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明
浙江大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当今在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不管是商业用房还是居民居住用房需求量都大大增加。大城市的商业规模,以城市中心向城市周边辐射越是靠近中心区域,则商贸业越发达,从而导致整个城区的土地寸土寸金,为了拓展建筑使用空间,当今建筑工程的走向是发展高度与建筑深度。地下空间的开拓体现在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地下商场等等!不仅拓宽了实际使用空间,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便利。地下室是当今的商业建筑和居民用房的一个方面。但是在我们的地下室的结构之中,结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许不是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地下室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是产生的裂缝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危害,也影响工程的施工和交付使用。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地下室的结构裂缝的产生的原因和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结构裂缝
前言:一般建筑结构材料都使用的是混凝土,在很多施工的建筑中,由于温度差、施工不标准或者建筑主体压力的作用下通常都会形成或多或少的结构裂缝。这些结构裂缝不仅影响质量问题,也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的使用。比如天花板的结构裂缝带来的危害,比墙体裂缝危害更大,可能会导致上层水流泄漏。在前期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交付期间延长,施工企业往往会先做一些补救措施,消除结构裂缝带来的影响才能交付使用。这些结构裂缝问题影响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也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多困扰。
1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
1.1 设计方面引起的缝的主要原因
地下室的设计方面是引起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程初期的测绘计划阶段就应该对整个建筑的沉重压力进行一个精准的分析,因为地下室处在建筑底层如果地基牢固能够承受整个建筑的压力,那整个建筑的重量就转移到了下层主体,也就是地下室。我国的建筑工程使用材料多是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在世界上也有很长的历史,但是随着建筑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建筑的高度和宽度都在不断的增加,主体重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对建筑的施工材料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而且牢固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伴随着合规合理的施工方式,施工工人不规范标准的施工也会造成墙体裂缝产生。再者是建筑所在地受气候温度的影响,有一些地方的气候变化比较大,早晚的温度差也比较大,在热胀冷缩的环境下,建筑工程也会形成一些结构裂缝。
1.2 原材料方面导致出现裂缝的原因
原材料的使用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一个整体的精准分析,之后谨慎选择,从钢筋的不同高强度的型号到水泥的型号选择。钢筋的强度低会导致承重力也相对较低,且不同粗细的钢筋的距离搭配也不同,因此要经过精确的计算。所以选择主要是调配一个高强度的混凝土,不同水泥种类的特性会导致调配出的混凝土的收缩量也不相同。选用高标号的水泥调配的混凝土前期具有高强度的特性,但是由于它的收缩量大,在后期的温度影响下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从而对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使用产生影响。
1.3 施工方面导致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整个施工过程的最大要求就是施工工人的专业素养,施工管理人员难以对于整个工程的各方面细节都细致入微的进行管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工人可能会利用自身经验进行建造,也可能导致不标准的产生。
比如在工程的支模架搭设中,搭设的材料强度和搭设数量都可能造成支架强度不够,在数字建筑结构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这些垂直或者横向的顶板会因为混凝土的重量高压变形,这样的话混凝土凝固之后,建设的这一部分也会相应的出现形变导致支撑力的位置也相应改变而产生结构裂缝。整个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材料的使用时间来进行,前期用于支撑的横向顶板和竖直模板应该等到结构主体材料完全凝固才能拆除,这种时间是有一个规定的标准的,如果施工工人的专业素养不高、不够了解从而过早拆除,那工程主体的承重量会大大增加,这一部分建筑会因为压力而压缩和偏移,也不能抵抗施工过程中其他的震动因素。环境温差影响的解决方案是后期的养护修补,养护也有其标准的时间,若是区域温度一直保持高温,那缺乏时常的养护会导致建筑失水产生干裂。
2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治理
2.1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治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这个方法主要目的在于位面修补,主要分为表面涂抹和贴补两种。例如因养护时间不标准造成的结构裂缝就可以进行表面涂抹,把收缩的凹陷面用相同的材料涂抹平整;把因承重压力过大造成的凸起面切刮再进行涂抹修复。对于裂缝则主要用灌浆法灌注浆沙到结构裂缝中,与原产生的裂缝贴合。
2.2 灌浆法
灌浆法的灌浆方式并非常见的倾倒灌浆,这些修补裂缝的浆沙的强度也要要求,如果不能压缩浆砂之间的缝隙,那就起不到修补的作用,反而会对修复工作造成困难。因此 高压灌浆和低压灌浆是最常用的方法。
2.3 充填法
充填法和灌浆法类似,只是使用的材料不相同,灌浆法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浆砂,而充填法使用的材料相对较多,但是一般使用的材料都是环氧树脂。而和灌浆法不同的是充填法修复的点位一般不具有承压性,因此充填法不需要高压或者低压填充。这些裂缝用充填法的方式主要是人为改变裂缝形状(主要是V型或梯形),来分层涂抹填充材料。这些材料虽然不具备高强性,但是也具有不轻易损坏的特性,因此很适用于不承重的裂缝点位。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使用主要是为人们带来庇护或者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讲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比不过工程垮塌事故危害的人身安全。而且一个建筑工程考虑的也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还要考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一个漏水的房屋,即便能够修护也会给居住者带来不好的心理感受,这就影响了工程企业的口碑和声誉。因此在建筑结构裂缝等等问题之中,我们要分析更深层的原因和运用更好的技术方法来解决结构裂缝这一问题。地下室结构裂缝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地下室的抗渗能力,影响的地下室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因此,在建筑过程施工阶段要重视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以减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作者简介:张灿明 男 1973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浙江大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本科 高级工程师 建筑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 罗近云. 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的施工技术探讨[J]. 中国科技纵横, 2019(001):92-93.
[2] 刘子洪. 浅析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00(006):123.
[3] 刘双良. 分析地下室各部位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砖瓦世界, 2019(1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