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伟忠
杭州新筑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本文就在修建施工时商品混凝土的品质做了清晰的要求,相对具体地研讨了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混凝土制备、混凝土配比和搅拌等重要技术,还研究了混凝土浇筑施工筹备进程的重要技术,以期全面提升施工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现代化脚步的快速迈进,使得人们对修筑工程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修建业希望在市场逐渐剧烈的竞争中冒尖,就必须注重混凝土的施工。作为建筑工程里使用最为频繁的混凝土材料,它的施工技能直接对整个修建工程的施工品质以及水准有重要影响,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修筑进程的施工技能来促进建筑行业的继续开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及其问题和改进措施分析
1.1 准备阶段的关键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不让混凝土拌合物有分层以及离析的情况,就一定要控制好把握住卸料的高度,在2m以内最为合适。在浇筑竖向的混凝土构件时,它浇筑的高度要把握好,在三米范围内最好,运用最广的下料浇筑措施为串简与溜管。假设浇筑的部位是竖向结构,那么浇筑整个构件以前要先把下面部分填上混凝土的水泥砂浆,填充的高度保持在50~100毫米之间为宜。在浇筑过程中按照现实的浇筑高度来适当的提升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坍落度,利用这种恰当调整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品质。混凝土搅拌物的振捣过程中要特别当心模板、支架以及钢筋和预埋件,假如发现它们有变形或者是移动了方向的现象,那么就要马上对其做出调整,在确定调整好了以后才可以继续浇筑混凝土。浇筑柱子与墙体相连接的梁板时,不能直接浇筑,要先浇筑柱子和墙体,这样就可以防止混泥土由于下沉而产生裂纹。梁板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统一步调,测量梁的现实高度,假如它的高度在一米以上,那么就能够独自来浇筑,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障混凝土浇筑的品质[1]。
1.2混凝土振捣关键技术
学习好混凝土振捣的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中,混凝土的振捣成果就会好。以插入式振捣为例,用这这种方法振捣时要掌控挪移的间距,通常是振捣半径的1.5倍。在振捣轻骨料混凝土时,它的挪动半径通常在振捣半径以内,这个范围的效果最好。在使用振捣器振捣时,要留心把控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它的最大半径通常是振捣半径的1/2,并且在振捣时要注意别和钢筋模板等产生撞击,否则会让振捣遭受不好影响。在使用证到期时它渗入混凝土的深度最好控制在50毫米之内,使得混凝土的振捣施工得以有序地标准地完成。在振捣器的作业过程中,留意把控其挪移间距,按照振捣构造的具体情况,要让振捣器最大限度的盖住这个部位,以保证振捣的充分和全面。在正道施工中还要密切观察模板,支架以及钢筋等的变形和移位,一旦发现其有变形和移位的状况,要立即进行调整,令它合乎修筑工程的相干设计,而且保障混凝土的浇筑构件的品质,这对改善混凝土施工进程品质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2]。因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振捣施工时,要选择合适的振捣器,并且要对其施工质量交强把控。
1.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混泥土浇筑施工时,要注意卸料的高度,通常不要高于两米,这样就有利于混凝土在拌合时不会有分层和离析的状况。
浇筑竖向的混凝土构造时它的现实浇筑高度最好控制在3米之内,在已有的下料浇筑作业中,串简和溜管运用最为频繁。如果我们的施工对像是竖向的结构,那么在浇筑以前要先将其底部填充满水泥砂浆,填充的高度以50~100毫米为宜,也要参照现实的浇筑高度合理的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与水灰比,用最好的施工方法来保障浇筑施工的高品质。振捣混凝土的施工作业下,要密切关注模板、支架以及钢筋和预埋物的变形和移位,一旦出现变形或移位,要立即对其进行调整,确保变形和位移被挪正后才能继续作业。对墙体和柱子的衔接部位——梁板施行浇筑时,不能一开始就浇筑梁板,应该先保证墙体和柱子的浇筑完成,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混凝土下沉而蹦出裂纹。
1.4钢纤维混凝土施工
现在有了一种新型混凝土建材,叫做钢纤维混凝土,它和以往的混凝土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其生产时加入了一种短钢纤维材料。制作这种短钢纤维混凝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第一个是搅拌,短钢纤维要能充分的融合其他的建材,那么正确的搅拌机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借助强迫搅拌机的超强性能,就可以把钢纤维非常迅速的充分糅合到混凝土的其他建材中。第二个是结块,在钢纤维搅拌时经常会发生结块现象,这对混凝土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使得后续的施工过程异常,施工单位就必须组织专门的技术员监测钢纤维的搅拌环节,只要发现钢纤维开始结块就要立即解决。
1.5混凝土拆模
修建工程的拆模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两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第一是拆模施工要花费时间,拆模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会让修筑工程很难达有特别好的成果,时间太长又会影响到混泥土的定型。所以在拆模筹备时,首先要制定好拆模所要花费时间的计划,技术人员可以参照混凝土的刚硬性能与强度并且结合施工时所处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来制定。第二个是拆模的次序,现在建筑业公认的拆模原则是“后支先拆先支后拆”,拆模施工时要根据待拆构造的承重大小来施工,先拆承重小的部件。当然对于上面的拆模顺序也并不是绝对的,由于混凝土受所处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还是要按实际来进行分析。假如混凝土建材本身达到了比较高的强度,那么即便不按次序来拆,也不会对修筑结构有太大的影响,最少不会让其外表有裂纹。然而由于承重的部件占了混凝土比较大的分量,是整个构建的重心,所以在拆时一定要保障它的强度达到了高标准。
2 结束语
由于修建工程中运动用最频繁的建材就是混凝土,因而它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和水准中是很重要的要素,所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将在某些程度上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技能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使建筑行业能继续有效的进展开。总之随着目前修建行业的迅速进步,许多新型的材料技术和工艺都开始运用在建筑施工当中,为了能更好的管控修建施工品质,就必须学习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技术,进而使得建筑工程有个良性进程,顺利且高效的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所以企业一定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投入更多人力和技术维护建筑行业各项进城的综合效益。
作者简介:顾伟忠 男 1964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杭州新筑置业有限公司 本科 高级工程师 土木工程
参考文献:
[1] 钱荣斌.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05):316.
[2] 林悦瑜.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城镇建设, 2020, 000(0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