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设备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10期   作者: 郭晓锋
[导读]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机械的管理,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将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最后对公司的改进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
        郭晓锋
        浙江贝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机械的管理,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将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最后对公司的改进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使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施工设备;资源配置

施工设备是建设项目顺利运行的基础,随着施工企业施工设备数量的增加,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还缺乏对工程机械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不仅缺乏相应的工程机械维修、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还缺乏工程机械的库存信息。这意味着很多设备被重复购买,设备的利用率也就降低了。设备信息管理是对工程机械的统一管理,以实现所有设备信息的实时共用。信息化是解决当前建筑企业工程机械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
1建筑施工设备优化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1.1低I/O速率
投入产出比主要是指公司的营业收入与投入成本的比值,也是衡量公司发展的重要标准。目前,许多大型建筑公司的工程项目数量众多,甚至有几个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为了满足施工需求,他们大量购买工程机械,在缺乏对工程机械进行有效统一管理的情况下,许多工程机械处于静止状态。例如,开发商调研的建筑公司工程机械的投入产出比仅为7.9,而中铁建和中铁建的投入产出比可能分别为19和15.4。可见,我国建筑公司的投入产出比与先进的管理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
1.2非活跃系统与新设备并存
由于一些建设项目经常完工后就开始进行新的项目开工,两个建设项目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意味着一个新项目拥有大量同类型的施工机械,而旧的施工设备则处于休眠状态。截至2014年底,100万以上建筑企业闲置工程机械达到200台,退役工程机械总台数超过2亿元,比2013年增长12.3%.
1.3设备管理模式落后
公司对工程机械的管理目前仍处于落后水平,工程机械是长期超负荷运行,同时操作不严按照操作说明,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公司的设备维护、使用记录、管理和评价机制非常不完善,这意味着公司人员对设备管理不够重视,制定的设备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实施。
1.4设备利用率低
在为不同的建设项目选择工程机械概念时,一般优先选择性能好、故障少的设备,这意味着公司使用的许多使用寿命更长的工程机械要少得多,这大大增加了工程机械在项目、适应和使用。
2建筑施工设备优化资源配置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2.1传统意识阻碍配置优化
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一直是“大而全”。由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机械性能的不断提高,企业为了追求机械的高精尖而大量购买工程机械,导致工程机械的数量迅速增加,从而降低设备的投入产出率。同时,公司缺乏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资源优化难以实现。
2.2设备缺乏统一管控和信息集成
目前,施工设备在建设集团各子公司之间独立管理,集团尚未建立有效的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各子公司之间的施工设备信息交换,更不能实现优化设备资源配置。子公司仅根据项目需要购买新的施工设备,导致许多设备无序重复配置。


2.3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
目前,企业估值主要集中在业绩和利润上,而没有考虑施工设备维修、规范运营和闲置资源的估值。很多设备没有达到最大使用效率,投入产出率也无法提升,极大地阻碍了业务效率的提升。
3建筑施工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措施
为解决上述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建筑企业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工程机械资源配置。
3.1采用信息系统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工程机械管理系统,将集团内各子公司现有工程机械与中央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工程机械状态信息的实时交换。根据项目需求,各子公司向集团项目部提出硬件资源配置方案,项目部根据配置方案进行硬件配置。二是要求各子公司报送年度采购计划,加强对各子公司设备采购计划的监督审核,控制重复性设备采购。子公司自主采购转变为统一的集团监控核查模式,促进子公司间工程机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
3.2设置组设置模式
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需要比较笨重的工程机械,这些设备的价格也比较高。为提高大型专业施工设备的使用率,集团制定相应的标准化设备管理体系,实施科学规范的设备管理,协调集团专业大型施工设备,提高公司工程机械的质量,提高设备的投入产出速度。
3.3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订单
虽然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实施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其用途目前仅限于对公司的工程机械进行集中管理、维护和维修。购买设备时,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单独购买,使得各部门之间设备出现多次采购的状况,造成资源浪费。而公司可以跨部门集中采购物资设备,既避免了资源的重复采购,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随着集中采购数量的增加,采购价格可能会变得更便宜。
3.4完善评级指标体系
为指导子公司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绩效体系和设备净增值率中增加了管理评价指标。该比率显示了公司建筑行业的利润占工程机械净值的比率。旨在说服子公司尽快改变硬件资源配置模式,以减少硬件资源投入,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3.5建立租赁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机械由“管、用、养、修”向“管、用、养、修、租、算”转变。租赁是启动报废工程机械的有效途径,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收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施工机械的数量会不断增加,采用传统的人工体验管理模式,工作效率会很低。公司租赁业务的计算机化管理,可实现查找设备信息、管理客户信息、设备状态等功能,大大减少设备管理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企业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对企业设备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设备信息化管理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设备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工程机械公司内外的良性流动,增加公司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郭晓锋 男 1977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浙江贝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科  工程师 建筑施工

    参考文献:
    [1] 许昕. BIM技术在优化H项目建筑设备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2019.
[2] 付明明, 张勇, 刘亚松,等. 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 信息周刊, 2020, 000(009):P.1-1.
[3] 单蕾. 信息化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 No.594(33):137+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