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服装设计语言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武心潇
[导读] “语言”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延续至今的重要文明形
       武心潇
       身份证号:22028219781206****
       深圳市美百年服装有限公司
       摘要:“语言”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延续至今的重要文明形式,同时也是人们沟通、交流、展现自我及传播文化思想的重要媒介。服装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的表达,设计师将古今中外的素材转化为语言符号,同时也传播着时尚文化,语言表达不得当则会引发文化交流时的“误读”。基于此,本文针对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服装设计;语言
引言
       文化人类学,是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法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不同时期的文化,解释社会与人类的关系。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与创新,应从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中获得新思路与新设想。注重多样化、多维度的展现与传播服装设计语言,在发挥服装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借助文化进行赋能和赋魅。业内人士应对服装设计语言的展现与表达形成新的视角,即从文化人类学视域出发,对服装设计、设计师的理念传达等进行探讨。
       1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服装设计语言
       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LeslieWhite)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源自于符号的使用。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从学科属性上属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人类学民族志和田野调查法,通过“整体论”的研究视角并融入了历史文化变迁的观点。通常来讲,狭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文化人类学中,“文化”又被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文化人类学视域中,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服饰由一定的实物材料构成,因此它属于物质文化;设计者在服饰之中融入图纹装饰和符号,在文化传播中服饰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1]。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服饰常通过材质、图案、色彩等别贵贱、分等级的身份标识和社会权力,因而,服饰又属于制度文化的产物。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认为,语言符号系统由“能指”(指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如声音、图案形象等)和“所指”(指语言学符号所反映事物的抽象概念)构成,两者共同构建了语言的意义。“设计语言”(Designlanguage)是设计师展现设计意图的素材和文化符号。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将各种素材转化为服装设计语言,其内容可以是造型、图案、色彩、材质等显性符号,也可以是创意灵感、设计思想、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等隐性符号。时尚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通过造型、色彩、图案、工艺等可视性的视觉符号来传递设计者的价值观念、视觉审美、品牌的个性化标识以及风格特征。服饰处于特定的时空和场域之中,经由人而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想象和价值意义。因此,笔者将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服装设计语言”定义为“在特定文化情境中,与人相关联的、可供服装设计使用的一切符号”。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服饰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文化符号的输出行为。服装设计语言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审美性、传播性等特点[2]。
       2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服装设计语言的表达
       2.1设计者的创意思想表达
       服装设计语言表达的是设计师的创意思想,甚至是他们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展现。如具有民族文化情结的设计师,会在服装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同时,设计师若对身体肥胖或偏瘦消费群体有特殊情感,会在服装的裁剪、选料和尺码设计等方面产生更多的思考与创意。从这个层面来讲,大众可从服装的款式和市场定位上,获取与感受设计师的理念与思想。此时,服装成为设计师表达自我观念、创意和价值观的语言,并与大众在各个层面建立沟通关系。设计理念和创意想法,都是生成不同款式、不同样式服装的灵感。设计师利用专业技能将虚拟化的创意或灵感进行实体化,基于不用的语言符号作用在可触摸、可看见的服装上。

而大众可通过服装设计了解设计师的创意设想,在信息流通和反馈的过程中,实现设计师与受众的语言交流与表达[3]。
       2.2大众情感的共同表达
       关于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服装设计语言的研究,相关人员需切实认识到语言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在以服装为载体传达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应关注人的情感体验与精神需求。设计人员对服装的剪裁、材质和颜色等产生新构想的过程中,应注重凸显服装设计情感元素。无论是服装上的一个装饰,还是根据既定人群身材在形制上的设计,都是服装设计的语言表达[4]。即消费者在试穿或购买衣物时,会对精神载体产生直接反应,并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态度。如消费者对衣服材质的舒适度、展示身材的效果和整体传达的美感等,会基于具体的衣物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反之,服装设计语言与大众需求产生高度契合性后,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消费者感受到设计师赋予衣服的情感后,更易于产生积极的消费行为和回购动机。而消费者对服装感知的全程中,会自然地表露他们的情绪与情感,即喜欢、无感和不喜欢。服装与人们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设计师需切实从文化人类学视域出发,对服装设计语言的表达注入更多的情感要素,以此驱动人们对衣物产生积极的认知与感知。且利用可引发大众共情的服装设计语言,更好地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引领大众产生积极的文化思潮[5]。
       2.3服装设计隐含文化价值表达
       服装品牌效应和品牌文化的传递,通常都是借助服装设计语言的不同表达实现的。作为品牌的核心,服装设计语言内在气韵的外显程度至关重要。服装设计中隐含的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在气质与外在的价值骨架。缺乏文化底蕴的服装设计,只能基于客体的结构和颜色引人注意,达到的是视觉层面的刺激目的。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服装设计,更易于架构消费者与设计者思想沟通的纽带与桥梁。文化成为传达服装设计理念和精神意境的载体,促使服装产品产生更强有力的市场活力。而商品在市场中产生极大的流通性时,才能不断提升品牌效益。基于具有知识内涵的品牌文化,可为产品和服务赋予魅力。服装设计语言在文化价值上的表达,更易于展现消费者或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注重丰富服装设计的语言体系,基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播文化,能以服装为载体传达更具有文化价值的信息。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应注重体现服装设计语言的文化气质与精神气韵,使人们基于客观事物产生更多的文化创意与联想[6]。
       结束语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人们需对服装设计语言进行全面的研究。既要从既定的文化体系中产生新的服装设计灵感,又应利用不同的视觉符号和语言,表达设计师和大众的情感及价值取向。同时,设计人员应将传统文化和服装设计进行科学的融合,在不断丰富服装设计语言体系的同时,为大众提供更多的美学体验和文化体验。在基于新潮和丰富的服装设计语言,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品牌文化的过程中,能助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获得不断的拓展。
       参考文献
       [1]秦傲.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相互关系的研究[J].艺术家,2019(10):49.
       [2]李丹,施建平,仲菊芳.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研究[J].纺织报告,2019(09):36-37+62.
       [3]王岚.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评《服装设计美学》[J].上海纺织科技,2019,47(07):65-66.
       [4]秦慧敏,王艳晖.文化视阈下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家,2019(04):79.
       [5]彭荟.民族服装设计的文化性和审美性[J].广东蚕业,2019,53(03):110+112.
       [6]李昕.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价值的创新应用[J].艺术家,2019(02):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