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王楼
[导读] 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宗旨思路在于延长机械寿命以及降低故障概率,对于机械设备的装置系统安
       王楼
       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启东市226200
       摘要: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宗旨思路在于延长机械寿命以及降低故障概率,对于机械设备的装置系统安全性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工业生产企业针对机械设备如果没有给予全面严格的设备日常管理,那么存在机械安全风险的机械设备比较容易造成机械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损伤,并且严重阻碍了机械装置的正常设备功能发挥。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机械设备管理中的现存缺陷,给出完善与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现存问题;解决措施
       
       工业生产过程如果要保证平稳性与安全性,那么关键就是要正确使用与操作各种机械设备。企业机械设备在长期没有得到维护检测的情况下,机械安全性能将会明显削减,不利于工业生产全过程的顺利实施与推进。由此能够判断得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构成了保障机械安全性能以及杜绝机械操作使用故障的根本前提。企业管理技术人员针对机械设备性能必须要定期进行测试判断,准确识别机械系统的安全运行风险因素。
一、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实践意义
       在目前的情况下,具有精密化及自动化特征的各种类型机械设备都已全面运用于工业生产实践,充分展现了机械设备管理的实践工作意义[1]。工业企业人员对于机械设备装置在进行正常使用与操作基础上,应当确保更多关注于机械安全使用性能。从根本上来讲,机械设备管理具有确保机械运行使用过程安全、延长机械装置的使用寿命、促进工业生产综合效益优化等实践作用。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实施要点应当体现在保养机械设备、检测设备性能、维修与更换机械部件等关键日常工作。
       低温压缩机属于LNG接收站必不可少的BOG压缩处理机械系统,低温压缩机的良好使用性能如果要得到保持,那么关键前提就是要运用机械润滑养护、机械维修检测、机械部件定期更换更新等技术手段措施[2]。在此前提下,机械设备的管理负责人员针对低温压缩机必须要严格展开全面性能测试工作,进而做到准确判断低温压缩机的装置设备安全风险因素,确保低温压缩机的最大化使用效益得到发挥与体现。
二、LNG接收站低温压缩机的设备管理现存问题
(一)机械设备管理体系机制缺失
       机械设备管理在根本上需要依靠企业管理机制作为支撑,然而目前较多的工业生产企业针对机械安全管理的机制体系没有给予重视,因此就会造成机械安全管理的开展实施保障体系本身存在漏洞,无法达到切实维护机械使用操作过程安全的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存在弊端漏洞的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体系没有及时着眼于进行调整弥补,导致企业设备与机械的安全运行隐患增加。
(二)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人员亟待提升业务素质
       设备维护人员以及机械性能检测人员本身需要达到业务素养良好的标准,如此才能确保以上企业人员正确运用专门检测仪器来鉴别机械系统的安全风险因素,合理更换机械部件以及维修机械装置系统[3]。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机械检修与维护技术人员没有全面掌握自动化的机械维护检测仪器操作使用手段,那么机械检修与检测操作环节将会消耗较多企业成本,阻碍了工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优化。
(三)机械设备的运行监测技术手段滞后
       存在滞后性的机械运行监测管理手段将会明显阻碍工业生产的总体效率提高,导致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断,严重磨损机械装置设备。

现阶段的某些工业生产企业对于滞后性的人工监测手段没有积极进行更换调整,企业负责人员没有做到全面更新与转变自身认识,因此不愿投入企业成本用来引进自动化的机械监测系统仪器。
三、LNG接收站低温压缩机的设备管理完善解决对策
(一)合理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实施体系
       LNG接收站的低温压缩机存在比较复杂的装置组成部分,低温压缩机的某些系统部件如果表现为缺损,那么低温压缩机就会失去正常的压缩处理功能[4]。由此可见,合理完善与改进低温压缩机的机械装置管理体系机制具有显著必要性。企业负责人员对于机械装置的安全管理以及检测维护保障机制应当实施科学调整,准确划分不同企业岗位人员的机械管理养护义务责任,切实保障低温压缩机的安全使用寿命期限得到延长。企业技术人员对于润滑与维护机械装置系统的频率应当予以增加,全面防范机械安全风险。
(二)促进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提升
       LNG接收站的低温压缩机应当得到正确的使用操作,否则错误的人工操作使用方法将会严重磨损低温压缩机械装置系统,甚至可能会造成低温压缩机发生突然停机或者人身伤害事故。因此,企业技术人员针对低温压缩机的仪器设备系统必须要合理实施全面性的改造优化工作,督促机械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自动化的机械操作控制技术手段。机械操作与使用技术人员本身需要掌握自动监测机械安全性能的现代化手段,旨在严格控制监测机械安全隐患,及时维护机械设备并且更换其中的腐蚀损坏部件[5]。
(三)采纳引进信息化的传感监测装置
       LNG接收站的低温压缩机不可缺少传感监测仪器的重要保障支撑,传感监测系统的基本功能作用就是准确测试与判断机械装置性能,帮助企业技术人员判断机械安全隐患的产生区域部位。在此基础上,机械检修技术人员就可以准确发现机械安全隐患,有益于杜绝人工检测误差。工业生产企业目前针对传感监测系统应当积极投入运行使用过程,全面促进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信息化手段最佳效益实现。
       例如,GIS的自动化与现代化传感监测仪器有助于企业技术人员准确识别机械安全风险,从而给出可靠性较强的机械系统维护保养方案。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缩写为GIS,其基本特性就是建立在信息化软硬件系统的支撑基础上,确保达到完整与精准的空间地理信息观测判断目标。GIS信息化技术的本质应当体现在准确观测以及全面搜集汇总现有的空间地理环境信息数据,并且针对现有的各项数据信息全面实施存储、分析计算、描述显示以及采集管理操作。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工业企业正在致力于GIS智能化观测仪器手段的积极推广运用,充分展现了工业生产实践领域的GIS智能化仪器重要价值作用。企业人员通过正确操作与使用GIS的自动化数据信息采集仪器系统,应当可以给出更为完整与精准的机械运行使用状况数据,进而辅助生产企业的管理决策人员优化机械基础设备的运行管理方式。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实践工作必须得到工业企业重视。在目前的情况下,机械设备管理的体系机制仍然存在缺失现象,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人员亟待提升业务素质,并且机械设备的运行监测技术手段滞后。为了在根本上促进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整改与优化,那么关键思路应当体现在合理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实施体系,促进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提升,以及引进信息化的传感监测装置。
参考文献:
[1]王刚,白洋.抓住政策新机遇 施工装备管理进入创新调整期[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21,34(03):16-19.
[2]韩涛.农业机械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机监理,2021(06):35-37.
[3]黄文进,魏菁.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6):34-35.
[4]王庆文.钻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11):60-61.
[5]胡开锋.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流程与措施[J].集成电路应用,2020,38(06):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