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康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把荷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广西崇左市 532804
摘要:肉牛具有生长周期短、产肉效率高、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大的特征。近年,随消费者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牛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直接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肉牛养殖场养殖效益的好坏,受到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早期断奶管理、疾病防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做好犊牛养殖管理,能有效减少疫病的发生,避免由于传染性疾病危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牛肉制品。
关键词:肉牛犊牛;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在逐渐发生转变, 畜牧业迅速发展起来。肉牛犊牛的培育直接关系到成年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从侧面来看, 肉牛犊牛养殖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因此, 养殖场必须要做好肉牛犊牛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 规范相关的饲养技术, 结合肉牛饮食特点来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 才可能确保牛肉质量
能符合现代人健康生活的要求,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牛肉。
1.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
1.1及时饲喂初乳
初乳指的是母牛分娩后的5 ~ 7d 内分泌的乳汁,呈黄色。研究表明,初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但是里面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会随着挤奶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初乳对犊牛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影响,里面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丰富,能够被初生犊牛的肠胃很好的吸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犊牛肠壁的通透性下降,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降低。为此,应该及时让犊牛吃上初乳,在犊牛出生后的1h 内吃到初乳,并且越早越好。此外,也可以采取人工哺乳,将初乳放入有橡胶奶嘴的奶壶或奶桶,在24h 内饲喂3 ~ 4 次。
1.2逐渐断奶
在肉牛饲养管理中,一般采取母牛带犊饲养管理方式。犊牛出生之后跟随母牛哺乳饲养,直到断奶和分群,该种饲养方式可以利用动物的哺乳天性节约人工喂养的成本。该种饲养管理方式对犊牛的饲养要求较少,适当的时期及时的补充精饲料和干草料即可,促进瘤胃的正常发育,同时能够预防肉牛乳房炎的发生。不同养殖场的断奶时间有所差异性,要结合犊牛的体重和进料的采食量选择具体的断奶日期,当犊牛的采食量能够满足牛的生长所需时,并且犊牛的健康状态良好,可以断奶。犊牛断奶之后采食精饲料,也要提供充足的优质青干草,训练犊牛自由采食,逐渐由采食精饲料向采食青贮和粗饲料为主过渡。另外,该时期也是瘤胃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给犊牛提供充足的纤维性饲料,促进瘤胃容积的发育。断奶之后,要合理的搭配饲料的营养,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犊牛的应激。
1.3犊牛的管理
在养殖中针对养殖环境条件做好保温防寒操作,确保养殖圈舍温度保持在0 ℃之上。犊牛出生7~10 d进行去角,通过固体苛性钠法对犊牛去角,对今后育肥牛培育等具有重要作用。犊牛出生后要将其放置在靠近产房周边的单栏进行饲养,做好隔离管理。出生1月后确保
其具备健康体质后过渡到群体进行饲养。在犊牛生长期大多是选取舍饲方式,犊牛外皮肤面上会沾染较多黏土及排泄物,对皮毛散热性及保温性具有较大影响,还会导致皮肤血循环受到影响,容易患病,因此,在管理中要确保其皮肤面干净整洁。犊牛出生7~10 d,要让犊牛参与到适度运动中。
有助于增加采食量,促使犊牛健康成长。
2.疾病防治
2.1百叶干病
百叶干病通常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 如果饲养人员长期给犊牛肉牛饲喂一些谷糠类或粉碎过细的饲料或者是富含粗纤维的饲料会导致肉牛因缺少青饲料的摄入导致体内肝火旺盛, 瓣胃津液分泌不足导致瓣胃收缩能力下降, 进而使饲料堆积在瓣胃小叶, 导致百叶干病。在患病初期病牛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口干舌燥、磨牙呻吟, 严重的也会迅速衰竭死亡。治疗时应按照润燥通便、消积导滞的原则来进行治疗, 具体为大黄30g、生地30g、麦冬30g 用水煎服。如果病牛的病情比较严重的也可以用猪膏散加乳当归、白术、肉苁蓉来给病牛进行治疗。另外, 为了有效减少牛百叶干病的发病, 饲养人员从日常饲养过程做起, 严格控制饲料的搭配, 不能长期给犊牛饲喂干硬粗纤维饲料及其粉碎料, 坚决不喂带有泥沙的饲料, 另外, 饲养人员也应适当地给肉牛增喂多汁饲料和充足饮水, 在饮水中添加一些食盐; 除此之外, 饲养人员也应注意不能长时间给牛群提供豆饼等精饲料, 过多的精饲料不利用牛的吸收消化, 一定要注意粗饲料和精饲料的合理搭配, 在投放粗
饲料时, 饲养人员也应尽可能地将粗饲料切断, 让其可以保持清洁, 与此同时也应用石灰水浸泡, 不仅可以保证牛群可以摄取到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也可以让饲料足够柔软, 让牛只可以更好地消化饲料, 同时养殖人员也应适当地让牛群运动, 可以有效提升牛只的消化能力。
2.2牛腐蹄病
导致牛腐蹄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使病牛发生交叉感染,影响肉牛发病的因素主要有2个方面。一方面是营养因素,通常牛体内的钙、磷是有比例的,如果饲养人员不能给牛只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会使牛群无法健康生长,同时如果牛只的饲养比例失衡也会导致牛只体质变差甚至失去抵抗病菌的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因素会对牛腐蹄病的发病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是在雨季,牛蹄部位长期浸泡在湿润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蹄部发炎,再加上雨水中含有很多的污染物质,如果蹄部长期在污水中浸泡很可能会导致牛腐蹄病的发病。病牛通常会表现出跛行、体温升高、病蹄肿胀等症状。临床上在治疗该病时通常会结合用药治疗和蹄部护理2种方式。在治疗时诊疗人员会首先对病牛进行蹄底清洗,清洗后对其观察,找出病灶,然后用手术刀挖去病灶内腐物脓汁。另外,肉牛的蹄部也应适当地进行药浴,最好在每年4—10月每隔1~2月进行1次,在药浴时应首先在牛舍出入口处设置1个大小比较合适的消毒池,并且在消毒池内加入已经配置好的消毒液。可以有效确保病牛的蹄部可以完全为药液浸泡,之后再用4%的硫酸铜溶液对病牛消毒,并且每隔半年给病牛进
行1次蹄部修剪,最好是在每年春季进行,可以有效减少牛只蹄部受到损伤的概率。高锰酸钾粉治疗也是牛腐蹄病治疗的有效方式,其优点主要是相比于药物治疗其毒副作用小,且治愈率相对比较高,治疗过程也比较安全。
3.总结
肉牛犊牛饲养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养殖场能否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犊牛能否健康生长。因此,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应注重做好犊牛可能出现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 陈朝华 . 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探索[J]. 兽医导刊 , 2016(12): 84.
[2] 韦宗钦 . 探究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的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 2019(24): 56
[3] 黄志刚.肉牛规模养殖疫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1):98.
[4] 王维琴.肉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J].今日畜牧兽医,2017(3):49.
[5] 刘玉贤.断奶犊牛饲养管理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