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丽开·麦麦提阿卜杜拉
伽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喀什地区 844300
摘要:农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让农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现今,在生态农业被深入推广的背景下,因为其具有环保、科学的特征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将其进行充分利用也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而植物保护新技术作为一种环保手段,将其应用在生态农业领域当中,能让生态农业得到充分的技术支持,治理各种病虫害。基于此,本文围绕着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价值,来探索其在生态农业领域的使用措施。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新技术
引言:在当前受到生态农业的影响,各种先进生态技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植物保护新技术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已经能够充分满足生态农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生态农业在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过程中,其生产效率和资源浪费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病虫害问题也将被有效管控,对国民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植物应用的价值
(一)有效增加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在当前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对农产品需要越来越高,相关科研人员为使植物保护这种新技术应用更加高效,对各种类型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生长方式和生长特征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探究,并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植物保护技术,农作物生产效率在植物保护技术的作用下逐渐增加,例如:在对玉米、水稻这类农作物进行养护时,利用旱地免耕栽培技术、水田连作免耕栽培技术等有效调节农作物生长场地土壤的温度、湿度,可以使农作物生长效率得到加强,节约农作物栽培成本,防止出现人力、物力以及水资源浪费的情况[1]。
(二)能够使病虫害问题得到管控
在栽培各类农作物时,因为农作物特殊性质,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使生长、开花、结果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产量骤减,农业生产效益降低。为使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农户会使用含有大量化学药剂的农药来进行治理,这些化学药剂严重破坏土壤性能和环境,且农产品当中也会残留少量化学药剂,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而植物园保护新技术,其主要使用各种新型治理方法来管控病虫害,为农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维护农作物健康和安全,还可以让病虫害防治成本降低,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推广。
二、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措施和路径
(一)使用光诱技术
光诱技术是植物保护新技术一种技术类型,也是当前在开展生态农业时常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装置来诱杀害虫,装置部件就是频振灯管和高压电网,其中用频振灯管来发出相应的光波,吸引农田当中的害虫,且装置还可以发射一种声波,来使害虫活动周期被打乱,并且灯管在夜间会发出黄色的光芒,来引诱害虫。当害虫在灯管周围大量聚集时,就会被高压电网所产生的电压杀死,之后落入相应的虫袋当中。如果电网没有将其杀死,落后虫袋后仍然存活,这时害虫就会释放一种信息素,诱导其他害虫前来[2]。频振式的杀虫灯能够治理的害虫种类有很多,例如:对半翅目、鞘翅目以及直翅目类的害虫有着明显治理效果,像常见的黑刺粉虱、潜叶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以及烟青虫等害虫都可以被有效处理。此外,相关单位曾对其治理效果展开研究,最终结果表明,当农田各方面条件都相同,安置频振式杀虫灯的农田,每一百株农作物害虫虫卵为12颗,而没有安置频振式杀虫灯的农田,每一百株农作物害虫虫卵为28颗。由此可见,其对害虫捕杀效果较强,且这种植物保护装置对益虫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操作非常方便,所需成本不高。
随着各种植物保护新技术发展,人们将高压电网杀伤力进行了相应优化,害虫在灯光周围飞行时并不会被完全杀死,能够使其充分引诱同类害虫前来,从而提升治理效果。
(二)黄板技术
黄板技术同光诱技术一样都是物理防治技术。因为部分害虫都有一个趋黄性的特征,通过在农田周围设置黄板可以有效清理这类害虫,例如:蚜虫和粉虱等,可以将其应用到茶园、果园当中,在设置时要管控好黄板的高度,时间尽量选择在植物开花之前,为使黄板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可将其放置成一个棋盘的形状,根据光线来对其方向和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杀虫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与其他植物高新保护技术相比,这一技术最大优势就是其具有很强可控性。
(三)使用性诱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就是在害虫交配时释放性信息激素来干扰其交配,让种群当中性别的比例被充分改变,以此来达到减少虫卵产量,管控害虫繁殖数量的目的。在每年夏季即将结束,秋季到来时正是害虫活动频繁时期,其会展开交配和繁殖,在这时可以充分使用性诱剂这种植物高新保护技术,来对其交配进行干扰,并针对性地灭杀各类害虫。经过研究表明,小菜蛾、烟青虫等害虫在粮食种植区域泛滥成灾,而在其交配时投放信息素,可有效将其治理。在过往,农户在治理虫害时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治理效果较低,性诱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充分改善这种问题[3]。例如:在防治食心虫时,采用过往的保护技术,需要很高的费用,治理效果还不明显,并且在喷施化学药剂之后,农作物当中还会残留一定的药物。但使用性诱技术,一年只需要在食心虫交配时期投入性信息素,就可以收获想要的效果,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不会对益虫产生严重影响,能够充满当前生态农业的理念。
(四)防虫网覆盖技术
所谓防虫网覆盖技术,主要就是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内设置相应的防虫网,让害虫繁殖率降低,进而达到保护农田、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目的。该技术的使用需要依据农作物种类和种植方式来决定覆盖形式,例如:在蔬菜种植园地,可以利用竹架拱棚式覆盖形式,或者外捕防虫网,这种防治方式安置较为方便,能够真正的将害虫进行阻隔。
(五)数据库技术
在当前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辅助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其在生态农业当中应用方式主要就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来对植物信息进行筛选,从而使农户充分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相关信息[4]。在将数据库建立完成之后,农业工作人员就可以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数据,例如:农作物经济利用信息、图像、基本情况等,同时还可以设置配套软件,让农业工作人员在当中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实现生态农业目标。
三、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植物高新保护技术管理对策
在利用植物保护高新技术来实现生态农业时,要牢记综合防治的理念,切勿使用过多的化肥和化学药剂,要将不同农作物保护手段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手段,有效预防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生长要做好长期管理的准备,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特征,不断调整、优化与完善病虫害防治核心方案,切实维护农作物,提升生态农业建设期间农作物经济效益。针对当前病虫害防治体系来看,病虫害问题仍然无法从源头得到解决,只能使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其进行预防,降低病虫害影响程度。
结束语:总而言之,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作为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率,维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方式,为使生态农业效益得到切实的提升,需要正确了解植物高新技术价值,加强对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力度,积极对其进行推广,合理使用各种高新技术来防治病虫害,让农业生态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庆华.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2):191-192.
[2]许兆伟,叶秀焰,郑健一.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06):58-59.
[3]雷星梅.如何使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发挥作用[J].农家参谋,2020(14):92.
[4]李明艳.引入植物保护新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31):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