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茬粉碎玉米秸秆还田注意事项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1矫丽娜 2姜海超
[导读] 焚烧玉米秸秆会对大气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近年来随着生态环
       1矫丽娜  2姜海超
       1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通辽  028000?
       2奈曼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300

       摘要:焚烧玉米秸秆会对大气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得到了重视,多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得到了广泛使用,对玉米秸秆进行还田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环境,其中高茬粉碎玉米秸秆还田这一技术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对高茬粉碎玉米秸秆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研究这一技术带来的成果。
       关键词:高茬粉碎;玉米秸秆还田;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玉米秸秆是一种具有较多营养物质和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源,并且能够用作畜牧业饲料,在过去由于缺乏认识,主要采用焚烧的手段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渐深化,秸秆焚烧问题已经成为了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通过高茬粉碎玉米秸秆的形式,能够将废弃秸秆转变为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资源,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经逐渐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秸秆的使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需要加大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推广,提高相关人员重视。
       一、高茬粉碎玉米秸秆还田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秸秆还田后能够对农田环境起到改善作用,不影响后续农作物的种植,首先需要保障粉碎秸秆的质量,对粉碎机械进行调整,确保玉米秸秆的粉碎长度符合相关标准,处于3cm-5cm之间,防止因为秸秆长度不符合标准降低出苗率,此外秸秆还田的数量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决定,在进行秸秆还田前需要对区域内的水源、土壤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全面了解耕地条件后对还田的玉米秸秆数量进行科学规划,为了避免对下茬农作物造成影响,还田的秸秆数量应该保证能够充分可腐烂,才能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其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主要采取机械化手段对秸秆进行粉碎和铺撒,为了保证小麦种子的顺利发芽出土,需要尽快将秸秆与土壤进行混合,对秸秆进行深度为20cm-30cm的深耕,通过机械采用边收边埋耕的手段能够确保土壤和粉碎后秸秆的充分混合,确保地面上没有明显的粉碎秸秆,可以进行下一茬作物的种植,粉碎后的秸秆中含有腐熟成分,通过将其还田处理能够提高小麦发芽出土的效率[1]。
       秸秆还田后,在进行播种时,需要适当提高5kg-7.5kg的播种量,并且对播种好的土地进行镇压,一些旋耕的小麦田在种植时需要随时进行镇压,通过加强小麦种子与土壤的接触,能够提升小麦的出苗率。在使用秸秆还田的土壤中种植小麦时需要对其施氮肥,能够促进秸秆的分解,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微生物。在秸秆分解的过程中,分解的速度受到土壤水分的影响,对其分解速度产生影响的微生物与土壤墒情有关,在土壤水分过低时会因为微生物繁衍速度变慢而影响到秸秆的分解,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浇水,而玉米秸秆在收割时具有较高的干水量,因此需要提高粉粉碎翻埋的速度。
       最后需要注意,在进行秸秆还田时,需要加强对秸秆的筛选,选择较为健康的秸秆能够降低第二年种植玉米时感染病虫害的风险,对于带病的秸秆,可以采用高温堆腐的手段进行处理。秸秆还田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提高粉碎还田手段的科学性,才能保障农作物的顺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充分发挥玉米秸秆还田的价值,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二、高茬粉碎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
       (一)对土壤环境进行优化
       通过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在秸秆腐化分解后能够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质,例如氮、磷、钾等,对土壤环境进行调节,缓解比例失调带来的困难,并且能够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在传统的农业种植中,农民通常会对秸秆进行焚烧处理,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能够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还能提高生土熟化的速度,为土壤增加肥力,对土壤形状进行改善,为后续农作物种植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农作物总体产量。通过粉碎秸秆还田这一手段,能够提高作物5%-10%的产量,能够促进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保障。而秸秆的粉碎还田虽然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效益,但是需要在还田前对秸秆还田进行充分了解,加强对秸秆的筛查,排除存在病害现象的秸秆,对秸秆粉碎还田进行科学规划[3]。
       (二)能够降低使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在农作物种植期间根据其生长情况和生长特点进行施肥是必要的,长期施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普及秸秆还田技术,并且对施肥量进行了控制,通过了解可以得知,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化肥的需求量不如对有机物的需求量。秸秆中含有较多的养分,例如蛋白质、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和一些其他养分,并且具有加多种类的有机质和丰富的营养,采用传统手段对秸秆进行处理,土壤中残留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少,土壤中的肥力无法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而通过秸秆粉碎还田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健康成长。
       此外在秸秆粉碎还田的过程中,还能对微生物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土壤微生物在进行生态系统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土壤进行净化,并且分裂土壤中存在的有机质,土壤中主要通过植物叶素实现有机物的合成,而秸秆还田的手段为其中存在的微生物提供了大量能源物质,提高了酶和微生物活性。秸秆中微生物分解后会形成腐殖酸、木质素、纤维素、多糖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加强土粒粘结的作用,在与黏土矿进行作用下能够产生一些无机和无机的复合体,通过将土壤粘结成团粒状,能够降低土壤容量,协调土壤中的热、气、肥、水等,对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改善[4]。
       三、玉米秸秆还田中存在的不足
       在高茬粉碎玉米秸秆还田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存在一些弊端,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只有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才能进一步推动技术的发展。主要弊端有如果秸秆还田中没有将粉碎后的秸秆撒均匀,就会出现微生物抢夺作物养分的现象,为了避免造成减产等问题,需要对秸秆还田的数量进行控制。此外秸秆还田时需要对农田施加氮肥,加快秸秆的分解,然而由于人民普遍缺少重视,导致了玉米秸秆还田数量超出标准数值。
       其次在对秸秆进行翻压时,会导致土壤之间密闭性不足,出现比例不一的大小空隙,植物根系会在风的影响下降低生长效率。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需要利用石硫进行碾压,并适时进行灌水。此外如果秸秆没有得到妥善挑选,还会导致病虫害的出现,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5]。
       结语:综上所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是当前玉米秸秆处理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能够降低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将秸秆转换为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促进后续种植作物的健康生长,为了保障秸秆焚烧技术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运用,需要农民提高对秸秆还田作用的认识,在高茬粉碎秸秆还田中对具体手段进行详细规划,充分发挥秸秆还田的优势,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忠卫,毛涛,王勤礼等.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模式对制种玉米产量及耕地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20,36(11):70-72.
       [2]史乃煜,陈海涛,魏志鹏等.玉米原茬地秸秆还田比例调节装置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1):11-22.
       [3]邱琛,韩晓增,陆欣春等.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20,9(03):277-286.
       [4]陈合龙.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机化,2020(16):6-7.
       [5]张海波,胡军,刘昶希.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播前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