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英俊
黑龙江省绥滨农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 鹤岗 156203
摘要:为保证农业种植效率以及质量,妥善解决因进城务工而出现的务农人员减少问题,现代化种植技术开始在农业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农作物综合生产量也因为技术应用而得到切实提升。为保证农业活动经济收益,确保现代化技术应用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对各项现代化技术及其应用展开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农业种植;应用
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能够极大程度改变国民生活条件。基于此,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应当积极且深入地研究农业机械化,以便将其科学地、合理地应用于农业种植技术中,将劳动力生产转变为机械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1现阶段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使用奠定了基础。纵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渐产生了农业机械化苗头,现代机械开始初步进入农业生产;6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70年代国家政府机构提出了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融合发展的方案;80年代提出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走精耕细作的特色化农业生产道路;9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的初步结合;21世纪初农业机械化不再是粮食作业领域的专属,逐步实现了经济作物领域的跨越,传统以人工劳作为主的种植业逐步转变为了以机械生产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整个农业发展空间巨大。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四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从目的角度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是基于农业种植技术,实现对生产需求和种植技术的系统展现;第二阶段,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两者之间相互适应、相互矛盾;第三阶段,当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实现对各类农业生产活动的有效适应,产生具有机械化特色的综合生产技术;第四阶段,在spac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以及农业机械化和种植技术的综合应用,可实现对土壤、植物、农田生态系统的综合运用。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的相关性
参考相关资料了解到,农业种植技术是指基于农作物生产规律和种植经验进行的种植方法,它的本质是农作物生长理论与技术的结合。农业机械化则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及具体技术的应用,它的本质是机械与技术的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之间是辩证关系。这是因为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总结而形成的,农业机械化则是根据农作物种植需求而研究出来的,无论是农业种植技术还是农业机械化的实施,都是为了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农业机械化应辅助农业种植技术,以便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农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实现农作物高质高产。
3现代化技术应用价值
农业种植中对现代化技术展开应用,一方面能够带动现代化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化与产业化的统一,保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整体品质可以得到切实提升;另一方面可对传统农业改革形成有效推动,能够在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弊端的同时,带动农业资源由依附型模式逐渐向智能型模式进行转变,保证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合理性以及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收益,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霍邱县潘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按照镇政府农村稳定、农业增效以及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部署,加大了对各现代化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力度,不仅实现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切实优化,同时也对当地农业稳步发展形成了有效推动,所取得效果较为理想。
4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应用
4.1光技术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应用
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传统农业种植方式除了依据自然天气进行种植就是以大棚为主,以大棚进行种植影响农作物的受光情况,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良,不能正常生长;并且大棚种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限制,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光合作用,为了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光照技术,使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育均匀;提高光合作用,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在实际将光技术应用在种植业中,需要借助白炽灯、日光灯等相关光设备保障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源动力;更需要关注光照强度和时间并进行把控,避免因光照强度不足或过大、时间不足或过长,导致农作物受光合作用的影响生长发育不均衡,从而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更严重的还可以使农作物畸形、夭折。光照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合理运用不仅能避免上情况的发生,还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因农药残留、毒副作用影响农业绿色环保发展。只有全面了解现在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的优势,才能够大力地使用现代技术,提高现代技术发挥的效力,有效避免传统农业在种植过程中的各种不足。
4.2生物技术
生物杀虫技术是较为常见的生物技术,其是以化学农药杀虫技术为基础,通过实施生物提炼方式进行杀虫农药配制的技术手段,具有杀虫效率理想以及对农作物干扰较小等方面的优势,可在保证病虫害处理质量的同时,保障农作物整体产量。组织技术应用,主要以种子到幼苗培育阶段应用为主。以往该阶段培育主要以大棚温室培育或其他方式为主,存在着成活率不足以及整体生长难以控制等方面的状况。但组织技术的应用,可在无菌环境中通过实施人工培养的方式,对农作物种子展开科学培育,会利用营养液满足种子生长各项要求,保证其自身免疫力以及病虫抗性,进而最终达到理想化用苗培育效果。该项技术的运用,可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抵御,能够保证作物生长质量以及生长速度,对农作物产量增加以及农业发展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
4.3信息运用方面
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随着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完善,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农业方面也不例外。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可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提高经营方面的工作效率,达到信息互通,在交流方面更加方便。传统的农业销售模式大部分都是农民们将自己的农产品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交换,贩卖,这样的方式管理起来十分的困难,并且会浪费大量时间,很容易出现农产品过期的现象,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而如今的信息方面的新技术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让每个人都能清楚农产品的各种情况,能够做到更全面的选择,有着更科学的数据来指导,经营效率也会直线上升,农产品的销售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并且,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能为农业的生产过程提供全面的记录,方便了解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做到进一步完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结束语
农业种植所涉及现代化技术相对较多,文章所介绍内容并不全面,同时因为各地区农业种植情况以及技术应用需求并不相同,因此在具体展开现代化技术选择与应用时,需要做好地方种植情况现状以及具体种植要求调查等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展开筛选与运用,确保技术优势可以在种植中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进而为当地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技术方面支持。
参考文献
[1]孟伦,郑长英,刘玉梅,李启立,周香玲.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J].农村实用技术,2019(09):21.
[2]李怡慧,彭森.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1):151-152.
[3]高增法.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9,39(1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