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林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贺州分公司 广西省 贺州市 542899
摘要:城域网分为城域网核心层、城域网业务控制层、城域网汇聚层。核心层用于汇聚出入城域网的流量,并转发城域网内的流量;业务控制层用于完成对用户业务的接入认证控制、QoS策略控制和计费统计等功能;汇聚层主要用于汇聚OLT、接入交换机等各类接入设备至BRAS设备的流量。目前由于网络扁平化改造,城域汇聚层在部分省份已经取消,接入层设备直连城域网业务控制层设备。
关键词:IDC;CMNet网络;优化
1城域网内流量分类及占比
1.1用户流量分类及占比
目前CMNet城域网内主要用户为互联网接入类用户,包含集团客户互联网专线业务、家庭宽带/小微宽带业务、WLAN接入业务、移动互联网接入业务等,目前家庭宽带/小微宽带业务用户流量占比为83%。
目前新增用户增长速率逐渐减缓,但随着用户上网习惯的变化、内容源的丰富、片源清晰度的提升,网络中用户总流量年增长率预计仍将维持60%以上的增幅,对网络的冲击不可小觑。
1.2内容源流量分类及占比
目前全网的内容源提供主要有CDN、IDC、国内互联互通流量和国际出口流量,其中全网IDC提供流量目前占比为47%。
近年来,随着CDN系统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OTT业务被广大用户所接受,CDN系统未来的流量提供占比将逐年提高。但是CDN为自建系统,并且可随着流量需求的增加逐步下沉CDN边缘节点与BRAS互联,因此对整体网络的影响可以弱化。
而IDC的流量则主要由省级IDC提供,且在未来几年中流量仍将以每年35%以上的增长率增加,其部署的地理位置及链路局向的开设原则对省内网络影响巨大。
2 IDC及配套安全系统介绍
2.1 IDC定义
IDC即互联网数据中心,通过与互联网的高速连接,向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各类集团客户等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主机托管、主机租赁、网络带宽租用、内容分发等基础服务和企业邮箱、企业建站等增值服务。从IDC采用的技术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IDC传统业务节点和IDC云计算业务节点,其中传统IDC根据面向用户的不同,又分为一类IDC节点和二类IDC节点。
(1)一类IDC节点
重点引入全国性网站、全网性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跨省/跨市的重要集团客户等内容源,同时可兼作省内的二类IDC节点。
(2)二类IDC节点
重点引入省内服务提供商、政企门户网站、集团客户等内容源,可按照省内总体部署兼作全网一类IDC的内容分发节点。
2.2 IDC配套安全系统
目前IDC配套安全系统主要包括统一DPI、防火墙、抗DDoS系统及入侵防御系统,用来统计分析及保障IDC内部系统及用户数据安全。
3 IDC部署、链路开设现状及分析
3.1 省内IDC部署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省均部署有一个或多个一类IDC,即省级IDC,主要为省内家宽用户、移动用户及外省客户提供内容源或主机托管服务等服务,直连省网汇接路由器PB;部分地市部署有二类IDC,即地市级IDC,主要提供所属地市的政企客户主机托管等服务,直连地市核心路由器MB。但个别省份市场策略有所不同,地市级IDC也为家宽用户、移动用户及外省客户提供内容源。
3.2 省内IDC组网情况
3.2.1 多个省级IDC局址通用组网模式(模式一)
存在多个省级IDC时,每个IDC均通过独立的出口路由器分别接入省网汇接路由器PB疏导流量。
3.2.2 省网汇接路由器兼做IDC出口组网模式(模式二)
多个省级IDC局址分别通过各自数据中心交换机接入省网汇接路由器PB,将省网汇接路由器兼做IDC出口路由器疏导流量。
3.2.3 多IDC局址统一出口组网模式(模式三)
多个省级IDC局址分别通过各自数据中心交换机接入统一IDC汇聚路由器后接入省网汇接路由器PB疏导流量。
4、省网部署对IDC的流量疏导影响及分析
4.1 省网单地市部署时省内IDC组网
通常采用星型组网结构,省级IDC及部分流量较大的地市级IDC以全互联方式(V字型)连接至省汇接路由器,如省级IDC流量较小,带宽需求小于200G时,可采用口字型上联,避免链路利用率过低导致资源浪费。
4.2 省网异地市部署时省内IDC组网现状
部分省份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机房条件等原因,目前省网汇接路由器部署在不同地市,省网对于地市城域网流量存在分片区汇聚和不分片区汇聚情况,因此IDC的接入及流量疏导的情况也会相对复杂,由于传输保护长短路由因素、地理位置因素等原因,导致产生网络时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的性能,影响部分用户感知。
4.2.1 省网分片区汇聚城域网情况
以L省为例,省网在地市A和地市B均部署有一对汇接路由器,地市A位于全省的中心区域,地市B位于省内最南端,全省城域网分南、北区域分别通过地市A或地市B的一对省网汇接路由器进行接入,同时地市A、地市B均部署有省级IDC机房通过本市的省网就近接入疏导流量。
以该省省会城市A为基准,拨测全省城域网访问省会城市A的省级IDC资源时视频吞吐、游戏时延、网页打开总时长三个指标参数,挂接在省网B域的地市J、K、L、M、N中视频吞吐速率为基准的48%以下,游戏时延增加121%以上,网页打开总时长增加110%以上,对比省网A域下挂地市城域网相关指标拨测结果有明显劣化。主要原因为IDC流量经省网A节点至省网B节点后再疏导至省网B域的各城域网用户,由于市场策略,A、B地市IDC资源为互补部署,因此部分城域网跨域访问IDC资源时,增加了流量疏导路径及距离,产生了时延,对于实时交互性游戏体验较差,降低了视频吞吐量。
4.2.2 省网不分片区汇聚城域网情况
以F省为例,省网在省会A和地市B各部署1台汇接路由器,A、B地市位于省内中心偏南、偏北,省内每个城域网均口字型上联至两台省网汇接路由器,IDC采用V字型上联至两台省网汇接路由器。
以地市C用户访问地市B省级IDC为例,根据传输距离,最优路径平均时延为3ms,次优路径平均时延为14ms,时延相差4.7倍,因时延对大包下载速率影响较大,最优路径与次优路径大包下载速率分别为16.8Mbps和12.5Mbps。并且由于A、B地市仅部署1台PB设备,因此全省绝大部分地市城域网一对MB上联均存在长短路径问题,对现有路由及流量优化难度较大。
4.3 省内IDC组网建议
4.3.1 省网单地市部署时省内IDC组网建议
各IDC局址采用数据中心交换机或路由器作为出口设备,设置统一的IDC汇聚路由器,统一部署IDC配套安全系统,对省级IDC和地市IDC进行汇聚后再接至省网汇接节点PB,地市IDC同时接入本地城域核心MB;同时IDC汇聚路由器同时疏导省内DC流量,提供云间互联通道。
。
5总结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应用内容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也越来高。作为部署全国性网站、全网性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基础应用设施,传统IDC发挥着自建CDN系统无法取代的作用,仍将为互联网内容源的主要部分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因此IDC的部署选址、组网方式和链路的开设原则对于网络指标的优劣至关重要。建议省内根据自身地域特点、传输条件以及省级/地市级IDC的定位,做好长远规划,合理引入资源,避免盲目发展,导致后期网络优化难度增加。
参考文献
[1]?IDC总体技术要求(传统业务)(V1.1.0):QC-D-008-2014[S].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