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昕
五常市林业和草原局 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既要加大木材以及林产品的开发力度,又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在这样的大背 景 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下各国家的重中之重,因 此,做好对林业生产的效率预算和分析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基于这种大环境影响下,城市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各个城市对木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而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有要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就要做好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侧算工作,其次做好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工作。
关键词: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效率测算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推广和增强,各国都提高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在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木材市场供需之间的紧张局势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性及政治性问题。近年来,为了加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的公共投入,正在全国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实践,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对林业发展、农村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此,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如此有利的宏观大背景下,需要对我国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认真研究,以期提出可行建议来达到提高木材生产力的目的。
一、林业生产效率的概述
林业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近几年,我国在林业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向着科学的发展方向前进。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因素。林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产业,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说降水量过多或者过少、气温过高或者过低、是否发生虫害等 因素,都直接制约着林业的投入和产出,这也是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
素。
2、人力因素。人作为主体,对整个林业行业的影响至关重要,比如林业系统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高低、人力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林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等,都直接关乎着整个林业行业的产出,这也是另一个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3、政策和资金因素。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向林业生产倾斜的政策,调动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这是近年来林业生产技术效率可以提高的一个关键原因。此外,如果林业资金不专用,那么投入到生产工作中的资金会减少,这是制约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下,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无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这种分析测量方法主要通过线性规划对同种类型的工作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同时,该测量方法一般需要将各工作绩效的单位统一化才能够进行评定;其二是有参数的随机前沿分析,该测量方法跟无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不同,能够更好地帮助对技术效率的损失进行诠释,因 此,在我国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这一环节来说,有参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明显具有更强的优势,应用也更为广泛。
二、林业生产构建模型
在对林业产业的技术效率考察工作中,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就自然因 素、人力因素等对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来展开论述,并通过相关的分析来对如何促进林业生产力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1、考察工作中变量。
考虑到是对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考察,因此,林业的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是必须要纳入到考察工作中来,林业的投入变量主要包括林地面积、人力资源的投入、资金的投入、林业固定资产的更新等等方面,林业的 产出主要通过林业生产总产值来表示。其中,自然因素这一变量的选择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来作为考察自然因素对林业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变量[1]。
2、函数模型的构建。在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建立模型的时候,关键在于生产函数模型的构建。考虑到林业生产技术效率工作中各个生产要素的投入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弹性替代,因此可采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来构建模型,这种模型能够系统性的,全面灵活的将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函数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Xjit 代表影响生产单位 i 的技术效率的第 j 个变量,δ0是这个公式中的常数项,δj 是这个公式中的待估参数,它代表着变量 j 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正取值表示变量 j 对技术效率存在负的影响,负取值代表变量 j 对技术效率存在正的影响。
3、结果分析
生产函数的结果。通过相关参数的评估结果表示,我国林业面积投放一种处于负值状态。这也间接表示我国的林业面积的投放力度与林业生产总值的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4、 考察结论。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仍然处于上升的趋势,这也就说明我国相关部门开始加大对林业生产的力度,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得我国林业生产的相关对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种现象的出现,给我国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提供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本次考察工作中,除了将人为因素纳入到整个前沿分析工作中之外,还考察了自然因素对林业生产技术效率影响,通过浙西考察工作,得出了如下结论。
(1)近年来我国林业生产技术效率进步非常明显,可是,仍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根据生产函数和相关结果可以得出,可以通过合理的增加林业资金投入和林业工作人员的数量来强化林业产值。此外,诸如天气气温、降水量等自然因素对林业生产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这一点人力无法控制,但是这些关键因素也是在林业生产中需要加大重视的。
(2)通过对损失函数的分析可得知,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有效地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效率,财政支出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约林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一点可以通过对相关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分配,比如加大对相关技术的引进等,能够有效地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3)整体上来说,我国大部分区域的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正在逐步上升,这说明地方上对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较高,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与林业生产相关的政策,从而给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通过对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侧算和分析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强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侧算和分析工作力度,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林业生产量,同时也能保证林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加强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侧算和分析工作力度,分析对中国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有着更为全面准确的测度,为相关林业投入产出分析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首先就要对导致林业生产效率受到影响的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其次通过构建相应的模型来改变林业生产投入的变量,进而达到推动林业今后更好发展的目的。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我国林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些许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田 杰.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9.13.
[2]臧良震,支 玲,郭小年.中国西部地区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和动态演进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23.
[3]徐 玮,冯 彦,包庆丰.中国林业生产效率测算及区域差异分析—基于DEA模型的省际面板数据[J].林业 经济,2019.01.
[4]贾治邦.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识[J]. 体制改革,2017,( 17) : 27 - 29.
[5]李晨婕,温铁军. 宏观经济波动与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J].体制 改革,2019,( 10 ) : 32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