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月桥
13063319911018****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也随之不断发展,其在进行运作的时候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这项技术对与机械工程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会对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带来巨大的影响。智能化技术属于科技发展的关键产物,它还是计算机技术广泛使用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之下,此文简单介绍了智能化技术的优点,并根据具体案例研究了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给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环节;应用;智能化技术;优势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工程的运作过程中越发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此技术己逐步成为机械工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它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化技术手段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它也是计算机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智能化技术手段集合了经济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GPS定位技术等等,主要用来进行信息分析、采集以及整合等,并做出诸多反应,解决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因此被应用在不同的行业中,机械工程自动化可提高工程运作的自动化水准,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行业发展。
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智能化技术手段与其他技术相比所体现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其一,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体现了高效、高精准度的特点,此类技术的应用主要利用RISC芯片以及CPU芯片,运行速度有所提升,在多个CPU控制系统的共同支持下,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运行精度,为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注入动力,满足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精准度、高效率的两方面需求。
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将发挥多个系统的控制功能,使系统内部功能更加完善,同时调节手段更加简洁,智能技术的应用可弥补系统运行及控制过程中的缺陷及不足,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更加便捷,极大的提高了工程运行的智能化水平,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机械工程运行效率。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可体现在数据处理环节。
智能化技术可对数据信息有效处理,保证处理速度,数据处理后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准确描述,或以图像动画的形式加以展现,将抽象繁杂的数据通过具体的形象全面显示,相应的体现了其自身的辨识性功能。
2某公司自动化焊机介绍
公司主要负责设备、零件等焊接工作,结合生产现状,最终选择效率较高的双丝焊机,这种焊机具有较深熔深,焊接出的焊缝性能良好,且焊接过程由程序指挥焊机自动完成焊接任务。若焊缝有特殊的焊接要求,可开启双丝焊接机的双工位设备,在一工位进行正常焊接作业的同时,另一工位能够及时完成上料作业,并进行补焊,焊接质量得到保证,且焊件数量也不断增加。
双丝焊接过程在智能系统的监测下,其焊缝轨迹被系统实时记录下来,若焊缝出现偏离原轨迹现象,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切断对焊机的电源供应,强行停止焊接作业,经过校正后,双丝焊接继续进行焊接作业。轨迹跟踪依靠传感器、检测装置实现,此类感应装置相当于智能系统的眼睛,其搜集到的大量数据经过系统自动整理,生成相应的分析图表,进而保证焊机更好的完成自动化焊接作业,保证焊接质量。
车间工人在生产推土机时,就使用到智能化系统,将零部件精度、自动化程序检查完毕后,将程序输入计算机中,利用传感系统将焊接指令传达给焊机,然后进行快速焊接,自动焊接过程一般不会出现停顿,能有效减少断弧现象。与传统人工焊接相比,焊缝质量较高,焊缝分布均匀,不会影响推土机的正常使用。此外,光敏传感、触觉传感装置在系统中也有安装,能捕捉到自动生产过程中的细微故障,并通知工作者对及时修复故障,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
3案例分析—数控机床自动化加工
某公司产业主要是棒料机加工,传统加工过程以人工操作和机械作业相结合方式进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公司规划将加工过程向自动化加工方向转化。通过对现有机械设备的分析,发现上下料系统中缺少柔性系统,仅仅依靠凸轮连杆、气缸很难完成自动化加工过程,尺寸不等的轴、片状零件不能自动分类装箱,加工工艺比较粗糙和混乱。
经过改造的数控机床,其自动化机加工大致过程如下:
将析架齿轮组更换成斜齿模组,实现机床的自动化伺服定位,将机械手设计成90°旋转结构,其上下行程由齿轮组进行控制,在系统自动控制下,三爪气动手指完成毛坯件抓取作业。抓取到的毛坯被放在机床工作台上,机械手自动更换合适刀具,在自动化程序控制下,完成零件加工过程。加工好的零件被移送到下料架上,扫描装置对零件外型进行扫描,将其自动分类并放置到相应位置,一个成型零件完成下料,上料架就向机床移送下一待加工零件,继续重复上述过程,进而形成流水线生产。
自动化系统试运行期间,对直径较大零件能快速抓取并完成加工,但由于精度限制,直径在 20mm零件,机械手很难自动抓取,针对此问题公司不但提升设备精度和反应速度,对于下料零件直接用托盘接住,改变以前机械手抓取零件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机床的智能化、自动化性能更强,车间每年生产的零件数量不断增长,且不合格品数量减少,成本支出减少,公司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4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方向
最近几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趋成熟,人们增加了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了解,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意识到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环节体现了显著的优势,智能化技术手段可应用在智能管控、故障诊断以及设计优化等各个方面,以下为笔者详细叙述。
4.1机械工程自动化中可应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准确的故障诊断
机械工程系统的运行环节将会产生各类的故障,而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则会使故障诊断更加精准,提高诊断速度,及时做好故障定位,全面监控机械工程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并妥善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发挥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优势,可将其应用于电网变压器防护环节,对于变压器漏油位置进行有效诊断,并实时、全面排查。
4.2机械工程自动化设计环节可应用智能化技术加以优化
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环节,设备运行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可发挥计算机智能化技术手段的作用,对方案设计中的不足予以弥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改良等目标,为设计工程师提供辅助功能,不仅能节约设计时间,还能保证设计水平,体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3机械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提高控制水准机械工程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利用智能化技术科逐步实现自动化控制、远程化控制以及高效化控制的目的,也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发展平台,体现了其应用优势,为智能化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打下良好铺垫。
4.4机械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提高运行效率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已相对成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力资源的资金投入,从自动化发展角度来讲,诸多领域已经意识到智能化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性,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进度,减少人工操作过程中的误差以及损失。除此之外,也可实现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运行,借助计算机技术手段,达到机械自动化技术升级的效果,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最终为机械自动化流域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4.5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相比自动化控制系统增加了“智能化”生产理念,其主要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从而对机械电子工程运行流程展开智能化模拟与智能控制,系统会自动模仿人脑和肢体语言,展开仿人类的机械操作。在运营原理主要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模拟人类大脑运行思维,智能的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二次利用,充分发挥信息价值。在信息时代下,社会生产智能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不仅能够降低人工劳力,还能够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问题,采用智能、规范的生产流程,从而有效的降低实际生产成本。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科学技术的动力支持,在此过程中,机械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工程自动化程度将会给机械工程效率及其运行安全性带来直接影响,机械工程自动化环节,可有效借助智能化技术手段,体现其自动化优势,促使机械工程领域稳健、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运作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0):5-6.
[2]高文彬.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橡塑技术与装备,2021,47(06):28-30.
[3]李祖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0(21):95-96.
[4]王志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0(2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