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与教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孙成文
[导读] 智慧课堂不同于一般的智能教室,未来教室不是指单纯的技术系统、技术环境,实际上是
        孙成文
        身份证号码:22042119750520****

        【摘要】:智慧课堂不同于一般的智能教室,未来教室不是指单纯的技术系统、技术环境,实际上是由智能系统(智能化平台和工具)、人(教师和学生)及其活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等组成的新型智能化课堂教学体系。军队院校构建新型智能化课堂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与教,需在智能系统、人及其活动等方面打通阻碍。
        【关键词】:军队院校;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与教
引言
        智慧课堂有机地将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全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构建智慧课堂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为了能够更好地有效汲取智能时代的优质资源和技术成果,推动军队院校智慧课堂实践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军队院校课堂教学现状,研究阻碍课堂个性化学与教的瓶颈,给出军队院校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与教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
        由于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积极将新型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就是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最直观体现。目前对于智慧课堂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根据祝智庭教授对于智慧教育的看法:智慧教育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具有推理、感知和辅助能力的智慧学习时空环境,实现学习者的稳定、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由此,笔者认为,智慧课堂就是依托网络通信技术,创设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先进的智慧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智慧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生长,培养高技能和创造力人才的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课堂可以协助教师实施学情诊断分析和资源智能推送,开展“云+端”学习活动与支持服务,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与多元智能评价。同时,智慧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改善学生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
二、智慧课堂的特点
1. 教学决策数据化
        以智慧课堂系统为载体,军队院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将学生的学情用数据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根据智能化系统的分析结果,不仅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精确的了解与把握,还能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为科学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引。
2. 交流互动立体化。
        军队院校教师在利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时,将有关知识以形象化、具体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学生与教师通过在线系统,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困难,开展有效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学生优化学习过程提供科学决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
3.资源推送智能化
        智慧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微视频、文档、图片、语音、网页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出发,智能化地推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资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固强补弱。


三、军队院校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与教路径
1. 面向全场景应用整体架构“云—台—端”智能化服务平台,提供资源服务、互动服务和学与教工具
        第一,整体设计架构和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网络互通互联、高速泛在,实现校园能够随时随地随需提供高速、泛在的网络环境,打通网络互联和带宽限制。第二,构建全军统一的智能云平台,提供智慧课堂云服务。采用P2P与CDN技术融合的信息分发传输方式,按地区部署边缘服务器,院校不同校区就近访问服务器,实现内容分发加速,打破网络拥堵局限。第三,形成一定的智能管理和监督机制,满足任意课程内容发布、资源管理,实现从过去的部分课程、部分环节、部分场景的应用,向全学科、全过程、常态化应用转变。提供简易傻瓜在线视频制作工具,提供丰富海量图文声像素材和成品在线编辑或下载离线编辑,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视频制作要求和制作周期,借鉴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其后期对课程制作降低要求,课程上线数量剧增,如今用户数量上升到1200多万,如此,即使没有课程制作团队个人也能制作发布自己的课程,便于各学科各课程资源分享及满足教师自身智慧课堂的实施需要。第四,关注师生个性化学与教的需求与实践过程,对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学与教活动在云、台、端产生的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清理、处理,合理化设计算法,为师生        建立个性化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一方面实现智能人机交互,即根据每位师生个人基本信息、拓展信息、原有知识结构、学习视频内容及进度、重复观看次数、学习测试结果分析(包括错题分析、错题关联知识节点等)、活动轨迹、收藏和关注的内容以及参与交互的过程与内容,智能推送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抽取个性化试题组卷出卷等。
2. 课程知识图谱立体化、全面化建设
        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应以课程本体为主,构建课程概念层次关系,涉及知识、概念、关系,一方面,选择合理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建立课程图谱关系模型,可应用层次聚类方法进行课程本体层次关系获取,自动构建课程本体概念层次关系,引入课程知识概念的细化度评价指标,提升了课程概念层次关系划分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充分融入人的积极因素,以课程主讲教师和课程教学团队为主,以所有在线学习的学生为推手,不断扩大图谱节点数,无论联结内网爬取知识节点,单向获取外部网络知识节点,还是师生人工采集、转换知识节点,都将使得课程知识图谱向纵深广博发展,通过关系模型计算,系统自动滤去重复或相似度大的知识,保障了知识图谱的质量。同时系统可以建立图谱节点问卷调查,采集所有使用该课程图谱的用户对节点关系的认可度,根据用户的调查结果对图谱节点和边进行微调,克服了机器视算法为唯一标准的缺点,使得课程图谱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化。
3. 不断提升智能服务平台AI能力,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与教师个性化教
        不断将人工智能技术新成果运用到智能服务平台,提升平台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力度,做到课堂教学精准管理、信息资源精准推荐、学业水平智能检测、人工智能试题标引,构建多维试题库、智能化出卷判卷等,全程交互化、数据化、智能化、可视化。将繁重重复的较低层次教学管理任务交给机器,教师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画像,将学生未知的、感兴趣的、有探索欲的以及难点和错题点的内容、试题试卷推送给学生,大大节约军队院校学生已掌握内容的重复学习时间,实现高效学习,以便于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军事训练。
结语
        在智能时代,军队院校为了培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军事人才,智慧课堂探索与实践势在必行。要积极运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改变学与教的思维方式和模式,以智慧课堂3.0内涵、定义和架构为参照,建设“云—台—端”智能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和智能服务,竭力为智慧课堂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慎言.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33).
[2]王天平,闫君子.智慧课堂的概念诠释与本质属性[J].电化教育研究,2019,319(11).
[3]梁凯华.对智慧课堂建设与教学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新时...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