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及其优化对策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10期   作者:王 栋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能需求量逐渐增加,电力行业面临较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 栋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能需求量逐渐增加,电力行业面临较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站运行质量会对供电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必须加强变电检修,明确变电检修要点。因此,亟需对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要点以及优化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要点;优化对策
引言
社会对于变电站、变电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也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由于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复杂性特点,要注重对变电站变电检修中的问题剖析,把握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采用切实有效的变电检修优化措施,实现对变电站变电检修的精益化检修和管理,进一步优化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巡检与检查管理,更好地提供变电站变电检修的质量和效率。
1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
1.1设备故障排查
现如今,我国应当加快国内的产业改革,首先从对于使用的设备上进行合理的规范,因为电力系统对于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上都有其极高的要求,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改进传统的变电站系统的施工技巧,对于相关故障进行排查工作,通过智能化的改进,减少人为参与或者是操作的部分,通过机械化的智能化操作进行相关的改进,进而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由于电气系统的整体性,一旦某个系统出现问题都将危害到整个的电力供应系统。同时国家也应当出台相对应的政策,通过在制度方面的完善以规范施工的过程,因为变电站系统的施工需要在相对应建筑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就要针对相对的图纸。制定相对应的施工计划,让每个环节都是经过其合理的规划。
1.2设备维护与性能检测
对于相关的变电设备的性能检测,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定时的维护工作,设置相对应的管理团队,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分析,对于因为长时间工作的设备,进行一些减压或者是进行分压,在这个过程中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坚持,不能够出现间断,因为对于电力的使用也是有着周期性,但是变电站的故障出现却是在一瞬间,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变电站出现问题,可能对于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带电工作,这个工作的过程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应当减少相关情况的出现。对于相关的电力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1.3变电检修注意事项
(1)发热故障处理方法。变电站变电设备运行中,容易出现发热情况,如果发热过度,则会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变电设备管理。可采用电力复合脂对刀闸触头进行防氧化处理,同时紧固压力控制装置,对设备运行状态加强监督管理。(2)带电工作。带电作业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设备的使用要求、使用方法以及天气状况等,具体如下。①检查作业设备的绝缘性能,保证检修人员生命安全。②如果检修时天气状况已超过最低限度,则应组织选择其他天气施工。③检修人员应详细了解安全带、安全帽及屏蔽服等设备的使用方式,并爱惜防护工具,在传递过程中禁止投掷。④检修工作中,避免疲劳作业,并安排现场监督管理人员对带电作业加强监督管理。


2变电站变电检修优化对策
2.1建构和完善变电站变电检修安全生产控制体系
要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组织体系和监督体系,围绕变电检修安全生产的“三控”目标,采用变电检修安全风险控制和变电检修标准化作业控制的措施,实现对变电站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的有效控制,及时排查事故隐患,通过作业项目风险分析、辨识、评估和控制,形成全过程标准化的检修作业体系,避免和减少“超负荷、超能力、超时间”的不安全状态。
2.2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在变电站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及检测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网络图是对整体检修工序、检修计划进行全面分析、测算及控制的重要部分。它可以精准地计划处各项检修工序所需的时间参数,并对其关键路线进行规划,以达到能够由管理人员及时监控检修工作的效果;同时可以分析网络计划的实际实施效果,对其进行深入优化。在网络计划实施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可以掌握修理工作进度。为了缩短变电检修的工期,优化了检修的时间,对于重要线路,可以更改其工作连接方式,变更串联工作为交叉或平行工作。在网络图中,关键工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视察,可以调整检修工作的开工及持续时间。因此,对于非关键的检修程序,可适当缓慢进展,减少人力资源,加强关键程序的检修工作。网络结构优化过程中,变电检修人员首要需要对线路进行明确的修理。通常情况下,在检修前首先要组织整顿工作流程,审核工作票据,然后提出检修申请。
2.3业务流程再造优化
变电检修业务过程再造中,要求以检修为基础,全面展开检修业务。业务流程有规则性,要求按特定形式和顺序制订,以确立特定业务流程的结构。每次业务活动需要根据程序输入,然后输出。流程分析过程可能导致流程输入的变化,因此可以采用流程分析方法,确定与输入无关的步骤,并消除这些步骤,以降低修复费用、提高检修效率。在业务过程再造中,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应用电脑网络技术、数据库等手段,构建一个企业级网络结构,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过程中,还需要分析营销系统的流程和装备工作过程,然后对重新进行定期的流程优化。具体来说,需要深入分析当前变电检修的工作,确定其工作项目及内容,然后优化变电检修的管理职能,筛除重复检测环节,重新规划检修流程。
2.4状态检修优化
根据相关规定,变电站变电检修过程中需要广泛收集设备运行资料,对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运行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制定完善的设备检修计划,并实施检修计划,对检修效果进行评估,具体的状态检修流程如下。(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过程中,需要对资料投入运行前的信息、运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其中,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包括正常运行状态、故障运行状态等。(2)状态评价。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对变电设备的特征参量进行收集,确定设备运行状态。在此过程中,可采用动态化管理方式,具体包括定期评价和动态评价。(3)风险评估。对设备运行状态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后,即可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要求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安全影响,确定风险类型以及风险的严重程度。(4)设备检修。设备检修中,要求将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作为依据,并根据电网发展趋势要求,妥善安排设备检修工作,制定完善的检修方案。(5)检修计划。在变电设备使用寿命周期范围内,需制定变电设备年度检修计划、长期检修计划以及三年不定期检修计划。(6)检修方案的实施。完成变电站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后,要求对检修结果进行考核分析。因此,应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确定考核工作策略、考核目标等,对检修策略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分析。
结语
本文以探讨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的要点和优化策略为主。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规模在逐步扩大。因此,应积极改变传统检修方式,积极选用新的检修技术,优化检修程序,对检修结果进行科学的合理评价,提高变电站的变电检修水平,推动变电站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平凯.变电站一次变电设备检修与试验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9,23(5):100.
[2]贺海龙.当前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9,33(3):77-78.
[3]马 勇.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方式[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20,7(22):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