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4月10期   作者:袁森 孙明玮
[导读]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中,配电网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承担起向社会提供电能的重要责任。
        袁森 孙明玮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山东 菏泽 274600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中,配电网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承担起向社会提供电能的重要责任。其可靠性以及配电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不仅直接影响到电能供应的稳定,还关系到广大用户的用电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引言
        随着供电需求的持续上升,配网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对其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配网电力工程所面对的建设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当前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要进行改进与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1]。由此可见,在当前新时期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1 配网系统相应特点主要技术分析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配网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够同时将实时监督、控制以及离线管理进行统筹的一个功能性齐全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将相关的电网设备所对应的各种数据同用户的使用数据、实时数据以及历史数据进行融合,并且将电网的接线以及地理图形进行融合,最终根据相关的图形给出相对应的配置方式。从系统的配置过程中不难理解,该运行系统具有很高的集成度以及极高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系统能够积极适应各种通信网络以及广域网通信方式,是多种无线通信的沟通平台,这种系统的开放、易用性以及可靠性为日常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际上,这种便利是基于电力配网相关硬件施工的基础上实现的,要保证配网电力工程的可靠性,就必须要保证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可靠性,以此来保障电力配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
        2.1 环境或人为的外部因素
        风雨雷电等环境因素是施工时无法避免的问题,刮风和下雨轻则使电路短路,导致供电不足或断电,重则雨水导电引发施工安全问题,打雷闪电则更加危险,可能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消除或降低人力不可控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让许多施工企业苦恼的问题。除此之外,将新建电力工程初步投入使用也经常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有些用户不能遵守安全用电守则,因个人原因导致电线短路,影响整个区域供电,甚至影响电力系统使用寿命等问题依然存在。
        2.2 闪络放电
        闪络放电是配电网电力工程中常见技术问题,在配电网运行中容易发生。配电网实际运行中,外界环境污染问题会对其造成影响,比如一些污染物会沉积到供电设备中,影响设备绝缘性。或当外界环境过于潮湿,在雷击、电压冲击下,供电设备绝缘表面会发生闪络问题。具体来说,闪络可能发生在局部某个位置,也可能多个位置同时出现。一旦发生闪络问题,就会对电力系统造成极大影响。
        2.3 管理和维护因素
        ①相关设备的绝缘性必然会因为长期运行而出现质量不断下降的问题,导致线路短路并导致配电网故障。跌落开关等保护装置的某些故障会影响整个配电网络的正常运行。②电网的预先设计无法预知所有的风险因素。由于忽略一些较低风险的影响,设计标准降低。除了自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在配电线路长时间运行后,线路无法满足人们的相关标准,可能导致配电线路频繁失效。③在分销网络运营商中,存在专业技能低,不能尽职尽责等问题。在检查工作中,设备缺陷未及时发现,维修中发现的缺陷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等问题,对配电网施工、投运产生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3 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3.1 提高可靠性技术方面
        要加强城市输变电网架的建设,城市的电网应当采用500kV变电站为供电电源依托,220kV双环网形式分区开环运行,220kV变电站必须要深入城市负荷中心区,以保证城市的供电不会因为各种突发事件而长时间被切断。在真正实现了分区、分层运行以后,可以有效限制电网的短路电流,以解开高低压电路之间的电磁环网,从而提高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能力,对于大规模连锁停电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防止效果。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以及规划区域,负荷密度相对较高,因此高压配电网应该直接取消35kV公用变电站,以110kV变电站的供电为主,加强供电能力。对于原有的35kV专线供电的用户,原则上需要将其接入220kV变电站,以确保其正常供电。对于110kV变电站的接线模式来说,需要更加的简洁与清晰。可以直接取消单线单变接线以及双T接线的方式以保证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3.2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大多数电气工程工作是在野外进行的,其特点是地形、地理和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有效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确定现场设施的具体流程和要求,明确监督内容和监督责任人。电气工程包括在技术要求高的分区进行技术培训的专业和非专业建筑工程,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并确保机械工程师满足建筑要求。同时,现场检查需要改进,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实践中,施工人员应结合设计方案,注意开关柜平坦底部的问题,注意电路中变压器螺旋的问题,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3.3 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工艺差会对配网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为了提升施工技术的操作准确性,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定期开展施工技术培训,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要进行详细的培训,以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熟练度,确保施工技术发挥其真正的作用。②提前拟定施工预期效果,这样方便后续施工调整,避免实际进度与预期出现较大偏差,影响整体工程进度。③落实责任制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好地履行相关规范进行技术操作。
        3.4 对施工环境进行妥善的处理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为了实现配电网工程全面覆盖,有时候不得不将相关设备、线路安装到偏僻的地域中,这些地区环境十分复杂,对配电网施工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必须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妥善的处理,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为了避免人为破坏配电网,在布置配电网杆塔过程中,必须保证其位置合理,尽可能让杆塔远离道路,避免一些不利因素对其造成影响。同时,还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包括增设安全标志、反光漆等,能够引起人员警惕,避免对配电网造成损失;第二,有效做好防雷措施。很多配电网线路处于空旷的位置中,会提升其遭受雷击的概率,因此,在配电网施工中必须做好防雷工作,包括安装避雷器、开设地线铺设、增设绝缘子支柱等。对沿线的树枝进行修剪,清除障碍物,减少线路遭受雷击的概率。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提升,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配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外力破坏、过电压、闪络放电等问题,影响配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影响用户用电质量。因此,在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的安全措施,做好施工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环境,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为配电网工程提供安全保障,促进电力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祝军.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J].科技风,2019(34):109.
        [2]王继成.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34):85.
        [3]刘昭成.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四川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