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厂储罐改造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10期   作者: 钟齐放
[导读] 罐体的装配对罐体的工作状态有一定的影响。正确的现场组装技术能否用于组装单个油罐
        钟齐放
        四川石化  四川省成都市  611930
        摘要:罐体的装配对罐体的工作状态有一定的影响。正确的现场组装技术能否用于组装单个油罐,使其成为一个油罐组并正常工作,是对组装人员是否熟练的一个检验。加强装配工作的监督管理。从罐体现场组装技术入手,阐述了常用的储罐现场组装技术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储罐;改造施工;管理
        前言
        油罐组装技术种类繁多,复杂多样,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在现场安装中,储罐暴露在空气和阳光下,容易受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施工难度大,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本文详细介绍了油罐基础再造试验,包括罐壁、罐底及附件的预制、罐体组装、连接、冲洗试验方案,并介绍了油罐组装质量管理和施工管理的安全保证措施。
        1储罐的现场施工
        1.1基础复测
        在安装储存缸前,应按照有关规例检查及接受基础设施及程序,以确保程序恰当及基础设施状况良好。检查重心坐标、水平角、砂层平整度等外观问题。检查正确后,即可进行安装。
        1.2储罐建造材料检验
        储罐结构材料是影响联合储罐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造储罐时,对于特殊材料,如化学成份试验或其他适当的试验的化学添加剂,其成分性能试验,应进行材料实务检验,包括外观检验、采购材料证书、材料证书和质量保证。
        2项目安全施工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2.1安全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安全施工管理是实现项目价值的核心和关键。针对目前安全施工管理的现状,安全施工管理的现状不理想,各种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安全施工管理的实施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项目开发相对薄弱,项目理论和实践处于空白状态,导致项目理论的缺失。目前,通过对施工管理项目的分析,对施工人员流动性和工作能力的研究将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它自身的能力和质量问题在建筑材料、工程机械和设备的运行中出现,甚至对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些因素将导致项目的质量问题。虽然实施了相应的管理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
        2.2安全管理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另一方面又与工程的施工特点有关。建设项目的劳动强度较高,劳动者的体力劳动量也较大,会造成劳动者身体不适,降低警惕性,最终导致安全事故。
        2.3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体制也是当前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体制的缺陷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弊端。因此,在当前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大量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相应的管理责任制,无法有效实施,项目管理混乱明显,责任不明确,是当前制度中最大的问题。责任的不确定性会限制管理的灵活性,进而影响项目管理的水平。
        3施工质量管理
        3.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首先,在罐体安装前,必须对安装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严格监督工人操作模具,确保熟练工人。严格检查职工证件,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检查证件是否过期。二是加强现场罐体安装监督,建立专业监督队伍,严格监督罐体现场安装过程,督促工人严格按规定安装,检查安装材料的质量和特性,确保罐体质量和罐组安装质量,保证罐体有效运行。三是加强对采购物资、制造设备、物资分类存放、设备分类存放、按类型和用途标注的检验、验收和管理,建立设备物资管理表,详细记录各类物资、设备的来源、性质、规格、用途、使用时间等有关信息。第四,加强罐体装配后的验收工艺。严格检查储罐的外观质量,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检查焊接质量是否良好,是否有涂层、渣等缺陷影响储罐的运行; 进行射线检查,检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普及施工现场安全知识,进行试验,了解施工人员的掌握程度,普及危险情况的逃生方法,进行演练,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危险情况、救援行动和安全措施。二是加强安全监管。

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当每天进行现场检查,规范和指导施工人员的作业,消除隐患。第三,规范现场用电、用水、用火。第四,现场应配备照明设备和应急发电装置,以防止停电。第五,严格的现场访问。施工期间须设置警告线及警告标志,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地。进入现场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接受检查,避免将危险品带入现场。单位应当向每名工人发放安全带、安全帽,并在进入现场时佩戴。
        4加强项目安全施工管理的办法
        4.1项目安全施工管理系统的改进
        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完善管理责任制,这是现行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就是要让每个管理者了解他们各自的职责,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管理效率。这一激励机制的完善将促进企业的发展,调动相应管理者的积极性,从实施绩效的角度提高管理水平。
        4.2有效提升管理人员
        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措施。即培养具体的管理者,使他们树立工作价值观,提高管理能力,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管理目标和任务。环境工程管理也是管理者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如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掌握和学会学习。要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必须立足具体项目,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在完全统一的基础上,对内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了解和掌握项目,保证项目的有效性。
        4.3改进相应的监督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监督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对有关单位实行监督,即完善和规范现行的监督机制,严格监督单位的监督情况。认为其监理资格符合工程监理要求。另外,对监理单位的选择也要严格审查。在工程项目中,要确保监理选择的适当性,以促进监理单位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避免形式主义。
        4.4项目安全施工管理对策
        长期以来,设计师经济责任制的确立引起了设计师对技术和经济的广泛关注。许多设计师不喜欢坚持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偏离现实,设计过于保守,为了自己追求高标准的设计,不考虑经济和花费大量的金钱。因此,提高设计师的经济观念,消除设计中的过度保守和浪费现象,控制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节约奖金的原则,可以建立设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制度,并对浪费进行惩罚。那些真正有助于减少项目投资的人应该得到奖励。
        4.4.1谨慎的多程前言比较
        为了更好地做好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估算与投资控制,有必要认真开展联合工程的多方案比选。从经济角度看,该项目对立交桥、桥梁等投资有很大影响,不仅满足了功能要求,而且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应注重概预算,适当增加人手。同时,单个岗位的设计应进一步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在管理体系方面,预算评估员还参与设计全过程的管理,重点调整各种技术案例,更换原材料和各种设计,影响项目成本的变化,保证整个项目的投资,控制和避免“三超”现象。
        4.4.2规范设计
        变更管理和防止设计中的恶意变更很容易导致“三过剩”现象。改变设计有很多原因。但是,设计文件不完整,没有考虑施工现场的相关因素。因此,改进设计是设计变更管理的主要措施。设计变更管理的关键是建立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流程,对施工单位采用不平衡报价。在投标报价偏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计变更来调整工程量的恶意变更,而且必须有严格的报告和前言规划。施工单位负责设计单位的管理和统一图纸。
        结束语
        储罐是企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在现场组装储罐比在房间里组装更困难。为了使储罐顺利运行,需要在储罐现场装配中遵循规范、合理的程序,完善装配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以帮助储罐正常、有效地工作,进而控制产品的最终质量,提高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夏前勇.加油(气)站双层罐改造过程的施工管理[J].上海煤气,2019(05):21-23.
        [2]童杨.加油站防渗一体化改造中双层油罐的应用及施工管理[J].化工管理,2018(35):72-73.
        [3]董新,苏胜柱,范欣.大型浮顶油罐设计与施工方法的改进[J].石油工程建设,2000(03):16-1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