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代荣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动物卫生综合服务中心)623400
摘要:本文就猪口蹄疫的危害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了其流行特点以及诊断方法,提出了其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口蹄疫;危害;诊断;防控
猪口蹄疫又被称为五号病,是养猪过程中一种危害巨大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猪只感染后其口腔黏膜、蹄部、乳头等多个部分均可见烂斑以及水泡。在当前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环境内,猪口蹄疫一旦发生,必须会导致整个猪群的健康受到影响,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基于此,对猪口蹄疫加强综合防控是确保养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1 猪口蹄疫的危害
一旦发现猪口蹄疫病猪,需对其及同栏猪扑杀,此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将受到严重影响,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甚至面临倒闭,情况严重时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若猪口蹄疫发生,当地及周边地区动物及相关产品的流动将受到较大限制,生猪养殖行业将受到巨大经济损失。在口蹄疫疫情扑灭以及防控过程中,疫病发生地以及周边地区将采取隔离、封锁等各种措施,其他家畜产品的流通亦会受到影响,因家畜产品市场销路被封锁,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间接经济损失[1]。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动物疫病,一旦发生,需对大量病死猪尸体无害化处理,将造成严重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损失。在控制口蹄疫过程中,需消毒被污染猪舍及其环境,同时需对猪只反复注射高免血清,常导致大量的资金消耗,影响动物疾病防控机构资金流动。
2 流行特点
猪口蹄疫发病较急、传播迅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发于冬季以及春季。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猪,其呼出物、分泌物、排泄物、水泡液等均携带有病原,健康猪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而传播,若条件适宜,在风的作用下病毒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实现远距离传播[2]。口蹄疫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破损皮肤而感染,一旦发生,可迅速蔓延至整个猪群,患病仔猪死亡率极高。
3 猪口蹄疫的诊断
3.1 临床症状
猪只在患有口蹄疫后,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蹄部出现水泡,在患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跛行等症状。对其蹄部检查,可见红肿现象,按压存在痛感,随着病情发展出现米粒状水泡,水泡逐渐增大直至黄豆大小,待2-3日后水泡即破裂,出现暗红色糜烂面。若病猪未遭受细菌感染,通常仅7日即可康复;若存在细菌感染,病情严重时病猪蹄部很难抬起。同时,病猪口腔以及乳头等多个部位亦会出现水泡。若哺乳期仔猪患病,常表现为心肌炎以及肠炎,发然发生死亡,不如仔猪患病后死亡率极高。
3.2 病理变化
对病猪剖检,可见其咽喉部位、支气管、胃黏膜多个部位表现为溃疡出血性验证,仔猪心包膜存在出血现象,心肌切面存在灰白色或者黄白色的条纹、斑点,类似于老虎皮肤,又被称为“虎斑心”。
3.3 实验室诊断
发现疑似病猪后,可结合流行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同时采集病猪水泡皮以及水泡液,进行琼脂扩散实验或者补体结合试验等实验室诊断。若田间允许,也可采用RT-PCR法进行严格诊断。
4 防控技术
近年来,随着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数量显著增加,猪只及相关肉制品流通日益频繁,口蹄疫病的流行日渐复杂,其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出现混合感染病例,其传播迅速,跳跃式传播现象显著增加[3]。基于此,需结合实际情况对猪口蹄疫病的防控策略具体调整。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4.1 强化饲养管理
在日常养殖中,需强化猪群饲养管理工作,饲养人员相互间需避免接触,严禁在疫区或疫区附近交易牲畜、购买畜产品。对于新引进猪只,必须经过21d的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需在养殖场内制定完善的防疫制度并落实,严格为猪群强制免疫,定期对猪舍消毒,以降低疫病发生概率。
4.2 制定科学的免疫制度
当前,口蹄疫最为有效并且最为便捷的预防方式便是免疫接种。国家已经将猪口蹄疫列入到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当中,要求应免动物的免疫力达到100%,免疫抗体的合格率不得小于70%[4]。免疫抗体效价检测是当前评价免疫质量最为科学并且最为有效的手段,同时是免疫程序的制定依据。因口蹄疫是一种较难预防的疾病,不同血清型之间并不存在交叉免疫现象,若周边发生新型血清型猪口蹄疫,必须紧急免疫相应的血清型疫苗。为保障免疫效果,需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为猪群选择适宜并且高效的疫苗,同时在免疫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猪口蹄疫免疫工作包括以下两个关键控制点:
4.2.1 免疫程序
需结合养殖厂内猪群免疫监测结构以制定适宜的猪口蹄疫免疫程序。对于育肥猪,通常在其45-55日龄时为其首免疫,待其80日龄时二免,120日时进行三免疫;对于种猪,需对其落实常态化免疫工作,落实其基础免疫,即首次免疫接种后,间隔1个月进行2次免疫,接着每年免疫3次。对于仔猪,建议结合本场口蹄疫发生规律以及厂家所提供免疫程序为其接种。
4.2.2 疫苗选择
在选择猪口蹄疫疫苗时,需保证所选择疫苗由正规厂家生产。
4.3 疫情控制
养殖场内一旦出现疑似口蹄疫病例,必须立即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由其进行现场临床诊断,并及时采集病料送至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待确诊后,将病料递送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进行复核,由农业部确诊疫情。
养殖场必须立即隔离疑似病例,待确诊后就地扑杀病猪以及同群猪,落实无害化处理工作。需严格封锁并隔离,将疫区内全部患病牲畜以及染病动物扑杀并无害化处理,以控制口蹄疫疫情。待发生疫情后,还需立即封锁疫区,禁止人畜出入。需对疫点疫区严格消毒,禁止销售任何猪只及猪肉产品[5]。结合患病猪只毒型,紧急为疫区以及受威胁区内健康猪只接种。
在猪口蹄疫综合防控中,需充分考虑养殖场及周边区域实际情况以及疫情态势,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并针对性的开展补免工作,以保障猪群抗体水平满足相关要求。若周边发生疫病,必须立即紧急免疫并消毒,增加消毒频率,在养殖场内严格开展出场以及入场管理工作,从而将疫病传播途径彻底切断。
参考文献
[1]王晓英.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J].农家参谋,2017(13):202. [3] 杨松柏.猪口蹄疫的防疫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6):110
[2]赵玉, 屈勇钢. 口蹄疫的特点以及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J]. 中国猪业, 2021, 16(2): 69-73.
[3]李虎, 毕学群, 冯景松, 等. 生猪口蹄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20, 16(3): 119.
[4]杜晶晶, 马丽亚·克来木. 生猪屠宰建议中口蹄疫鉴别及诊断方法[J]. 兽医导刊, 2020, (24): 61.
[5]农丽容. 一起哺乳仔猪口蹄疫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事件的综合处置[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9, 44(6):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