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威
金地精诚志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发展,建筑的工艺和规模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频频出现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施工现场管理没有与时俱进。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改进进行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力量,现代建筑企业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整体呈现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趋势,作为新时期的今天也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作为建筑企业,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企业人才、加强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不断地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重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增加自身的效益,才能在如今市场化竞争异常激烈的建筑业谋得一席发展之地。
1 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与现状
1.1 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日常工作管理的核心之一,也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管理来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建筑器械和建筑材料,从而实现工程成本的合理分配及控制。其次,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施工现场人员配置混乱、分工不明确,各种建筑工具和施工材料胡乱堆放,这不仅仅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还有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与质量,同时也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和提升企业的外部形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要高度重视。
1.2 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1)施工现场管理意识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快速地发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也导致了在我国组多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强制性且单一。这种管理方法好处在于命令和工作的迅速开展,可以减少工期。而坏处就在于许多企业经常抢工期,由于管理模式的单一和强制性,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留下巨大隐患,如墙体垂直度、房间方正度、净高、开间进深不符合误差规范等常见问题。除了这些隐患问题,更加严重的在于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工程项目没有在他管理时期发生问题,自己就不用负责,这不光是他们的认知问题,也反映了一些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问题。
(2)缺乏管理人才。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管理部门,并且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非常需要实干经验,不然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与一线工作人员产生分歧。而一个高校毕业生从大学毕业进入建筑行业到能够当上管理人员需要长时间的现场实地工作,这个时间周期很可能需要长达十数年,由于建筑行业的辛苦,很多人才在培养的阶段选择了放弃。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建筑企业对年轻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年轻人才因不受重视而在被培养阶段离开建筑企业。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建筑工程的高效生产,对建筑企业甚至是整个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的不友好。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中也常常能看到高端机器的使用,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机器也是需要人来操控的,工作人员才是施工现场中工作的核心角色。
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必须在尊重所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管理人员的态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能够表明企业的立场,能够决定企业的生命力。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健全后,管理人员可以代表企业来改善施工人员的食宿条件和办公条件,在生活和施工环境上各个方面给予他们关心或帮助,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只有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他们才会有集体感和荣誉感。同样,只有真正制度上明确了奖罚措施,管理人员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和更好的与同事配合工作,只有制度上明确上升渠道,也才能够更好的留下管理人才。
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存在以上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很多严重后果。比如:施工进度拖拉、施工质量不过关、管理人员人才流失、工人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管理人员奖罚不到位等等。为了减少施工现场的这些后果和隐患,也为了维护建筑企业的形象甚至是建筑行业的形象,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必须要优化。
2 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1)优化和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和态度
管理人员是直接管理施工现场的负责人,他们的意识和态度能够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任何一方面。现如今很多建筑企业都大力重用年轻人,很多大学生一毕业进入建筑行业就能担任一些管理岗位,千人千面,有些大学生一进入岗位就能尽心尽责,不懂就问,虚心请教老同事,而有些大学生有的还未褪去稚嫩的心态,不敢担当也不能放下大学生的身段去像一些老工人请教,甚至有些大学生刚毕业就当上管理人员迷失了自我,不做实事却端上了领导的架子。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这种问题的存在,对于刚进入行业的年轻人必须要加强对他们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实习期的考核也要更加严格,不能盲目追求人员的入职而放松考核。只有在管理人员意识到需要减少建筑成本和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建筑工程项目才能做到保证施工质量和减少施工成本。
(2)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竞争力。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在许多建筑工程项目周期越来越长,规模越来越大,工作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建筑材料越来越复杂,甚至施工方式也繁杂了不少。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能力过关。我国现在许多高校提倡与企业合作,建筑企业可以通过高校直接联系优秀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给他们高额的薪资待遇来招聘优秀的人才。其次,建筑企业内部要多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定期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考核。最后,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内部网络平台,各管理人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方便解决问题。
(3)健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也要以人为本,要健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根据现场管理制度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以及伤病的后续保障。明确各岗位的职能要求,这样才能大家各司其职,加快现场施工的进度,减少建筑成本。
3 结束语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要想高质量、快进度的完成,必须要一个完善的、高效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优化现场施工管理是进一步减少建筑成本和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
作者简介:陈汉威 男 1990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金地精诚志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本科 高级工程师 建筑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 吉亮 李.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分析[J]. 工程建设, 2019, 2(2).
[2] 林野.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