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农作物农药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牟文雅1 朱阿秀2
[导读] 为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农药使用量和用药品种,2019年我县在7个乡镇设置共计40个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可知:从农药商品量、折百量和成本来看
       牟文雅1   朱阿秀2
        1.沭阳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站 江苏 宿迁223600  2.江苏省植保植检站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为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农药使用量和用药品种,2019年我县在7个乡镇设置共计40个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可知:从农药商品量、折百量和成本来看,水稻的都高于小麦;通过分析田间使用农药的种类构成可知,小麦农药倾向于使用杀菌剂,水稻农药倾向于使用杀虫剂,反映了小麦、水稻因病虫发生种类不同,在农药使用上的差异。通过不断的完善农药使用监测系统,将为我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农药减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农药使用量     监测      农药包装废弃物  
江苏省沭阳县拥有耕地210万亩,人口19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7万人,承包土地面积141.2万亩〔1〕,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等,播种面积为277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41万亩,水稻面积110万亩。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2019年沭阳县植物保护站结合《病虫监测及预警处置项目》的实施,在沭阳县刘集镇、青伊湖农场、湖东镇、李恒镇、钱集镇、塘沟镇、西圩乡7个乡镇各选出5-6户种植人员参与,全县共计调查40户,设40个点,复种面积达4329.84亩,对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用药情况进行系统定点调查,了解和掌握农药使用量、用药品种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情况等,客观分析我县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和减少农药使用量,为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主要以小麦、水稻主要粮食作物为主,对全县40户农户全年购买的农药数量、农药登记证号、农药通用名、农药含量、购买费用、施药日期、防治病虫名称、用药面积以及用药量进行系统监测,并认真填写《农药购买与使用记载去向登记表》
        1.2调查培训
为确保调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沭阳县植物保护站对具体从事农药使用情况调查的技术员及记载农药使用情况的农户进行培训,并通过微信工作群对农户用药情况调查的范围、技术规定和记载要求等进行强调,根据上一季度农药使用情况记录情况进行分析,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2结果与分析
        2.1农药使用量分析
表1 沭阳县2019年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情况

从表 1 可知,在沭阳县调查了小麦整个生长季节的用药情况,共1个样本,34个农户(大户)共计410.58hm2,农药商品量4802.7g/hm2(ml/hm2),折百量1088.70g/hm2(ml/hm2),用药成本410.25元/hm2;在沭阳县调查了水稻整个生长季节的用药情况,共1个样本,40个农户(大户)共计147.11hm2,农药商品量9201.90g/hm2(ml/hm2),折百量2282.25g/hm2(ml/hm2),用药成本840.30元/hm2。从农药商品量、折百量和成本来看,水稻的都高于小麦。
2.2各类型农药使用分析
从表2可知,小麦杀虫剂用量为1561.35g/hm2(ml/hm2),占总用量的32.51%,成本为94.8元/hm2,杀菌剂用量为2440.05g/hm2(ml/hm2),占总用量的50.81%,成本为218.10元/hm2,除草剂用量为801.3g/hm2(ml/hm2),占总用量的16.68%,成本为97.35元/hm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查中未见使用。水稻杀虫剂用量为4013.7g/hm2(ml/hm2),占总用量的43.62%,成本为309.45元/hm2,杀菌剂用量为2748.75g/hm2(ml/hm2),占总用量的29.87%,成本为266.25元/hm2,除草剂用量为2418g/hm2(ml/hm2),占总用量的26.28%,成本为258.45元/hm2,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为21.45g/hm2(ml/hm2),占总用量的0.23%,成本为6.15元/hm2。通过分析田间使用农药的种类构成可知,小麦农药倾向于使用杀菌剂,水稻农药倾向于使用杀虫剂,反映了小麦、水稻因病虫发生种类不同,在农药使用上的差异。

