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
13070219830528****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其建设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所设计到的施工环节有很多,混凝土结构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和繁琐等性能。土木工程建筑中,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而施工材料中,混凝土无疑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材料。为此,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必然不可被忽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在我国现今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得到了建设。其中,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经常应用的一类技术,而在该技术实际应用中,也经常发生裂缝问题,并因此对施工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美观性及方便性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的结构和工艺逐渐向复杂烦琐的趋势发展,如何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水平,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是人们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对此,就需要做好该类技术的把握,通过技术的科学运用保障建筑质量。只有保证混凝土的坚固程度、使用寿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
1.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特征
新时代以来,各行各业都在飞速的发展,行业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与此同时,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持续推进,使许多地方的城市化进程快速的前进。原来不是很发达的地方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在发展,这些地方也都建起来了高楼甚至高层建筑物。而高层建筑物能实现对空间的更好利用,对于大城市而言,也能解决其地少人多的问题。除此之外,生活中,无论是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工作环境,其建筑物都是普遍的朝着越来高的高度去建造,我们国家本身的建筑技术是高超的,但是持续的对建筑物的高度提出更好的挑战,其挑战背后需要考虑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本身楼体建造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由于楼体建造规模非常大,所以在对高层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材料去构建混凝土结构。但是,在构件混凝土结构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许多外界影响因素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这些因素包括空气湿度、温度,还有混凝土材料等等。所以要想保证用于高层建筑物中的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就需要建筑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2.1裂缝问题
水泥的水化热反应。对于建筑混凝土工程而言,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水泥,水泥在凝固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水热化,但是所产生的水热化没有办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面释放出来,这会造成混凝土里外之间存在更加明显的温度差异,加混凝土表面产生开裂现象的概率。
2.2外部气温变化
由于水泥水化过程放热,因此对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水化过程延续时间较长,如果外部气温过低或短时间内降低.都可能增加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温度应力不断增加,进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温差的存在会引发温度应力的作用,温度应力的大小与温差成正相关。如果外部气温较高,会造成混凝土更难散热,其内部最高温度可能会达到60C左右,因此外部气温变化也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2.3结构自缩
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工作以后,混凝土会慢慢变干,在此期间,混凝土会发生形状改变的情况,同时还伴随着收缩的现象,这就很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结构自缩出现的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水分挥发导致的,除此之外,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的还有养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原因。
3.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3.1材料控制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材料而言,在高层建筑中利用混凝土材料就更应该加强对其质量的有效控制,因为不同材料的性能参数存在差异。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可以通过施工前的混凝土实验模拟来测量其性能参数,根据周围的气候以及环境状况选择合理的参数配比,充分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以提高其强度。尤其是针对特殊结构施工时要注意配比的合理性,比如在进行混凝土柱子罐裝时,要求水泥、水灰用量有所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砂石的总量,根据其混合情况来调整粉煤灰、外加剂等用量,最终满足建筑工程所要求的强度和韧性。
3.2混凝土配合比完成建筑工程的设计
工作之后要根据设计的内容对建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适合建筑工程构造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符合建筑需求。因为混凝土材料在混合过程因为成分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其散热程度等性质不同,完成混凝土受到的材料产生的力不同。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所以在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混合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提前做好配比实验。在既能保证混凝土有很好的承重能力的同时,也要保障其材料配比的结果不会造成建筑物出现裂缝。
3.3温度监测与控制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是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而产生有害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里表温差过大等因素引起,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监测与控制。混凝土在施工前应拟定好温度监测方案,确定监测点数量和位置。通过在混凝土内预埋温度传感器的方式,可以实时、准确监测到混凝土各个点位具体时刻的温度数值。根据监测到的温度数值可采取减小混凝土的里表温差或减缓混凝土降温速率等措施,预防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还包括选用水化、热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掺入适量外加剂、降低混凝土人模温度等揩施。还可以在混凝土内预埋冷却管,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降低混凝土温升峰值,减小水化热引起的温差。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时,应控制好降温速率,不应大于2C/d。
3.4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后还要对其开展一定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对整体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的控制,进而有效保证其内外温差尽可能缩小,使其具有相对均匀的性能体现。一般可在浇筑的过程中利用塑料布对其进行覆盖,进而有效降低混凝土外层的降温速度,保证其以一种较小的速度来进行凝固,防止混凝土表面因为脱水而造成其产生裂缝。同时还要注意对其配备隔热层,防止混凝土结构因太厚而导致温差过大。
4.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常常涉及多个单位、多个班组共同协作完成,且施工时有连续性和长时间的要求,因此领事先制定好施工全过程的组织计划和工艺技术方案。选取优质的原材料,采用科学合理的配合比,组织技术力量过硬的施工队伍,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于现代城市化建设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能够影响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上限。所以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将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智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5):98-99.
[2]王锡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1(05):27-28.
[3]贾广鑫.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08):85-87.
[4]崔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砖瓦,2021(03):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