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涵1 何玮2
1.山西省晋城市气象局 048000;2.山西省沁水县气象局 048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于气象观测业务的需要,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一直致力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改革调整,不断优化观测项目,合理分工,不断完善气象观测数据采集、传输以及质量控制等业务流程。从2020年4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完全实现自动化发展。目前,该项业务已经实施了一年的时间。尽管全面实施自动观测业务具备特别大的优势,然而因为实施时间还不是特别长,对于基层气象部门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弊端。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弊端以及处理措施,为今后更好地促进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高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存在弊端;应对策略
引言
地面观测指的是基于各种地面观测平台,用一些仪器对气象进行测量或者是观察的一种方法。通常观测的结果需要进行某个范围内的比较,因此,在安装气象的仪器、使用以及观测等方面都需要根据国家气象部门的统一规定。气象观测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气象的观测除了能够预测日常天气之外,还能够对特殊天气及时进行预防。在整个气象观测中地面气象观测是其非常基础的一项内容,传统的气象观测以人工为主。而随着现代化仪器以及技术发展之后,地面仪器也融入了自动化,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气象体系建设以及发展,实现了地面气象的改革。然而自动化地面气象观测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也影响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研究。
1.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优点
自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气象观测项目得到不断优化,取消了6项、调减台站任务7项,由中国气象局统一布局32项、省级气象部门自定7项。优化精简项目的目的,不仅仅是保障观测业务运行平稳有序、运转高效,还进一步促进基层台站全面转型升级。
与人工观测相比,自动气象观测的监测能力得到显着提升,观测频次比人工观测提高了四到八倍。其中,云观测站点增加了约三倍,数据量较人工观测也有所增加。观测数据传输所需时间逐渐从几分钟提升到几秒,报告完整率超过99%。数据传输的频率和效率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传输频率从过去的五分钟提高到了现在的一分钟。地面气象观测频率、数量和传输效率的显着提高,使我国气象观测的“监测精密”能力显着增强,更好地适应了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为实现“预报精准以及服务精细”的要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从人工值守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模式的运行,不但有效提升气象观测数据质量,而且为气象观测人员提供更多充足的时间,用于开展气象预报服务、气象科技研究、气象装备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中。基层气象台站观测业务完成数据采集获取朝着运行保障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的转型升级,基层观测人员在预报预警、专业服务有以及防灾减灾等综合业务方面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存在的弊端
2.1观测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不够先进
现阶段,与发达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的观测仪器设备与技术之间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也就是说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的稳定性还不够。但是,气象部门的自动化开展,对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要求非常高。实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的时候,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地面气象观测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很高。在一些传感元件中,湿度感测元件的质量不高,这也是地面天气观测服务的自动化运行中遇到的缺点。
例如,在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开展的一些状况下,深层地表温度观测数据有的时候会时不时地进行跳跃,这不利于气象要素自动化监测质量的提升。此外,在我国一些区域,通信网络仍然还不流畅,这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的有序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智能仪器的使用使得原有的地面气象观测模式发生了改变,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人工进行数据的修正即可,其他均是自动化操作。然而由于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也使得一些值班人员并未按照规定观测地面气象,还会出现离开岗位的情况。这也导致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很难及时的应对。由于管理制度和地面气象观测两者之间的不协调,使得观测人员缺乏对仪器的维护以及数据传输的重视度,加之管理协调的制度不健全,也使得一旦出现了传输故障的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修理,造成观测数据的缺失。另外测报岗位属于基层部门,其流动性较大,会导致测报人员的来回变动,影响整个测报质量。
2.3气象装备维护保障压力增大
在我国气象观测业务现代化水平大大提升的同时,全国上下实施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各种新型自动气象站开始广泛应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模式大都需要依赖于各种地面天气观测装备。这些气象装备需要昼夜持续运行,长年累月地运行过程中,气象观测仪器装备会造成一些损坏。伴随着自动观测仪器使用量以及使用频次的持续增加,气象观测装备的维护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过去对气象设备的技术支持形式无法适应现代气象学发展的要求。尽管中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开始尝试促进气象观测装备社会化维护和管理截至,但是仍旧面临着许多不足,例如资源整合不到位,社会化程度不够、技术较差,这些均影响了气象观测装备技术保障业务的顺利开展。
3.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弊端应对策略
3.1提高气象观测技术水平
当前,即使各级气象部门已完全实施了自动化观测。但是,由于气象观测仪器的稳定性以及先进性还有所欠缺。所以,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紧密合作,大力做好新观测设备以及新技术方法的业务应用研究工作,为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与观测自动化兼容的投资机制,配备适宜于本地环境的观测仪器。此外,有必要注重气象观测领域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努力处理好气象观测工作的各种技术大关,进一步提升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水平。
3.2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质量,必须要在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气象工作制度。首先需要基于地面气象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和设备仪器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好管理设备的相关人员、流程,确立好各自的职责。其次需要设立值班、业务考核以及奖惩机制,通过明确制度的规定,加强监管观测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在观测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则需要进行警告。情节严重者,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只有设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才能够规范好测报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因人员原因,造成的气象观测数据的失误。
3.3大力开展气象装备保障工作
依据地面气象自动化发展要求,需要合理地设置气象观测站,制定规范的工作职责,并按要求分配相应的业务人员,加强设备运行维护保障工作。此外,对于气象观测装备维护保障压力特别大的气象台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施自动气象站的社会保障模式,推进气象观测设备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自主保障与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设备的安全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地面气象自动化业务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其也有利于促进地面气象观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然而,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施自动化之后,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针对这些问题,必然要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所以为了更好地落实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还需要从观测设备、技术以及保障等方面工作逐步完善,不断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白玉玲.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弊端分析及应对处理[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7).
[2] 彭馨.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 000(011):131.
[3] 徐浩然.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J]. 河南科技, 2019, 000(022):151-152.
[4] 吕琰.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存在的弊端及优化处理[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 v.28;No.730(32):50-51.
作者简介:张雨涵(1992.09),女,汉族,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综合气象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