理适应过程,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换时间。这个过程的时间长短对学生尽早进入大学的学习节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能够实现在短时间内完成心理适应期的过程应当对新近入学的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当高中生来到大学之后首先面对全新的以及陌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带给大学生的陌生感和新奇感都非常充实,很多学生在完成紧张的高中生活之后进入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会突然失去目标,实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阻碍,这会对学习的过程以及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对新进入学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不仅仅在学习上要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就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尽快度过适应期。
2.2 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所有学习过程的重要基础,没有兴趣任何学习过程都会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对于新进入学的大学生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针对大学专业各类课程的兴趣以及热情,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让学生对即将要面对的专业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针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也同样如此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建立对高等数学的兴趣就具备了兴趣学生才能发自内心的去接受高等数学的相关学习内容,企业即使面对高等数学带来的困扰或者玩永远愿意自发的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迎接这种挑战,当学生依据兴趣的引导完成了高等数学的入门学习,教师的兴趣引导工作才发挥了具体的效果。
2.3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当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内开始学习高等数学,就会对高等数学的课程安排以及课程内容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很难以应对高中的课程那样从容的面对复杂度较高的高等数学课程。不少学生在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时仍然停留在高中学习初等数学的状态,依赖教师对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做清晰的讲解,而面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学生更应当依据教师给出的相应内容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的推进学习过程。因此高等数学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早期阶段的课程教学时,应当在课堂上给予大学新生较为全面的知识点讲述,然后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逐渐适应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过程。当高等数学以这种教学方式教学后,学生们就会逐渐进入到正常的高等数学学习节奏中。高等数学本身是一门严密的严谨的科学,教师首先应当具备对这门科学的热爱,然后才能通过这种自身的热爱来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快乐,使得学生逐渐产生了自我学习的动力。
2.4 采用承接式教学法讲授
高等数学是一门内部逻辑联系紧密的学科,所以在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高等数学各知识点的衔接进行良好的把控。在初期学生进行高等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初等数学的内容和高等数学内容进行过渡性教学使得学生不会体会到陡然升高的知识学习难度。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将初等数学以及高等数学进行了有效的过渡也使得其中的知识逐渐升高的难度,这使得学生入门过程难度降低,有时在讲述高中数学时无法找到对应的或有关联的初等数学内容,此时教师应当通过及时的知识补充来降低高等数学因知识点的缺失带给学生的巨大难度。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不同阶段的知识衔接工作,因为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本身与初等数学有着较大的区别,教师应当把握好高等数学教学的大纲,并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大纲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改进,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学习曲线较陡的情况。
结束语:经过实际观察了解可以发现,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高等数学教学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给予帮助,并通过改进教学方式等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与热情,以便达到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核心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 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之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179-179.
[2] 李婷. 新时期背景下对高校高等数学课程优化教学的探究[J]. 新校园(上旬刊),2017(4):112.
[3] 向日光. 影响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的因素及其教学对策[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3):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