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9期   作者:陈林、郎斌鑫
[导读] 近些年,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各种新型设备应运而生
        陈林、郎斌鑫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各种新型设备应运而生。电梯是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随着电梯生产厂家和使用频次的增加,电梯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如何将电梯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给人民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是重中之重。电梯的安全问题来源于电梯设计、生产、安装、使用以及维护保养的各个环节,只有从各个环节齐下手、严管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电梯的安全隐患,让电梯成为经济发展、日常生活的有利工具。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修保养
        引言
        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运输工具,自身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安全。实际中一些物业公司忽视电梯日常检修与安全,造成电梯运行时出现安全隐患。需要研究与分析如何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使用的电梯方法不正确、不合理
        电梯的使用虽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但是其也同样存在着很多危险。但是很多人认为电梯是智能化产品,对其非常信任,所以导致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这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使得人们在电梯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从而使自己陷入危险之中。不仅如此,人们错误的使用方法也不利于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例如:一些人因赶时间而经常发生用身体挡门、用手卡门的事件,或者在电梯内随意跳跃、随意乱按电梯内的呼梯按键,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还有一些人会用手扒门、用脚踹门,这也很容易导致电梯发生安全事故。另外,社会上对电梯的安全使用知识和正确使用方式的宣传并不到位,导致人们只会享受电梯带来的便利,并不了解电梯的正确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不能辨别潜在的危险源,也没有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发挥作用,使电梯的事故发生概率增大。
        1.2维护保养过程安全隐患
        在电梯投入使用后,使用单位必须委托或聘请有相关资质的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从而达到消除安全隐患、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的目的。而在实际情况中,在用的电梯未能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或维护保养工作只是停留在应付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电梯的很多安全隐患未能被及时发现。同时,电梯的维保工作单位较多,市场存在竞争的现象,有部分单位通过降低维保费用、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意竞标,中标后在实施维护保养工作中降低维保质量、不按规范要求完成工作,也必然不能发现并消除电梯缺陷,导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保养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
        1.3安全管理机制不全
        电梯作为一种设备,长期运行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威胁到使用者的安全。但实际中因为电梯运行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物业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造成小问题扩大化,直接影响到设备安全运行。此外,一些技术维护人员轻视自身工作,并没有规章制度开展相关工作,造成电梯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停留在表面上。
        2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
        2.1加强使用管理
        (1)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制定责任人,对电梯进行日常巡视和管理包括技术档案等资料的管理以及现场设施的管理;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从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日常操作、巡回检查管理等方面加强日常使用管理;
        (3)加强使用过程运行检测,检验人员必须要严格公正地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日常检测,并认真记录作出检测报告。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作为电梯安全使用、检测电梯的依据,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测计划,并严格要求各专业人员按计划高效完成不同的专业检测任务,及时把控电梯各基础设施、安全附件等的正常运行状态,对有缺陷或安全隐患的零部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
        2.2开展全民电梯相关知识普及工作
        全社会应对电梯有一个正确认识,既不能夸大电梯风险与危害,也不能掉以轻心忽视电梯安全,应多举措引导公众正确乘梯。我国在自然灾害,消防安全,公共卫生普及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而在电梯安全知识普及方面明显滞后,加上一些媒体的夸大宣传,甚至是误导公众,比如使用“溜梯”、“坠梯”甚至“吃人电梯”等字眼,让人觉得电梯似乎是一种很不安全的交通工具。现实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或听到媒体关于各种不正确乘梯方式造成电梯损坏的报道。比如用玻璃等透明物、瓷砖等较薄物品挡住直梯门,往电梯井道倾倒垃圾,推电动车上电梯而造成电梯损坏,甚至引发事故。电梯知识普及越发显得必要。可以借鉴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的经验,普及电梯相关知识,尤其是正确文明乘梯知识,避免不必要的电梯损坏和故障发生,可以设立“文明乘梯日”旨在加强公众文明乘梯意识,杜绝不文明乘梯行为。
        2.3强化日常监督,重视电梯的自检工作和维保工作
        电梯的自检工作和维保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电梯安全运行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为了使电梯的自检工作质量和维保工作质量达到要求,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相关使用单位应该强化日常监督工作,使电梯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而为了加强日常监督力度,可以对监管人员采取奖惩制度,如对于严格执行监督工作的人员实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反之,对于不严格执行监管工作且出现工作失误的工作人员,则实行一些惩罚措施,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保障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电梯的监督工作正常进行。
        2.4提高检修人员专业素养
        针对电梯检修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应该在队伍的招募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筛选工作。具体结合难度以及电梯安全检修的标准需要,对员工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并提前做好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从而保证电梯检修质量。上岗员工应该保证在能力上满足专业要求,并且对每一道工序烂熟于心,还应该掌握基本的质量管理意识,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考核,通过设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施工能力。技术单位需要密切关注技术队伍的发展与成长,在日常招聘过程中需要做好员工分类,对于基础的工作成立相应的队伍,对于技术人员应该分类管理,并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为全体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不断规范技术团队,保证电梯检修质量。对于日常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应该依据相应的责任制度进行严肃处理,杜绝再次发生。电梯功能的发挥,需要建立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在安装完成后做好相应的调试工作。对于设备安装工程的调试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第一,需要保证设备安装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设备的安装条件以及相应的参数进行检查,还应该严格排查安全风险。第二,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试验工作,具体需要做好设备内部参数的检测工作。第三,对于电梯设备的调试,需要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在调试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此外,电梯设备日常运行维护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法,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检修方式,大幅度提升电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结语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在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方面技术含量较高,针对的使用人员较广泛,使用频次也逐渐加大,所以它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安全管控难度也较大。针对电梯安全的规则制度、管理要求也逐渐成熟,但制度、管理要求的制定只是基础,最终能落实到让每一个参与人执行是关键,所以,提高安装维护人员、使用人员的技能、思想意识才是防范电梯安全事故的根本。期望相关单位、人员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电梯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尽可能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国家和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姚志勇.电梯按需维保模式改进研究[J]中国电梯,2020(5):66-69.
        [2]TSGT5002电梯维护保养规则附件A1和D1[S]2017.
        [3]李乃夫.电梯维修与保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