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实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辽宁 沈阳 110013
摘要:消防监督检查具有保障城乡居民安全、全面消除火情风险因素、提升居民防火警惕意识等重要实践作用,现阶段的消防监督检查日常工作应当达到常规化与高效化的目标。具体在创新运用消防监督检查的路径措施过程中,网络大数据平台可以帮助消防执法人员准确查找各个区域火情风险,便于消防监管人员展开全方位的消防检查工作,同时还能合理控制消防监督检查的实施成本。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消防监督检查实践过程中的大数据手段创新运用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创新思路
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特征体现为依靠网络数据软件来完整收集特定领域信息,并且对于现有的网络数据信息实施统计汇总处理,提供科学化的决策制定支撑。消防监督检查的全面开展运行过程将会生成大量数据内容,因此决定了消防监督检查的业务运行实施过程必须要依靠大数据平台。消防监督检查的机构负责人员在正确操作使用大数据平台的前提下,应当能够准确收集火灾隐患信息,节约消防监督检查的实施运行成本,并且方便了消防监管执法部门开展消防宣传。
一、大数据技术对于消防监督检查的重要实践意义
(一)准确收集火灾隐患信息
火灾隐患因素在大规模的城市建筑物体系中具有普遍存在特征,火灾隐患的数据信息如果没有得到完整准确采集,那么具有人身伤害风险的火灾隐患信号将会被消防监管人员忽视[1]。在人工收集与汇总消防隐患数据的情况下,火灾隐患数据比较容易被遗漏,导致较为显著的消防监管工作损失。与之相比,运用大数据的平台技术手段来汇总处理消防隐患数据有益于保证数据准确性,充分避免了消防安全风险因素被遗漏,体现了大数据手段在处理海量数据资源过程中的价值意义。
(二)节约消防监督检查的实施运行成本
消防监督检查的实践工作资源应当得到最优化利用,旨在全面促进消防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提升消防监管执法的综合实践效益[2]。消防检查人员在正确操作大数据平台的情况下,对于消防检查的物质经费资源能够进行优化分配利用,从而有益于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节约人工操作成本、检查工作时间成本、物质资源成本等。由此可见,建立在信息化仪器系统支撑基础上的消防检查模式更加可以降低消防成本投入。
(三)便于消防监管执法部门开展消防宣传
消防宣传工作属于消防监管执法机构的重要实践工作要点,消防检查宣传人员应当向城乡居民普及基础性的防火安全常识,切实保证居民能做到准确识别建筑物内的火情风险威胁,严格做好火情预测以及安全防护工作。大数据平台可以增进消防监管人员以及城乡居民的沟通联系,非常方便消防监管人员随时沟通当地建筑物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培养城乡民众的防火监管自觉配合意识。
二、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目前开展状况
在目前的情况下,消防监督检查的各项实践管理工作正在不断表现为深入推进趋势,消防监督的开展运行力度也在逐步强化。然而从根本上来讲,消防监督检查的常态化模式仍然有待加以调整,消防监督检查执法人员自身素养也有待实现提升[3]。消防监督检查属于综合性的执法监督工作,消防监督检查的总体实施目标应当在于全面查处与清理消防隐患因素,保障各个空间场所的人员健康与安全。
但是实际上,消防监督的执法机构人员目前未能具备信息化的业务素养,那么将会造成消防执法以及消防监督的传统实施模式无法得到转变。除此以外,消防检查执法人员针对消防检查宣传的重要实践环节停滞于表面化,导致城乡建筑居民无法深刻认识到消防监督工作价值意义。在消防检查的机构部门内部,消防监督检查的岗位职责存在模糊与交叉情况,某些消防监管执法的具体负责人员未能认真履行消防监管职责。
三、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完善创新思路
(一)健全消防监督检查的信息化运行保障体系
消防监督检查的运行保障体系必须要依靠信息化平台,建立在网络大数据手段支撑之上的消防监督管控工作体系更加具有快捷性优势,有益于消防监管人员针对各种火灾风险因素进行准确判断[4]。消防装备的采购验收保障中心目前亟待得到尽快建立,旨在充分确保消防基础装备能够满足装备安全使用性能,保障消防装备的及时充足供应。作为消防监管部门针对消防物资的安全监管保障中心应当制定总体建立规划,结合消防基础物资的真实使用需求来保障消防装备供应。装备采购人员必须要认真施行消防装备的安全保障体系标准,准确检测与控制消防装备质量。消防监管与监督机构部门针对装备采购人员必须严格展开培训,切实保证装备采购人员能达到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专业素养优良的标准。消防装备的验收业务人员对于信息化仪器应当正确进行利用与操作,全面结合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手段来检测消防装备品质。
(二)完善消防监督执法的网络数据库系统
网络数据库可以帮助消防检查机构的管理负责人员准确统计各阶段内的火灾发生概率,对于消防监管执法的总体实施成效进行了明显促进提升[5]。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消防监管执法的部门机构人员应当积极采纳网络数据库模式,确保将火灾事故经过、消防基础设施的数目比例、消防检查的阶段实施规划等关键要素保存在数据库内。消防监管的具体负责人员可以随时登陆消防系统数据库,非常方便消防监督检查人员针对数据信息展开统计汇总工作。消防监管部门针对网络数据库应当经常展开维护处理,严格保证消防数据信息的完整安全性。
(三)促进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升
消防执法人员能否达到信息化素养良好的标准,在根本上关系到消防监督检查的综合开展效益。从现状来看,消防监督检查的业务实施人员应当积极促进自身业务素养等级提高,正确操作消防监管的网络数据库系统。作为消防检查的工作实施人员应当认真履行消防宣传职责,耐心向城乡居民讲解防火安全常识,争取赢得当地居民对于消防检查工作的协助配合。消防装备的安全性能验收工作应当置于首要地位,消防装备验收人员为了达到保障检测数据准确度以及节约验收工作资源的目标,那么目前有必要积极采纳信息化验收管理手段。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消防监督检查实践领域中的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可以达到预期良好技术成效性,充分确保了消防监督监管的机构人员准确查找预测消防火情风险,给出严格与科学的消防隐患防控处理决策。近些年以来,消防监督检查的业务实施开展思路方法正在不断获得创新,现有的消防执法管控技术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具体在消防监督检查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消防执法机构人员应当更多侧重于健全消防监督检查的信息化运行保障体系,完善消防监督执法的网络数据库系统,促进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文标.小火烧出安全监管盲区——杭州“5·11”火灾事故引发的话题与反思[J].中国应急管理,2021(06):84-87.
[2]王勇.消防监督检查中若干常见问题的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6):123-124.
[3]刘雨歆.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今日消防,2021,06(05):14-15.
[4]冷昊辰.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07(08):98+100.
[5]向杰.大数据技术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创新思路[J].今日消防,2020,06(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