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茶产业冷链仓储服务体系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10期   作者:  沈文永 张铭 胡思敏 何进
[导读] 冷链仓储用于保存茶叶产品类,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的储存与保管,使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茶叶暂时存放。
沈文永 张铭 胡思敏 何进
贵州遵义茶叶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贵州沃丰茶业有限公司 贵州遵义湄潭564100
摘要:冷链仓储用于保存茶叶产品类,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的储存与保管,使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茶叶暂时存放。它集中反映了工厂物资活动状况,连接生产、供应、销售,对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冷链仓储在运输茶叶的冷链物流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冷链物流的仓库作为核心的中转站,要求实现全流程无断链的仓配[1,2]。随着冷链电商规模的扩大,在仓储过程中的管控成为一大难题:如何实现产品信息的“不断链”。综上,需要一套完整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后台技术支撑,本文就冷链仓储展开讨论,探讨设计信息管理模块,旨在保证商品的质量保鲜度[3]。
关键词:贵州省;茶产业;冷链仓储;服务体系;发展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对产品和物流服务的要求、体验都有了进一步地提高。本文针对冷链仓储过程中产品可能断链、可追溯性差等问题,分析仓储流程,应用冷链仓储管理系统的新技术,详细介绍模块区域功能。在整个流动过程及时、准确整合冷链产品信息,加以仓储规范化管理。以茶叶冷链物流为研究对象,基于VFP数据库开发软件及python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FoxPro 6.0是在xBASE(dBASE,Clipper,FoxBASE,FoxPro)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32位数据库管理系统。Python 是一种解释型、面向对象、动态数据类型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冷链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过程能源损耗,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冷链仓库及管理系统的简介 (Introductionofcoldchainwarehouseandmanagementsystem)
1.1冷链仓库简述
冷链仓储是针对于茶叶等需要冷藏物品的中途转站暂存的一种仓库,它通过温湿控制设备(冷库)来对仓储的温湿度进行监测,以对存储的冷链物品的质量及性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障、降低物品在冷链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1.2管理信息系统简介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是一个达到某些特定目标或功能而把企业内资源:人员、产品、流程、机器等结合运作的一套方法。通过人员控制及数据库的采集、分析的功能,实现企业各阶层直接或间接对产品的数据进行调控,加强企业产品流动机动性,达成企业目标。
1.3仓储系统流程简介
冷链仓储管理系统是结合入库、出库管理、库内移动运输、库内冷藏监控、库存监控及补退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运用于批次分类、质量保证和云端数据库等功能集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完善的企业仓储信息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冷链仓储流程图
2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 (Analysisofsystemrequirements)根据行业相关冷链仓库的数据,在目前的冷链存储过程中,人员的不合理操作及冷链货物的可追溯性差,直接或间接导致整个冷链过程的高浪费和高损坏率,浪费率高达20%—30%。例如,没有商品放置的规章制度而导致一系列后续的质量问题。因此,本着以对整个冷链仓储的质量安全及经济效益进行保障,设计了该冷链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3.试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详细介绍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围绕标准托盘与标准周转箱的使用,展开冷库的建设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冷链主要利用托盘与周转箱对茶叶进行存储,信息平台主要存储标准化托盘与周转箱的周转数据,为冷链的建设做支撑,提高冷库、托盘、周转箱等标准化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3.1标准托盘与周转箱的建设
(1)标准托盘的租赁。原有茶农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托盘,托盘大小不一,不利于运输过程中的装卸,造成较高的搬卸成本。为改变现状,标准化托盘须符合国家标准《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B/T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和实验选择》(GB/T4995-2014)1200x1000mm的规格要求,贵州遵义茶叶交易中心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租赁1500片标准化托盘1200*1000*150mm,且为提高承受力,在托盘底部利用铁棍加强稳定性。其主要用于茶叶的存放、搬运,与茶叶上游或与上下游签订搬运方式,促进标准托盘的循环利用。