表2 沭阳县2019年主要农作物各类型农药使用分析

2.3 农药毒性类型分析  
按照40个监测点的种植面积的农药商品量计算,小麦中毒农药使用量占21.22%;低毒低毒农药使用量占70.87%;微毒农药使用量占5.64%;高毒低毒农药使用量占2.27%;2019年小麦主要防治对象是白粉病、小麦锈病、蚜虫等。通过34户数据调查分析,小麦上共施用了50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施用了15种。杀虫剂中,按每公顷商品量用量(g/hm2、ml/hm2)大小来看,用量较大的是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氰戊菊酯、乐果、吡虫啉。杀菌剂施用了18种,按每公顷商品量用量(g/hm2、ml/hm2)大小来看,用量较大的是咪鲜胺、井冈霉素、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己唑醇。除草剂施用了17种,按每公顷商品量用量(g/hm2、ml/hm2)大小来看,用量较大的是2甲4氯钠盐、氯氟吡氧乙酸、炔草酯、敌草快、异丙隆。
水稻中毒农药使用量占13.51%;低毒低毒农药使用量占81.37%;微毒农药使用量占4.22%;高毒低毒农药使用量占0.9%,主要为乐果类。2019年水稻上主要防治对象是种子处理、稻飞虱、稻瘟病、稻纵卷叶螟、茎叶处理及封闭处理等。通过40户数据调查分析,水稻共施用了82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施用了29种,按每公顷商品量用量(g/hm2、ml/hm2)大小来看,其中用量较大的是阿维菌素、杀虫双、辛硫磷、毒死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菌剂施用了28种,按每公顷商品量用量(g/hm2、ml/hm2)大小来看,其中用量较大的是井冈霉素、三环唑、己唑醇、咪鲜胺、苯醚甲环唑。除草剂施用了23种,按每公顷商品量用量(g/hm2、ml/hm2)大小来看,其中用量较大的是丙草胺、氰氟草酯、仲丁灵、二甲戊灵、五氟磺草胺。生长调节剂施用了2种,按每公顷商品量用量(g/hm2、ml/hm2)大小来看,用量较大的是芸苔素内酯,胺鲜酯。


表3 沭阳县2019年农药毒性类型分析

3 讨论
3.1农药监测体系不完善
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合、序渐进的推进。目前农药监测系统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通过局部的抽样数据来估计某个区域农药用量情况,对于沭阳县农业大县来说数据相对较少,而且短时间的一定范围内的用药调查不能全面反映我县的农药使用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生产特点和环境因素全面布局,长期监测,只有这样才能为农药减量增效提供更加全面、信服的数据。
3.2农药使用不科学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农户存在超量用药、多次用药、错时用药等现象,盲目用药不仅增加了农药成本,易诱发病虫害抗药性,而且能增加农药残留和农药包装废弃物,造成面源污染。
4建议
4.1提升重大病虫害测报准度和科学防治技术水平
加强植保植检体系、基层测报防治队伍和病虫智能测报系统建设,确保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准确率90%以上。大力推广省推绿色防控产品和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施药次数。
4.3加强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建设
深入开展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科学采用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强化病虫草抗药性监测,全面开展小麦、水稻杂草等抗性治理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不断优化药剂配方,进一步提高科学用药水平。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片、方),持续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和强度。
4.4提升专业化防治能力
利用我县省级“五有五好”专业化服务组织,辐射带动全县种植大户主动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器械开展病虫害防治。结合推广使用大包装农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提高精准高效施药水平和农药利用率。
4.5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数量统计系统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数量统计系统应与农药使用系统相关联,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监管与服务机制进行设计,结合沭阳县的实际使用需求,对农资监管追溯系统进行功能升级及完善。同时,利用系统废弃物回收台账系统、废弃物回收物流端操作系统、废弃物回收仓储端操作系统、废弃物回收监管端操作平台,将农药从经营流通到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及回收储存,到废弃物进入处理厂无害化处置等各环节产生的信息流通过本系统进行全程打通,实时掌握地区回收率,系统数据的解决方案,在解决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用的同时,从源头控制废弃包装物的产生,最终达到农药包装废弃物科学化回收管理,从而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与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士祥. 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推进农田增产增效[J]. 江苏农村经济, 2020, (11):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