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精准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10期   作者:仝壮
[导读] 材料工程师是一种对于特定材料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进行研究的职位,对于开发新型材料
       仝壮
        上品兴业氟塑料(嘉兴) 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摘  要:材料工程师是一种对于特定材料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进行研究的职位,对于开发新型材料,更好地应用材料起主要作用。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区别于学术型本科,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更偏技术指导与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基础教育。材料工程属于应用型本科,本文从目前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的培养现状入手,对于材料工程师精准培养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思考与启发,对于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精准培养;改革实践

    规范系统地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但在具体培养方式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理念、制度体系等相关内容都还在摸索中。材料工程对于我国各行各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一个优秀的材料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然而我国目前本科针对材料相关专业的教学基本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学的东西十分宽泛,想要继续深入研究学历必须要达到研究生及以上。而应用型本科让这种工科专业在培养一拨人深入研究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另一拨人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中,这对于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有正向作用的。
        1 我国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的培养还出于起步阶段,各大高等院校主要还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教学为主。目前的这种培养模式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过太过于基础,因为大学四年几乎都在进行理论学习,很少带领学生去实践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少部分院校积极相应国家大力发展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号召,对于学科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以及职业性,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把握两者的平衡还需要多多磨合。
        2 我国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精准培养的具体改革措施
        2.1 注重实践性改革
        应用型本科与学术型本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应用型本科更加偏向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学校为了在本科阶段精准培养材料工程师,应该在学科教学中多多注重实践性教学,在通识课教学完成以后,就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上手实操,多参与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融会贯通。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便于参加工作时能更快地上手实操。
        2.2 注重开放性改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细化方向有很多,光是二级学科就划了三个,更别说更加细分的小方向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生读完大学四年后专业技能并没有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的东西太多太杂,过于皮毛。因此学校应注重开放性改革,选择性淘汰以往什么都要学但什么都不精通的教学方式,在通识课教学完成后,鼓励学生自主开放地选择深入研究的方向,让学生自主选课,用必修加选修的模式对于每一个学生针对性培养。
        2.3 注重创新性改革
        材料工程是一门创新性学科,一位出色的材料工程师对于新型材料的研发肯定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创新性培养是学科教学中最难的部分了,但同样也是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应安排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多组织学生观摩或参与创新项目,让学生对于学科内容的创新有基础的认知。

学还校应带领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并给予相应支持。
        2.4 注重职业性改革
        改革创立应用型本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促进应用型人才就业,因此注重职业性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在进行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培养时一定要注意落在实处,不能脱离专业和职业本身,对学生的培养一定要是对于就业有实质帮助的。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建议,对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的指导,树立学术的正确就业观,保障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充分就业以及高质量就业。
        3 我国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精准培养的具体实践
        3.1 完善教学实践体系
        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的培养虽然更加注重实践,但也不能完全忽略理论知识培养的价值,而是要理论与实践两者磨合寻找平衡点。学校在进行教学体系设计时,应该先设置基础的理论课程,让学生在大一阶段对于所学专业的背景和研究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大二大三可以进行全方位培养,多进行专业实验课的设计,并考虑课外项目的培训,多组织学生参与不同课题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大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和实习,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和专业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2 优化课程设计
        上文提到的只是一个教学体系的大致搭建框架,具体的课程设计也是学校需要优化的部分。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区别于传统教学,要注重专题性和应用性。不同研究方向教学的重点也会不同,例如在关于材料的基础概念课程教学时,应带领学生了解并区分不同材料的运用范围,为学生后续决定研究重点时打下基础,在对于材料的结构进行教学时,应着重让同学了解材料的安全性能等。课程设计一定要结合实例,不能太拘泥于理论而忽略了实际应用性。
        3.3 鼓励课外创新
        学校应组织并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创新,积极参与各种材料相关的科研项目或者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操能力。材料工程师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凭书本上的知识就能获得成就的。课外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才能获得相关专业人士的认可,对于今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很有帮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材料工程师的培养绝对不是简单和轻易的。各大院校应先把握应用型的内核,注重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职业性的培养,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改革,并总结实践经验,循序渐进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培养方式。
作者简介:仝壮  男  1989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上品兴业氟塑料(嘉兴) 有限公司   大专  中级工程师 材料工程

    参考文献:
    [1] 李铁钢. 技术应用型本科基于工程能力模块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 No.443(21):144-146.
        [2] 童强, 邵旭, 周大鹏.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 v.35;No.283(04):123-127+135.
        [3] 李张良. 新时代应用型创新型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刍议[J]. 电子乐园, 2019(9):0371-03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