(2)标准周转箱的租赁。茶叶包装的方式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如在用麻袋包装会造成茶叶的挤压,形成碎末,因此在茶叶对运输过程中的包装有很高要求。根据遵义市商务局、财政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的遵商发《2018》5号文第十一条条例规定,标准周转箱须符合GB/T4892-2008且与标准托盘相匹配的400x600、400x300、200x300、400x200、200x150、1200x1000mm的6个规格要求。该项目通过对周转箱的标准化,使用统一规格(600*400*370mm)的塑料周转箱,用于冷库茶叶的存放与运输,降低运输、搬运与存储对于茶叶的损失。目前已租赁3000个周转箱,且已全部到位。
(3)托盘与周转箱的管理。在仓库中,按照每周转箱20KG,每托盘10周转箱的固定装载量进行仓储堆放管理。为了便于数据化管理,根据国标GB/T31005-2014标准相关规定对托盘和周转箱进行统一编码,并与仓储系统自动生成的流水编码进行绑定,实现对托盘和周转箱周转次数统计以及对托盘、周转箱的使用状态和服务对象的跟踪管理。
3.2标准化冷链建设
(1)冷库的建设。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茶叶的保存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普通的仓储不能满足茶叶的存放要求,因此项目将原有传统仓库(一大一小)通过顶部及四周等装好保温隔热材料,完成3400m3的冷库建设。
(2)货位与货架的建设。原计划需要购置定制冷库托盘式货架45组,但在冷库的实际使用和运营过程中对货架部分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为定制冷库货架合计46组,其中托盘式货架28组,112个标准托盘储位;标准周转箱货架18组,216个标准周转箱储位;78个标准托盘地堆储位。
(3)相应硬件的建设。冷库的建设需配套相应的制冷机组、冷风机及冷凝器等制冷设备并安装调试,该建设已全部完成,实现对仓库温度、湿度等的实时监控。同时,在冷库中的各个角落安装摄像头,用于仓库的监控。
(4)RFID的使用。通过在门口放置RFID设备,通过将存放货物的周转箱的数据读入到芯片中,并将芯片放在周转箱内。若在仓库中出现异常出库,即管理系统中未设置相应周转箱的出库,将为触发RFID,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货主。
(5)冷链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为更好对仓库进行管理,项目搭建了仓库动态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对标准托盘、标准周转箱、货主、货物等的管理。在该系统中,可实时查看标准托盘与标准周转箱的对应关系、使用数量、周转次数、使用状态、统计信息等,且可将其对客户的信息进行绑定,查看货物的货损率、差错率等。经过多轮测试调试后目前系统可正常实现进出仓流程监控管理,确保对冷库茶叶存放的管理。
3.3冷链仓储单元化与标准化
冷链仓储系统主要包含托盘等单元器具、各类货架、搬运设备、温湿度监控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等。规范冷链仓储的装载单元、集成单元,包括货品的包装单元尺寸、托板尺寸和其他配套设施,是确定整个冷链标准的基础。

冷链仓储对存储设备、存储环境的要求很高,在对冷链仓储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由于冷链仓储的装载单元、集成单元的非标化、定制化直接关联到所有冷链对接设施的技术尺寸,是冷链仓储设施进行设计规划的基础技术数据来源之--,直接影响仓储系统解决方案的确立、规划设计与优化、存储设备库容量及其搬运设备的运行效率,也不利于第三方冷链企业之间进行仓储管理与运作服务,因此,实现冷链仓储的单元化、标准化,可通过对资源的最佳配置,让冷链仓储系统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系统总成本,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规范冷链单元的存储要求,划分存储单元的温湿度要求梯度、存储量梯度,理解客户需求,详细设计与规划冷链仓储方案,针对特殊环节与技术指标参数进行试验验证与测试,从冷链仓储体系内的温湿度控制的精准度、气流流速控制与冷链单元存储布局、定期进行温湿度分布均匀性测试与稳定性评估调整、夏季与冬季极端温度环境下的作业测试与控制、冷热点评估与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评估与测试、控制点布局评估、温湿度日常监测关键点人工测试数据收集与自动数据收集相互结合,进行偏差评估与分析并根据储存品种、储量的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设施区域化与性能化优化建议与存储作业调整,并根据实际案例运作进行修正与完善,以实现系统化的冷链仓储管理,实现系统控制效能最优化。此外,根据仓库空间可利用率,设计规划出合理的布局,在常温干库和冷藏库、冷藏库和冷冻库之间,均有一个保温隔离带,用自动门控制,以防止干库的热气和冷库的冷气互相干扰,从而针对茶叶的特性,设置合理的温湿度精准控制与存储管理方案。
4.冷链仓储环境下的控制要素
冷链仓储环境下的控制要素包含产品特性、冷链仓储设备、处理工艺和作业管理等方面:
4.1产品特性方面的控制要素
包括原料品质和耐藏性等。不同的原料存储温度条件、冷却方法和单元包装要求等都会有差异,茶叶品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控制温度及温度的可变化范围,茶叶的温度影响因素,甚至茶叶表面温度与内在温度间的温度梯度也会对其品质产生影响。有资料表明: 常温下暴露1小时的茶叶质量损失可能相当于-209℃时的质量损失贮存半年的质量损失量。
4.2冷链仓储设备的控制要素
包括:冷链仓储设备的数量、质量及其在库房内的布局与控制管理模式、温湿度监控系统与管理运营平台、低温环境和保鲜贮运工具等。针对冷藏冷冻手段与工艺等选择合适的冷链仓储设备,以确保冷链仓储环境符合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卫生等要求;处理工艺条件的控制要素包括:冷链仓储的工艺水平、包装条件和清洁卫生程度等;人为条件的控制要素包括:管理模式、快速作业和对茶叶的爱护等;影响冷藏或冷冻效果的要素还包括:茶叶的生化特性、冷却方法和冷藏工艺条件等,如采用人工调节冷链仓储环境下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例,以减缓新鲜制品的生理作用及生化反应的速度,延长茶叶的货架期。其中,有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如冷链仓储设备条件对处理工艺、管理和作业过程均有直接影响。
