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亮 赵红刚 缪炜 米骥辉 徐金月
大港油田电力公司??天津 300280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生成的具体原因,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提出防范该类事故的有效措施,如加强电气装置设计的完整度、科学管控事故隐患、合理执行倒班制度及优化操作管理系统等,从而彻底完善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防范措施
引言: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误拉合断路器与非同期并列等操作失误,相关人员应根据当前电气的操作失误来科学总结规律,并利用适宜高效的举措来降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频次。
一、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生成的具体原因
(一)操作路径不完善
变电站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会全面考量自身操作路径通畅度的问题,可便于操作人员的往返作业。部分变电站在发展过程中受设备扩建与改造的影响,部分施工材料在还没能及时清理的情况下影响了操作路径的通畅性,给操作人员的多项操作行为带去极大困难,降低电气操作效果。同时,在进行路面整治或电缆铺设期间会临时改变工作路线,该情况将会让部分操作人员在绕行中丧失方向,继而增加了电气误操作的概率。
(二)安全管理不合理
针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来说,一方面,受培训制度执行性的影响,部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业务技能难以达到电气操作的基本要求,其在实际操作中极易出现电气误操作等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电气企业的管理人员与高层领导人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其进行的人事调配工作也并不完善,由于责任的划分不明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检查与指导失误,再加上应急方案的执行性较差,极易出现各项电气误操作性事故[1]。
(三)人为操作失误
其一,在操作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在填写票据时会产生明显错误,具体来看,受综合业务素质影响,部分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票据的填写时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依照科学的标准来完成操作,若审票人的工作态度不良其产生的错误将难以得到纠正,继而出现了电气误操作事故。其二,科学的电气操作需建立在良好的操作规范上,在进行正式的业务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严格遵照上级指令,部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在没能得到相关指令的情况下就进行操作,增加了电气误操作事故产生的概率。
二、防范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电气装置设计的完整度
为防范变电运行时出现的电气误操作,企业内部管理者需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电气装置设计的完整度,即适时增强防误闭锁装置的应用效果。具体来看,利用防误闭锁装置可有效缩减电气误操作的频率,若变电站内部的工作人员产生人为失误时,可利用该项装置来弥补相关操作事故。在当前阶段,机械锁与机械程序锁皆为变电站内常用的防误闭锁装置,在应用此类装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该装置的内部性能,掌握相关装置的应用寿命,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功能失灵与装置生锈等问题,有效提升维护工作的便利性,为相关操作人员赢取较佳的操作时间。
为更好地降低电气误操作事故,变电站内部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适时添加微机类防误闭锁装置,该类装置虽然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解决变电运行的多项问题,但其能适时解决机械程序锁、机械锁的内部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效缩减电气误操作失误的概率,从而切实增强变电运行的整体效果。
(二)科学管控事故隐患
为缩减电气误操作事项,企业管理者需在日常工作中科学管控事故隐患,将潜在的操作事故危机扼杀在电气操作的源头。一般来讲,当变电运行时出现误操作后,即使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也难以有效弥补其遭受的损失,良好的防控与预防工作较为重要,该理念将从根源上解决电气误操作事故。电气操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要提前掌握事故下的安全隐患,详尽分析该类故障出现的根本性原因,利用科学的管理措施来完成事故隐患的管控[2]。
例如,以某油田电力公司为例,其内部工作人员在检查变电站内部设备的运行状态时,要强化检查力度,在第一时间掌握每个设备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适时解决该类风险。公司管理人员派遣专业的监管人员来定期检查电气运行工作的落实度,实时监督操作人员的每项操作行为,继而有效确保各项行为的合理性、规范性。在日常工作中该公司还全面改进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让每名操作人员都遵守安全第一的基本准则,利用观念的改变来约束自身的各项操作行为,有效降低违规操作的频率,提升内部变电站的运行效果。
(三)合理执行倒班制度
在进行变电站内部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要严格执行适宜的倒班制度。通常来讲,针对变电站的内部工作而言,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每名员工的值班时间都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其拥有合理的休息修整时间,有效增强其在值班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与注意力。在进行交接班时,企业管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在该阶段安排工作任务,适时保障每名操作人员的情绪与精神状态。针对一线操作工作来说,管理人员需安排身体状况较佳的人员来执行该项工作,在进行安全生产期间,要全面落实每名员工的思政工作,作为领导者,要主动关心基层员工的生活与工作,为广大职工解决其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时提升其工作情绪,使其始终保有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防止出现因心理波动或情绪而生成的电气误操作事故。此外,执行良好的倒班制度还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好地分配工作任务,根据员工的实际能力、性格特征可将其分配到对应的工作部门中,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改善电气运行效果,
(四)优化操作管理系统
变电站运行的顺利度将取决于是否存在电气误操作,企业管理人员应采用适宜措施来优化操作管理系统。
一方面,管理人员应根据内部电气运行的具体情况,适时搭建出合理的操作管理体系,利用各项规范性制度来规避电气误操作事故,其内部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相关部门也要借用专业的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其操作水准与业务水平,使其了解与掌握每项电气操作步骤,从而适时增强电气操作的科学性。操作人员还应定期检查变电站内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摸清相关操作失误的原因,从操作的源头来解决误操作问题,彻底改进电气企业整体的操作水平。
另一方面,为较好地防范变电站内部的误操作现象,企业管理人员需在工作中明确各项岗位责任,通过岗位操作的SOP来适时检验与确认该项工作的评价标准、检验效果。企业管理层在进行正式的变电站运行前,要科学设计其运行标准,全面掌控电气运行期间的各项数据指标,利用其对该项指标的科学管理来增强变电站管理的合理性,降低其该项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企业管理者还需根据操作管理体系的内部标准来加强操作人员的监督工作,适时监督其各项操作行为,缩减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概率。
总结:综上所述,变电站在运行期间的安全性与每项操作行为具有极大的关联性,企业管理人员应提升对电气操作失误的管控力度,当其出现操作失误时会严重损伤变电站的运行效果,因而要利用有效的管控措施来增加该项行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华汉东.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几点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3):74-75.
[2]孔繁博.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