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难点与疑点探寻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祁琳
[导读] 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以及科学技术,通过人
        祁琳
        深圳市顺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以及科学技术,通过人类的智慧使物体智能化,从而使人和物体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智慧城市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对城市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并已初显成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还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发展。本文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难点与疑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应用;难点分析
引言
        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中要通过对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对城市运行服务管理相关的关键信息的感测和整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教育、交通、环保以及行政服务等的智能响应,为人类创设更加美好的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型城市。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未来智慧城市的理念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践行,城市将会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各项需求。
1概述
        1.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呈现出良好的智能化特点,该技术与其他技术存在明显的不同,在功能上物联网更加丰富,通过智能化功能实现物与人之间的交互,实现传播、交流等目的。物联网技术还具有较强的数据存储与整理分析能力,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结合实际情况为人们提供针对性的特殊服务,满足现阶段的智能化发展需求。物联网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拓展型网络技术优势,构建完整的系统,同时兼容其他技术,加强各技术之间的配合,提升数据的处理质量与处理效果。
        1.2智慧城市理念的内涵
        智慧城市即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城市政府治理、企业管理和人民的交互方式进行变革,并借助各类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和智能化基础公共设施实现对公共安全、工商管理服务以及民生服务等城市管理和居民各类需求的更加迅速的反映,智慧城市可以促进城市管理效率和运行质量的提升,推动城市宜居水平的发展,助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升。智慧城市体系可以细分为感知、网络和应用三大层次,相较于传统城市模式,智慧城市的感知能力、交互能力和沟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响应速度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智慧城市中的信息感知测量和交互传递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且借助用户的移动通讯和网络终端、政府信息系统以及高速度的宽带和移动网络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动态化连接共享。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2.1城市信息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在网络时代,城市信息处于爆炸状态,海量信息中存在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如果未对信息进行筛选便加以传播,会影响城市信息的公信度。海量信息给传统服务器宽带与存储设备带来的压力较大,如果信息内存有限,会降低信息传输速度与质量。如果信息安全维护系统存在不足,易导致信息被窃取和窜改。
        2.2功耗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于物联网技术需要通过各类终端来实现应用,这样才能在应用场景内实现智能连接、通信及管理等要求,但在实际中需要注意由于在许多应用场景内无法进行外电接入,使得终端设备需要通过电池来进行电能供给,在此情况下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实际功耗,若是终端设备所产生的功耗较大则会增加电池更换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物联网的实施与管理难度。例如,在智慧城市中对于交通进行智能化管理需要利用到车检器,而有效供电是保证车检器通信单元正常运作的基础条件,因此需要考虑此类终端设备的实际功耗,这也是物联网技术在应用中所需注意的难点。
        2.3覆盖范围问题
        根据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与驱动下来优化城市管理及服务,而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高效互联的要求,才能够对城市的资源进行集中及利用,使城市形成系统化、智能化的运作体系。因此要求物联网技术在应用中要确保覆盖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部分,但以现阶段的通信技术来看,物联网在推行和使用中还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其覆盖深度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等通信质量都较差,而如何拓展其覆盖范围也成为物联网技术在应用中所需面对的另一难点。在实际中需要考虑如何扩展物联网覆盖范围、改善通信质量、加强信息交互,从而进一步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质量。
3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分析
        3.1在智慧医疗中的应用
        随着中国人口已向老龄化转化,医疗服务是城市面临发展、活力与面临考验的重要行业,将物联网与城市医疗相结合,促使智慧医疗体系逐渐完善,打造多维的医疗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如家庭系统化、区域卫生系统及智慧医院,充分发挥物联网优势可以实现各个医疗环节相互链接,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药物配送与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医院可实现更快捷、更精确的处理效率,以先进技术提高诊疗速度,达到高效的无缝医疗目标,轻松掌握患者全面的诊治状态,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3.2在城市交通方面的应用
        尤其是当前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给城市交通造成较大的压力,当前城市局面面临着严重的交通堵塞及停车位紧张情况,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发展。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监控、监测等技术,直接将实时路况信息传递给车主,车主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路线。智慧城市建设时,可以在各路段设置智能红绿灯,在发挥红绿灯作用的同时收集相应时段的车辆道路分布情况,数据反馈给计算机终端后,经过严密分析调节红绿灯,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内部道路的通畅;停车难这一问题,则可以将传感器安装在停车位上解决。车主可以收到传感器收集通过云平台发出的车位信息,了解哪些地方有空车位,这样可以有目的的选择停车地方。还可以利用高科技监督手段规范驾驶员开车行为,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同时,交通工具维修保养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发挥作用,如城市轨道系统检修,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检修效率,保证轨道车辆正常行为,避免影响到人们出行;智慧路灯的引入节能降耗,部分人流量不大的道路设置感应照明,有人经过时路灯自动亮起,过后自动熄灭。智慧路灯还能在提供照明的同时录像,给公馆刑侦机关破案提供帮助。