5系统设计与实现(SystemdesignandImplementation)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其目标是将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物流运输管理系统TMS(TransportationManagementSystem)无缝对接,实现产品库存数量管理,以及订单数据的实时同步与可监控。
5.1基础设施
5.1.1冷库内分布
仓库作为临时储存产品的重要地点,库内外布局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冷藏效果及质量问题。目前,对于一部分中小型的企业来说,仓库中仍存在部分货物摆放没有章法、仓库中信息缺失等问题。因此,将仓库各信息输入记录仓库中各个库存区域的温湿度、GPS定位、区域大小、储藏能力于终端数据库中,并根据实际情况(如因需求扩大而发生的冷库区域变更)进行实时监测更新,此项数据的用途即便利仓库上架人员及用户查询了解。
5.1.2后台信息系统
(数据库)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之一。数据库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数据库为信息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功能,而完整的数据库将会直接影响数据系统流程的开发以及安全性和效率。使信息系统可以满足个人用户和访问的需求。VFP是一款可视化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
基于VFP,本文创建了关于各冷库信息、冷链产品主档的表格,将其之间关联为级联,以便扫码上传数据时即可反馈产品最佳储存地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品损耗。数据库旨在可视化管理后台,根据平台、仓库、货物、库存、订单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汇总收集。实时监控供应链的运营状况,并提供查询功能。
5.2茶叶入库/出库
5.2.1入库出库
入库前,先与供货商沟通取得产品订单预报后,后按照产品、货主、品项、批次等信息录入冷链仓储系统,生成条码、贴标后、入库扫码上架。销售出库时,按照企业需求量进行整箱出库,系统根据先进先出原则分配,扫码出库,运输到企业作二次加工。
5.2.2扫码管理/产品质检
当贴上二维码标签的货物到达仓库时,入库口的数据收集器扫描,获取产品信息和温度湿度等数据,再由系统自动生成储藏过程中适宜温湿度变化的图表。此模块加快了进货验货工作,降低出错率,为产品追溯提供源头数据。产品入库、上架等可以通过把货物的信息如产地、种类、温度等与数据库进行对比,集中管理,若出现异常,可即刻进行纠正,充分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货物出库时,与入库步骤如出一辙。
5.3冷库储藏
5.3.1保鲜程度控制
冷藏保鲜是整个冷链仓储的核心,需要冷链的商品大多要求在-5℃以下保存。因此,在冷库储藏全过程中需持续控制温度低于最低临界值。在仓库中添加了实时温度和湿度控制器的基础上,我们将其连接到物联网远程技术,使其可以在过程监视、温度和湿度监视、电子围栏等的安全管理中工作,主要作用是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和标准存储监视。除了需要安排工作能力强的仓库管理员按照冷库操作要求进行管理,还需在仓库保管中采取重点措施,加强盘点和订货管理,严格控制库存水平,确保冷链产品质量.
5.3.2库内移动
为保证冷链货物质量追溯链条的完整性,库中设置了至少三个检查点:分别位于入库口、冷库口和出库口。检查点均设有自动扫描系统,扫描货物表面二维码记录货物当前地点并实时上传数据库,实现虚拟GSP定位跟踪,后期可作为质量追溯问题的重要信息。
5.4出库运输
根据上面所述的保鲜程度控制中,需要对产品运输优先级排序(对于某些特定产品,必须在特定时间内送达,因此产品的运输先后有别),因此贵州遵义茶叶交易中心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配送协议,并配备不同温湿度控制的冷藏车运输。在出库口设置的扫描装置同时也起到了分配冷藏车的功能。随后指定第三方物流公司某一温湿度恒控的冷藏车到达出库口承运货物,避免人工分拣误差,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结论
(Conclusion)冷链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实现冷链仓储企业管理、运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管理质量和客户服务水平,以及冷链仓储各环节的协同和管控,促进仓储服务信息透明化,可极大减少企业货物的由于存放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利用冷链仓储管理系统对存储进行监控,保证茶叶的新鲜,提高遵义市茶叶品牌效应,使其在交易过程中有优势,打破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孤岛,促进第三方物流效率,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供应链管理质量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和完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协同。
参考文献:
[1]方昕.中国茶叶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9):55-59.
[2]徐香玲,傅卫平,李德信,等.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出入库调度研究[J].物流技术,2005(2):38-51.
[3]刘韬,傅卫平,王雯,等.基于面向对象赋时Petri网的出入库系统建模[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3):537-541.[4]马明云.基于Petri网的AS/RS出入库调度优化与控制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5]陈健.基于Petri网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调度系统的建模及优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2.
[6]揭育顺.基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业调度的优化研究与仿真[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