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
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 831511
摘要:近几年,我国油田企业的生产压力增大,主要是因各领域的需求量与使用量持续增多,传统化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要求,需在此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凸显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价值,把重心放在油田生产环节中,进而实现生产集中控制、远程控制等发展目标,以便于企业对油田生产情况实时监测,促进我国油田生产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油田生产;发展
引言:为提升油田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油田企业自身加大创新力度,在生产阶段注重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解决传统化生产模式所产生的各项问题,在技术手段方面不断创新,依据实际效果说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性。同时,还能强化油田企业综合实力,提升油田生产质量与效率,为油田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要条件。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
其一,注重油田生产日常管理。主要考虑到油田生产工作所涉及领域较广泛,依据各项活动的紧密衔接情况,结合各项工作任务编制相应的实施方案,每项工作均能在系统内有序实施,加快信息数据传输速度,增强各项工作协调性,保证每项工作均能秩序实施。
其二,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是油田企业把重心放在油田生产环节中,考虑生产阶段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机械因素等影响,在监管阶段发现故障位置,依据现场掌握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有效监管,针对不正常情况能及时预警,避免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坏。同时,在监管系统中控制各项工作实施进度,保证油田生产环节有具体信息数据支持,从而提升油田生产工作效率。
其三,增强现场安全性。一方面,是因油田生产地理环境较特殊,会使工程项目施工有一定难度,需自设备自动运转阶段增强其安全性,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条件;另一方面,分析监管系统运行时效,各类设备选择、应用要合理,实施效果才能有良好的基础保障[1]。
其四,解放劳动力。考虑工作人员在现场生产阶段所面临的安全危害,要借助机械设备取代人工生产,不仅是油田生产模式发生变化,而且还有效防控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企业在生产人员聘用方面对此引起重视,避免在生产阶段引发安全事故。
其五,油田生产能耗显著降低。主要原因是企业选择人机结合生产方式,既能依据人员自身能力与优势合理分配工作岗位与职责,又能在各项工作实施阶段进行精细化管控,在每项环节中均有专业化人员管控,可减少生产材料的使用量,从而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电气自动化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一)总线布置
总线布置是开展油田生产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此阶段需应用计算机网路技术,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能与生产设备进行连接,便于生产阶段对各项工作实施情况全方位管控。同时,考虑到总线布置对油田生产效率的影响性,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保证设备运行效果,尤其是对油田生产设备控制,重点突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油田生产的影响性。
例如:对总线与DSC结合,能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作用充分性发挥,并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要在结合前对基础条件处理,为智能化生产设备后续应用奠定良好基础,保证其自动控制功能得到良好应用。再加上各项软件、硬件的配合,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的必要条件,能实现远程控制目的,通过现场处理效果说明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性。
(二)分布式控制
以生产现场划分实现控制目的,在实施阶段需依据油田生产流程,一般情况下,会将其划分为开采系统、集输系统、转运系统、污水处理等,只需对监控系统的子系统进行连接,把自动化技术的控制功能在油田生产环节中呈现较强作用。同时,还会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各子系统均独立存在,但是在生产阶段却相互影响,各子系统均能在生产阶段发挥自身职责与作用,如:生产数据搜集、整理、储存、共享等,提升油田生产系统运行高效性[2]。
此外,分布式控制还会影响油田生产控制性,特指油田生产环节中的机械设备应用,能在操作、控制、维护等方面提供便捷条件,满足现代化油田企业生产与发展要求。
(三)变配电系统
变配电站在油田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然是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为基础条件,能对变配电进行自动化控制。考虑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性能,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结合应用,就保证变配电运行稳定性,尤其是在高效运行情况下,可使整体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此外,分析变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还需从主体性角度分析,考虑其柱上所设备的自动化技术,要通过各种元器件相互协调与配合,可降低变配站故障发生率,在各项技术应用过程中有效处理,使系统稳定性逐渐恢复正常,能对变配电运行情况实时监测,促进油田生产智能化发展。
三、电气自动化在油田生产中的创新发展
(一)建立统一化管理平台
从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角度分析,其特点与应用价值等均需在实践中呈现,分析行业竞争形势较激烈,企业为稳定发展地位也需在此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编制完善的实施方案与防控措施,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阶段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凸显其在企业创新阶段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应用下,建立统一化管理平台,研制规范化的智能控制系统,由主控系统、分系统所组成,依据各项工作要求划分模块,使每项工作均在系统内有序实施,并为信息资源记录、储存、应用等提供便捷条件,全面提升油田生产智能化水平[3]。
例如:在油田生产工作开展前,监管部门与生产部门相互探究,可对生产要求、现场注意事项等全面掌握,此阶段借助检测设备完成实地勘察工作,从人工勘察方式转换到机械勘察模式中,既能对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全面掌握,又可在此阶段就对各项技术有效应用;其次,在生产阶段的全方位管控,无论是人为因素防控,还是自然问题解决等,均能在统一化管理平台内实施,可保证信息资源完整性与精确性;最后,依据油田生产要求由系统发出相应指令,由系统对油田生产进程与实况进行实施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保证整体良好效益
(二)网络结构优化
受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等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扩大应用领域,并成为油田生产中的重要技术,在基础条件充足的情况下,考虑网络结构优化重要性与影响性。其中,分析网络结构对油田生产的影响,还需使其与管理系统有效连接,通过对网络结构优化提升生产效率,系统也能发挥较突出的效能,保证生产系统运行稳定性[4]。
同时,因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危险性,要通过对网络系统的应用,既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又可对其结构合理优化,有助于加快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并实时掌握市场发展实况,为油田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便捷条件,从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结语:
从油田生产要求方面探究,了解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依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与各项工作开展要求,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创建智能化管控系统,能把油田生产工作的整个过程跟踪记录,提高油田生产效率,大大缩短油田生产时间,凸显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鲍丹,赵宇明.油田自动化系统的优化[J].化工管理,2019,62(28):218-219.
[2]王炳北.电气自动化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探索[J].化工管理,2019,48(28):223-224.
[3]宗继东.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9,32(21):120-120.
[4]王丹.油田开采工程中的电气技术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68(07):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