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机械智能制造现状与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 潘佰守
[导读] 随着时代进步以及经济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在企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已越发普及
      潘佰守
      身份证号:45080219901205****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以及经济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在企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已越发普及。一定程度而言,机械制造技术通过监控产品规划、设计、制造、使用以及维修等各个环节,决定了产品质量高低。纵观机械制造技术取得的新发展,可以知悉其未来发展趋势以虚拟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取代传统人力操作。基于此,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机械智能制造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机械;智能制造;现状;发展
引言
      数字化时代,机械制造凭借应用领域广泛、发展方向多元、发展前景广阔等优势,在经济发展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而机械制造技术作为核心操作手段,是机械制造领域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对我国而言,机械制造技术可助力工业领域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科技兴国战略的有力支撑。自施行科技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在机械制造技术创新发展领域取得了卓越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巨大收益。因此,我国应继续保持探索姿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大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研究与应用实践探索,推动机械制造技术进一步提升,进而推动工业发展。
      1新时代背景下机械智能制造现状
      1.1智能制造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报告显示,2019年在平台上进行自诊断的企业中,有85%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为一级及以下;12%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为二级;2%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为三级;1%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为四级及以上。2020年,在平台上进行自诊断的企业中,有75%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为一级及以下;14%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为二级;6%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为三级;5%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为四级及以上。处于成熟度二级的企业应用自动化及信息化技术对核心设备及生产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了单一生产流程信息的共享;处于成熟度三级的企业对装备、系统进行网络化集成,实现了跨业务数据的共享;处于四级及以上成熟度的企业能够对生产要素,包括人员、物料、设备等数据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构建模型与知识库,并基于模型及数据分析结果对核心业务进行优化,初步形成了新型机械制造模式与商业模式。相对于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成熟度为二级、三级、四级及以上的企业数量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我国机械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
      1.2中小企业聚焦生产制造模式转型
      机械智能制造领域重点龙头企业布局追求大而全,业务涉及范围广泛,并且在新能源领域进行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则集中精力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报告》显示,参与自诊断的企业内有87.92%的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其以装备的自动化改造、生产流程的优化为两大着力点,专注于专业化生产、服务以及协作配套,但当前中小型企业在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新时代背景下机械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2.1虚拟化
      在数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制造业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使得机械制造技术向虚拟化发展,继而衍生出虚拟制造技术。一定程度而言,机械制造技术虚拟化即是相关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借助隶属于信息化技术分支的仿真技术,于制造软件及制造平台上通过模拟产品相关数据进行产品仿真的技术。该虚拟化制造技术凭借可模拟出产品的功能性、操作性优势,可依据客户具体要求及市场发展需求针对性设计产品,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制造的规划设计、生产等环节。一定程度上,虚拟化机械制造技术通过日益完善的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为制造企业提供虚拟化的制造场景,赋予相关操作员工以真实的设计体验。

生产制造企业借助虚拟化机械制造技术对产品的设计研发环节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对产品成型整体流程的各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计算机软件及互联网平台为依托进行产品模拟。具体而言,相关企业通过计算机等智能设备,对制造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等多个环节进行虚拟化创建,通过模拟产品的功能特征、使用时长、操作手段等数据,加深产品稳定与安全性能。因此,虚拟化机械制造技术不仅可缩短产品制造研发所用时长,减少产品维修成本,还可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与生产效率,是数字化时代取得的重大发展之一。
      2.2数字化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越发完善、全面的情况下,制造业将其融入到机械制造领域,促使机械制造技术向数字化发展转型。该技术将制造企业研发产品的全过程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数字传送技术于计算机平台上进行传递,进而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数字化信息交流共享。一定程度来讲,数字化机械制造技术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将制造生产企业各部门间进行有力连接,促使企业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效率。生产制造企业借助数字化机械制造技术,在提高企业协同工作效率的同时,缩短制造产品的生产周期,以更快速的适应能力及调节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势。通过数字化机械制造技术,制造企业可对自身的设计、研发、生产以及管理部门相关信息进行集成、整合、分析、共享等操作,以此为基础推动部门间协同合作,并借此加深企业凝聚力。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新一代技术手段,数字化机械制造技术以计算机终端设备为依托,进行相关制造信息的集成处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信息传送至相关部门。在此背景下,各部门凭借对接收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在充分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同时,确定该部门后续工作规划。通过数字化机械制造技术,制造企业可打造部门协调统一、信息流转高效快捷的有机整体,在保证企业整体制造效益的基础上,提升发展潜力。
      2.3智能化
      由于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兴时代技术的不断完善推进,机械制造技术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以智能制造模式开启机械制造生产企业新篇章。相对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而言,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以智能化方式展开制造生产,可显著减少人力物力支出成本。此外,相对于感性的人力工作者而言,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可通过编程技术,直接让机械进行生产制造,在杜绝人力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态问题同时,还可保证生产流程及工艺的严格性、可靠性。因此,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遇到人力无法解决或精细程度要求较高的产品研发环节,可借助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简化、处理乃至突破相应问题。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机械制造领域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该技术凭借智能化技术的可替代人工、可简化运算等优势,成为机械制造领域首要研发目标。换言之,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可代替制造行业从业人员的部分操作环节,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优势,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损耗。对机械制造行业技术人员而言,机械制造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简单、重复的操作工艺,从而将技术人员从繁重、枯燥的制造流程中解放出来。
      结束语
      机械制造技术的工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整个行业,还是涉及机械制造技术的相关企业均需要高度重视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共同为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发展贡献力量。机械制造技术可与时代发展下的新型科技技术有机结合,并由此蝶变生成新机械制造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志云.机械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6):37-38.
      [2]刘连福.基于信息化的机械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研究[J].南方金属,2019(03):36-38.
      [3]刘金锋,朱钰萍,田桂中,王筱蓉.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08):46-48.
      [4]冯静娟.我国机械制造的智能化发展[J].内燃机与配件,2018(24):152-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