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检修维护运用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10期   作者:史岩 张长庆 孔伟超 郑凯 石永佳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
        史岩   张长庆  孔伟超  郑凯  石永佳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保证列车的高速运行安全,同时提高铁路检修部门的检修效率与检修能力,常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和车辆动态检测技术配合使用的方式,为列车运行全过程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铁路车辆;检修维护;无损检测技术;运用研究
        引言
        随着供求关系的日趋紧张,铁路车辆检修暴露了自身的短板和不足。传统模式下的检修制度不能全方位评估车辆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导致目前很多车辆存在检修过度或者检修不足的现状。为了更好地迎接新时期下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挑战,在全新科学技术和制度模式的加持下,完善车辆检修制度、更新设备检修技术、进一步研究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有效策略。
        1铁路车辆车辆检修技术现状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支撑下,铁路车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便捷性与舒适性得到了人们的信赖。为了保障铁路车辆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则需要重视车辆检修工作,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提高铁路车辆车辆检修技术能力,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然而,由于部分铁路车辆企业在实际运行发展的过程中,对检修工作不够重视,而且车辆检修技术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进而导致铁路车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会影响乘坐的舒适程度,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想降低铁路车辆故障出现的概率,则需要高度重视车辆检修工作,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维修方案,全方面提高维修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确保其能够高效完成铁路车辆维修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能够提高各个环节检修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维修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铁路车辆检修维护中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
        2.1超声波检测技术
        利用超声波检测车轴缺陷,首先需要确定检测对象是空心车轴还是实心车轴。检测对象为空心车轴时,可以将直探头伸入车轴中心通孔,通过一次扫查实现全面检测。检测对象为实心车轴时,分析得出车轴易发生疲劳缺陷的部位分布在应力较大的位置,如车轴轴颈根部、轮座镶入部外侧(10-30 mm)和内侧(5-30 mm),另外传动齿轮镶入部内外侧也是易产生疲劳裂纹的区域。若缺陷不易被检查出来,尤其在不退轮的情况下,需采用多种角度探头实现全面检查。探伤中使用的横波探头超声波频率为2.5 MHz,小角度纵波探头超声波频率为2.5 MHz或4-5 MHz,可检出缺陷灵敏度为2 mm的人工缺陷。探伤方法主要有直探头纵波探伤、小角度纵波探伤和横波探伤。
        2.2磁粉探伤技术
        磁粉探伤作为铁路车辆检修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手段,检测对象包括轮对、车钩、构架、制动梁等重要走形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场对检测工件进行磁化,工件表面及其附近存在缺陷时,会在其附近区域产生漏磁场,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就会在此处聚集形成磁痕,显示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不连续性和缺陷。作为一名磁粉探伤人员,是否能够正确判断磁痕极为重要,这直接影响探伤的准确性。磁粉探伤效果除受探伤工操作水平影响外,还会受到磁悬液浓度、探伤机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探伤系统探伤结果的灵敏度,每天开工作业前以及作业结束后都需要完成系统综合性能校验。性能校验包括常规检查、磁悬液浓度检查和系统综合灵敏度试验。系统综合灵敏度试验采用A 1 型标准试片,粘贴试片时,试片刻槽面应与零部件表面密贴, “+”刻槽中应有一条刻槽与被探测零部件的中心线平行,用胶带沿试片四周呈“井”字形将试片粘贴牢固、平整,严禁胶带纸遮盖试片刻槽部位。试片应粘贴在探伤部位磁场较弱或较易产生裂纹的部位。


        3提高铁路车辆检修技术能力的主要对策
        3.1准确把握车辆的经济寿命
        开展铁路车辆维修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零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避免铁路车辆发生技能实效。一般来说,不同技术状态的铁路车辆,故障发生规律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设置检修制度时必须区别对待,提高检修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科学分析故障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的故障所具有的规律,以此为基础,确定车辆运行过程中检修时机。总结来说,影响铁路检修制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那么国民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往往会提高,国家也有足够的资本购置铁路车辆,同时铁路运输部门对于货车维修工作的承受能力较强,所以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应积极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用于铁路车辆的制造和维修。②制造与修理成本的配比关系。理论来说,用工成本也是影响铁路维修制度的又一因素,如果配件和材料的成本总和远远高于用工人本,那么相关部门要考虑适当压缩配件或材料成本。③运输效益与维修成本的关系。单位时间内,一定的运输收入可以承担的维修成本的能力可以表示运输效益与维修成本的关系,同时维修成本占运输收入的比例也可以证明运输效益和维修成本之间的关系。④铁路车辆的使用效率。铁路车辆的使用效率主要指运输需要铁路车辆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实际使用时间,影响铁路车辆使用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运输总量以及运输实际用车时间。
        3.2提高车辆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铁路车辆检修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高素质工作人员的培养,促使检修工作人员的水平与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提高车辆维修工作的效率,确保铁路能够安全运行。因此,铁路检修部门应该引进高水平检修工作人员,并组建专业维修团队。与此同时,还应该要求这方面专家莅临指导,加深维修工作人员对相关维修技术的认识,促使其能够重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把握各个维修环节参数,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经验判断铁路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不仅如此,检修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针对工作优秀,并且能够及时发现铁路系统问题的工作人员,应该提出奖励以及升职。然而,对于不重视自身工作的,应该扣除其奖金,并给予警告处理,确保其能够积极参与维修技术学习,并全身心对待维修工作,降低维修问题出现的概率,为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一定的帮助。
        3.3完善货车检修体制改革
        完善质量控制管控机制:①风险排查机制。重点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和监督抽检、投诉举报、政务服务热线反馈、媒体曝光以及专项整治等手段,找准找实各类风险点,建立风险台账;②风险评估机制。重点组织开展好监管会商、专家会商,做好沙盘推演、压力测试等;③风险管理机制。重点通过细化工作导则、严格标准规范、智慧化监管、强化执法办案、建立责任体系、实施社会共治等,把分级分类监管落到实处;④风险预警机制。重点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每个领域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结语
        随着动车组列车的快速发展,铁路车辆运行的速度更快,货物列车也实现了重载提速,这对列车运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车辆部门的检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铁路车辆检修部门通过车辆动态检测技术与车辆无损检测技术相配合的方式,对铁路车辆进行全面检测。一般从外观缺陷、运行品质、轴承温度、轮对状态4个方面对运行过程中的车辆进行动态检测。转向架、轮对、轴承等重要走行部部件的细小缺陷和内部缺陷可通过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 杨继斌,井萍,沈默.齿轮磁粉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J].无损探伤,2016,40(5):36-38.
        [2] 张宏涛.铁路列车车轴损伤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3] 董卓皇,将荟.THDS检测车联网应用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20,40(2):104-108.
        [4] 张志建.动车组车辆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EDS运用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4,34(4):82-84.
        [5]袁晓. 提高铁路车辆检修技术能力的措施分析[J]. 智能城市,2018,4(17):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