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清
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滨海300384
摘要:在农业生产中,玉米是十分常见的一种作物,主要在北方地区种植。玉米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所以市场上的玉米销量在不断提升。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加产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需要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且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种植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各类作物的产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玉米自然也不例外。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既可以提升产量,也能改善玉米质量,使果实更加饱满。虽然高产栽培技术效果良好,但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还有待加强,很多偏远地区并没有完成现代化的改造,依旧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不仅产量难以提升,种植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广技术的普及。
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地
玉米是一种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适合在各种土地条件中生长,也正因如此,玉米生长需要获取大量水分和养分。根据玉米根系的特点,在选地的时候应该选择比较肥沃的土地,同时也要保持平坦,这样才能为玉米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良好的空间和充足的养分。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在秋收之后耕地,通过耕地的方式来提升土壤湿度。如果土地湿度较低,且气候比较干燥,可以适当灌溉,增加土壤湿度,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适当整平,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
(二)选种
为了保障玉米的产量,需要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还要对种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选择饱满、完整的玉米种子。在品种选择时,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种植地的实际环境进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能力,通常优选杂交品种。在种子筛选完成后,要进行晒种消毒,提升种植的抗病害能力,同时在播种时也能保障种子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可以获取足够的水分和养分,进而快速、整齐的出苗。
(三)施肥灌溉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根据玉米根系的特点制定施肥方案。因为玉米根系发达,所以更容易吸收养分,对肥料反应较为敏感。应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玉米品种等要素,对施肥量进行合理控制,保障玉米可以获取足够的营养,同时也不会出现损伤。幼苗期的玉米生长缓慢,植株也相对较小,不需要过多的氮养分,所以采用1/3氮肥施加即可。在施肥的过程中,要对施肥位置进行把控,不应该在根部近处施肥,应该在距离根部10公分的位置施肥,否则幼苗容易被肥料烧伤,不仅无法促进生长,还会影响幼苗存活。不仅如此,要及时清除玉米周围的杂草,避免杂草与玉米争夺水分和养分[1]。在灌溉方面,应该根据玉米所处生长实际采取合理的灌溉方案,结合玉米的实际生长需求控制灌溉量,同时也要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避免灌溉量过大或过小。如果灌溉量过大,不仅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如果灌溉量过小,则无法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造成玉米生长缓慢或果实干瘪等情况,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增加玉米产量,不仅要保障肥料、水分的充足,还要确保玉米可以摄入足够的微量元素。在处理种子时,可以将其浸泡在0.02%硫酸锌之中,可以促进种子发芽率的提升。在发芽后,也可以在玉米叶上喷洒硫酸锌溶液,以此促进玉米生长,使产量进一步提升。
(四)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会对玉米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玉米螟虫、大斑病、病毒病等等。玉米螟会在玉米叶上钻孔,然后进入玉米苗心叶位置,并且不断啃食玉米,影响玉米正常生长。
针对这种害虫,可以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式来防治,并且需要根据虫害程度、受害时间来选择恰当的农药。在杀虫剂使用时,应该先了解当天天气情况,既要去除虫害,也不能危害玉米生长。化学药剂见效较快,但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还恶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可以将黑乱蜂、赤眼蜂等玉米螟的田地放入玉米田中。在玉米螟产卵时,将蜂点设置在玉米秧苗周围,每次放15万-30万/hm2头蜂,由生物天敌来破坏玉米螟虫卵。但在生物防治方式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规划管理,保障防治效果,同时也要控制生物数量,避免带来其他虫害问题。
大斑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通过以菌丝的形态传播病菌,会在玉米病残体上依附过冬,第二年玉米播种的时候,病菌会在风力作用下传播繁殖。有此病的玉米叶片上会出现梭状斑块,在早期斑块为灰绿色。随着病情加剧,会威胁玉米苞叶部分,严重时玉米叶子会干枯凋零[2]。针对此疾病,要从品种选择入手,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尤其在大斑病经常发生的区域,更要选择优良品种,并且合理搭配榆木种类,避免品种单一。在确定品种之后,栽培种植阶段应该控制播种密度,保障玉米田的透风性和透光性。如果出现大斑病,则应该根据病情摘除玉米基部病叶、黄叶,避免细菌深入侵袭。可以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每7个小时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避免病情扩散。
对于病毒病,也可以采用药剂防治的方式,同时也应该配合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及时发现潜在的病虫害隐患,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保障玉米可以健康生长。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策略
(一)深入研究技术
在玉米栽培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玉米产量,需要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深入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且创新技术推广的模式。为此,要先深入调研各个种植区域,然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技术方案和推广措施。其次,应该投入更多资源、资金来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且构建实验田地、示范田地,通过实践示范来展示高产技术的研究成果,使农民认可高产栽培技术,并且积极主动的学习技术。此外,应该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化,降低操作难度,使农民在没有技术指导的情况下也可以自主操作[3]。同时还要完善配套设施,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进行指导推广,并且对首次推广的技术进行全程跟踪,了解技术的应用情况。要将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结合在一起,为种植者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促进玉米产量的提升。
(二)加强推广普及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首先要提升农民对高新技术的认识程度,使农民可以充分理解高产栽培技术的作用、原理。在推广普及方面应该投入更多资源,政府也可以设置耕作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使用高产栽培技术。应该深入到田间进行推广讲解,以现场教学为主,使农民可以更加直观、准确地理解高产技术的应用方式。同时,还要拓展推广渠道,尤其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开展“互联网+”的推广模式,极大智慧农业的发展力度。不仅政府要积极引导,还要鼓励企业投资,采用物联网管理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手机APP等宣传渠道,使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技术信息,在种植中如果出现问题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咨询学习,帮助农民更深入的了解高产栽培技术。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应该合理采用高产栽培技术,要从选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宣传高产栽培技术,提升农民的素质,使更多的农民采用高产栽培技术,促进农业向智慧化、信息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淑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分析[J].农家参谋,2020,No.652(08):81-81.
[2]张骞.河西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No.228(11):72-73.
[3]李真杰.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及推广应用[J].种子科技,2019,v.37;No.268(10):61+65.
崔如清,1982.01,男,汉族,天津人,本科学历,农艺师,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玉米育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