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黎光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 要:钱塘江潮涌是世界闻名的壮丽景观,钱塘江海塘更是有“海上长城”的美誉,而钱塘江临江古海塘作为抵御强潮的第一防线,由于长期受洪潮冲击、砌体材料老化,部分结构破坏严重,有部分古海塘塘段有所损坏,无法继续承担抗御洪潮重任而退居二线,现存一线的有40余公里临江古海塘。为保留历史遗迹以及保证现有抗洪塘段御洪能力,本文将就海塘日常维护方面提出一点意见和建议,供从事相关管理和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钱塘江、临江古海塘、维修养护
从唐宋至清末,钱塘江河口两岸近千万亩肥沃的平原,一直是国家聚收财赋的重地。钱塘江海塘安全对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来受到各代朝政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其进行整修、加固,并不断总结、改进海塘修筑技术,形成了规模宏伟、布置周详、构筑精巧、工程艰巨的钱塘江古海塘,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筑塘技术从最初的土塘、柴塘到石塘都是历代筑塘人员提炼总结的产物,由于当时技术理论和原材料匮乏等因素影响,导致海塘屡建屡毁。直至明代黄光升提出“五纵五横鱼鳞式”石塘技术筑成鱼鳞式,标志着钱塘江古海塘筑塘的成功。随着运行年代的久远,特别是近代人类活动的频繁,江道水文、地形条件的变化,现临江古海塘局部出现了塘身沉降、外倾、塘石断裂、塘内土体流失,条石脱落等安全性问题。伴随海塘工程的技术发展历程,河口两岸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遗产,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其自身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需要提炼、传承和发展。
因此,基于历史价值与防洪御潮价值考虑,应对古海塘进行维修养护,从而保证一线海塘的基本功能。
一、钱塘江临江古海塘日常检查
检查古海塘各结构安全与否是对海塘进行维修养护的基础,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古海塘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与此同时对检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掌握古海塘运行动态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古海塘进行安全鉴定并制定维修养护计划。
(一)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由海塘管理人员负责,检查频率应以周为单位,根据轻重缓急和汛期要求,每周至少四次,在钱塘江主汛期需要根据潮涌变化相应增加检查次数,从而保证海塘防洪御潮功效以及古海塘自身建筑安全[1]。
常规性检查内容为:
1、塘身有无存放物料、雨淋沟、塌陷、洞穴、渗漏、管涌、流土、裂缝和滑坡等现象。
2、塘身有无位移及其他变形。
3、挡浪墙结构是否完整稳固,墙体有无错位,分缝填充料是否完好。
4、迎水面鱼鳞石塘是否完好,有无沉陷、位移,掏空等。
5、靠砌条石、管砌条石块石等结构是否完好,有无沉陷、位移,基础有无淘刷。
6、护坦基础有无淘刷,护坦有无裂缝、塌陷、冲损,排水孔是否有效。
7、堤顶路面有无破损。
巡查人员巡查时根据巡查结果通过海塘综合业务系统APP填报《海塘工程日常检查记录表格》上报系统,若发现问题,填写桩号,拍照导入系统并表述问题,从而为安全隐患诊断以及在古海塘后续维修养护过程中提供有效参考。
(二)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不同,一般主要集中在钱塘江汛期前后阶段,
1、汛前、汛中检查:重点检查岁修工程完成情况和度汛中存在的问题,安全度汛措施是否落实,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旱闸、通道、码头、口门能否有效封堵,水闸、涵洞(闸)能否正常启闭,防汛抢险物资设备是否按规定备足;
2、汛后检查(年度检查):重点检查工程(特别是险工堤段)损毁和其他异常变化情况。
二、钱塘江临江古海塘维修与养护
(一)养护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针对钱塘江临江古海塘进行养护工作的主要方针,古海塘养护工作具有日常性、及时性、延续性等特征,在养护工作开展中要确保养护后的古海塘塘段的功能效用与质量不低于原结构设计标准,并且在养护方案制定过程中要融合新老结构特征,不要破坏古海塘建筑风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要求养护人员及时将养护记录填写完整并归档。主要养护工作为:海塘保洁、海塘绿化养护、海塘缺陷修复等。
1、海塘保洁:主要包括对海塘的防汛路面、砌石塘面、砌石护坡进行清扫,对海塘的砼、条石挡浪墙进行保洁,对伸缩缝内生长的杂草、灌木等植物进行清理。
2、海塘绿化养护:主要包括对内坡、塘顶花坛草皮、护塘地乔木、灌木绿化等进行养护。定期用割草机修剪草皮,冬季对乔木、灌木进行整形、修枝,修剪枯死枝、下垂枝、病虫害、过密枝,给乔木刷涂石灰水,疏通排水沟,保持护塘地排水通畅。
3、海塘缺陷修复:主要是对雨淋洞、流花沟以及其他局部、表面、轻微的缺陷进行修复,维护海塘管理设施。
(二)维修
根据维修计划或巡查时发现的海塘损毁情况,对照维修塘段及部位的竣工图,制定维修任务,经审核后下发至维修单位。并检查监督施工单位的实施,须拍摄施工和完工后的照片。维修工作完成后进行验收,并将结果上传到管理平台。统计维修工作量,完工委托审计单位进行审计。
1、工作要求
(1)、堤身土方
堤身上的坑、槽、沟等在回填土方前,应先清除其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清理范围至坑、槽、沟边线外30~50cm,将结合部位挖成台阶状,回填时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铺土厚度15~20cm,做到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
(2)、砼
砼浇筑前应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包括缝面处理情况,新老砼施工缝面应做好凿毛,表面无乳皮,成毛面,微露粗砂;模板、钢筋是否符合要求。
新老砼施工缝面在浇筑第一层砼前,可铺水泥砂浆,保证新老砼施工缝面结合良好。
在倾斜面上浇筑砼时,应从低处开始,浇筑面应水平,在倾斜面处收仓面应与倾斜面垂直。
砼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砼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
砼浇筑完成后,及时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砼表面养护应连续,养护期内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
(3)、.沥青砼路面
沥青砼路面面层出现的坑槽维修,采取“方补”的原则,维修范围一般为坑槽边线外30~50cm或至完整部位,先划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修补轮廓线,用切割机切割,人工配合机械清除切割线内的沥青砼面层至坑槽底部稳定部位,清扫干净拆除物,刷粘层沥青,填沥青混合料并平整,用小型压实机具将填补好的部位压实。新填补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
(4)、浆砌块石
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3~5cm,随铺浆随砌石,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并用扁铁插捣密实,不得无浆直接贴靠,严禁先堆砌石块再用砂浆灌缝。
上下层砌石错缝砌筑,外露面上的砌缝预留约4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水平缝宽不大于2.5cm,竖缝宽不大于4cm。
(5)、塘前防冲维修
施工前应考虑水文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采用钢筋笼沉放和抛填块石。钢筋需合格证明,块石应用坚固密实,耐风化好的石料。
最后进行混凝土浇注。
(6)、照片资料
照片既要有完工全貌照片,也要有细节照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钱塘江临江古海塘的建筑风貌是具有浓郁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因此,对古海塘进行维修养护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强化海塘防洪御潮功效,还能够将具有悠久历史的钱塘江文化传承下去。基于此,在钱塘江临江古海塘维修养护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维护方案,严格执行检查、养护、维修机制。
参考文献:
[1]陈伟, 袁淼. 钱塘江古海塘护塘技术[J]. 浙江建筑, 2019, 36(02):19-23.
[2]李云鹏, 扎西端智, 陈方舟. 钱塘江涌潮与古海塘遗产价值分析及申遗建议[J].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7, 9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