        3.3在城市物流中方面的应用
        利用机器设备自动化完成仓储、运送等环节,如,利用设备自动筛选与分类处理物件,最终完成装卸。智慧化操作提升物流环节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有力推动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物联网技术推动物流产业向着轻量化方向进步发展,强有力的刺激内部消费,实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推动者我国的企业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互联网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多元文化对于企业的营销策略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并充分借助大数据资源的优势,从而帮助企业及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提升消费和服务的针对性,促进企业朝着个性化的营销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并且重视对消费者习惯和理念的研究,从而保证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
        3.4智慧照明
        (1)基于GIS的照明设施资源管理,照明设施资源管理,即通过对灯具、开关、变压器、配电箱、控制回路等照明设施进行定位和按统一规划进行编码,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进行可视化动态管理,具有数据准确、方便查询、统计和数据实时更新等优点,为照明设施养护和维修提供依据。以照明智能监控和单灯节能管理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进行能耗统计分析、实时供电态势感知。在实际建设中,为达到集约建设、资源共享的目的,灯杆编码数据库和识别标签可以参考公安110和其他城市管理部门已有的定位参照服务。(2)流程化生产运维管理,对照明设施维护维修中设施巡检、信息收集、案件建立、任务派遣、处理反馈、处理核查、结案等多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维修资源指导分配,能够有效、准确地指导任务及分派人员作业,提高运维效率。对于外业人员移动化监控和办公的需要,提供智慧照明移动监控APP,实现监控数据实时查看、开关灯操作等功能;支持工单新建、派发、处理全过程流转,方便现场监控维护,提高故障流转与处理效率。
        3.5积极进行合理的智慧电网建设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逐渐增多,促使现阶段提升电能供应质量与稳定性成为主要的任务,保证人们生活需求。在城市中,经常在用电高峰期出现停电情况,产生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学校、医院、商场等重要的场所,一旦停电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灵活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电网,从整体上实现了创新,保证电网质量与性能提升,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电能。例如,物联网技术以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嵌入式技术为基础,保证人们的用电需求,提升短距离无线通讯的应用水平,提升安全性。物联网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现阶段的网络安全性提升,降低停电故障的发生几率,保证其安全性,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
4解决对策
        4.1优化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管理结构
        (1)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城市服务管理体系日趋智能化、数据化与信息化,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存储容量会进一步扩大。目前,较常用的IP网络存储器是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存储系统的核心设备,该设备存储了所有信息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与半结构化数据,不同数据结构对存储空间的要求、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存储器及其存储容量应满足大量数据信息存储需求,应兼顾不同数据格式兼容、转换、生成与交互,满足容灾备份的空间需求。(2)物联网技术可进一步加强智慧城市数据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目前,仍存在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问题,确保城市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正常工作,须保证数据信息的精确性与完整性。设置存储数据安全密码与数据逻辑安全系统,禁止非法访问,预防各种网络病毒,对计算机杀毒软件进行定期升级,全面维护IP网络安全,确保数据信息传输与存储安全,防止信息内容被恶意篡改。在“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可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以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这两大目标的基本路线。国内各智慧城市已实现了全网络覆盖,各种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维基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服务管理工作中,城市各领域步入智能化,开通了大众创新、用户创新与协同创新模式。
        4.2详细地做好规划,带动技术发展
        科学、合理、细致的规划工作对智慧城市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科学、具体、切合实际的规划。国际上已经成功的智慧城市案例说明,建成智慧城市必须要做好规划工作。在对智慧城市进行建设时,应该着重考虑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节约环保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等问题。使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匹配,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阻碍。例如,交通堵塞、生态失衡以及能源消耗严重等。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虽然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完善城市智慧政务、智慧物业、智慧便民服务、智慧医疗结构、智慧交通管理、智慧社区管理和智慧购物管理体系,将各种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维基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服务管理工作中,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波.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9.
[2]王旭.物联网技术及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03):242-243.
[3]党安荣,甄茂成,王丹,梁军.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J].科技导报,2018,36(18):16-29.
[4]屈芳,郭骅.“物联网+大数据”视阈下的智慧养老模式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7,7(04):51-57.
[5]贝文馨.“智慧城市”核心内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6]张小娟.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结构及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7]李春佳.智慧城市内涵、特征与发展途径研究——以北京智慧城市建设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05):79-83.
[8]卜子牛.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4.
[9]袁远明.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2.
[10]刘恋.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