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与关键细节问题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杨健海
[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
       杨健海
       身份证号:45010419770605****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食品的安全与营养也愈发受到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安全与健康,不断加大抽检力度。近年来,社会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在很大范围内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不仅突显出一些不良商家的道德低下,也暴露出食品检验当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与关键细节问题。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关键细节;问题
引言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以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且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故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食品安全风险在各环节、各层次、各领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了能够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的食品检验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完善,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食品安全问题,为人民的健康生活兜底。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食品检验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
       1食品检验检测抽样方法
       随机性和差异性抽样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检验抽样技术。随机抽样原则就是在选择食品样本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一定要保证取样工具的清洁,保证取样工具不影响食品的内部环境和结构,并对取样过程中的样品损坏等问题进行调查。破损的样品将影响食品最终的检验结果。差异性抽样主要是指研究者不能对不同种类食品进行统一抽样的抽样方法。举例来说,如果要检测的食物是固体形态的,研究人员就必须把它制成粉末来检测。若所检测的食物为液体,研究者必须学会均匀摇动液体,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1]。
       2食品检验检测的内容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内容涉及到如下几方面:第一,食品添加剂。目前,食品厂家会在食品制作过程当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如果添加过量,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这就需要检测人员针对食品当中的添加剂使用量和使用种类进行检测,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第二,生物毒素。食品当中若含有生物毒素,便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常见食品当中存在的生物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素及黑曲霉菌,针对这类生物毒素要做好检测工作。第三,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是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中毒”的常见问题,重金属检测成为食品安全保障不可缺少的部分。第四,农药残留。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残检测可识别农产品中的农残含量是否超标,同时约束农业生产,使农药的施加更加科学合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3食品检验检测中具体实施方法
       3.1微生物检验法
       微生物的生存与基本生存条件如水、空气等密切相关。食品是微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丰富的食物能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养分。食品中的微生物一旦积累起来,就会影响食品的质量。食品检验以微生物检验为主。该检测方法对检测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要求检测者在微生物检测中高度关注,以确保检验部位的气密性,并避免空气流动。定期清洗化验工具,用消毒剂消毒[2]。
       3.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检验法
       该方法主要用来测定食品中金属的含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铜、铝和其他影响人身心健康的物质是否过量。蒸汽中被测元素的光谱被吸收,而该光谱被削弱,因此可以从衰减的光谱中判断出是否有被测元素。
       4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4.1食品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虽然有了提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总体水平还需增强。检验人员知识老化、不熟悉现代检测理论、缺乏系统培训,尤其是对现代高精密仪器的操作不熟练等,都是现在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食品检验人员不能吃苦耐劳,面对繁杂的工作量,产生打退堂鼓的想法,人员流失严重[3]。
       4.2食品检验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目前拥有众多的食品检验机构,也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进行负责,但是食品检验制度仍然不够完善。虽然在长期的工作当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方法,但大多已经非常陈旧,食品厂家能够非常轻松地绕开这些限制通过检验。而且由于缺乏系统的制度,很多时候还会出现食品检验部门步调不一致、彼此之间出现工作冲突的现象,进一步导致食品检验效率下降,不能很好地将食品安全问题及早检验出来,从而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
       4.3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滞后于时代发展
       由于技术上的缺陷,很多有问题的食品可以进入市场。食品安全问题由此演变成了社会问题。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与设备的落后,已导致人们的食品安全保护措施自毁。许多因素导致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落后。人们的强烈需求导致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量的不断增加,检验检测行业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4]。
       4.4检验人员工作能力不高
       食品检验员对食品的低劣检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的基本素质与公司的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好名声,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对食品的控制和管理。但目前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工作责任感,不利于食品质量的提高。
       4.5重复设置食品检验机构
       很多地方政府都花费大量的资金、人力建立了专门的食品检验机构,负责对本地区的食品质量进行检验,但是由于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检疫、工商、质检等部门又分别投入巨大的资金建立了食品检测机构,这些机构之间职能重叠,彼此缺少必要的配合,而且很多时候地方没有足够的食品检验量,这就使得这些食品检验机构长期处于停摆的状态,对财政资金来说也是一种浪费[5]。


       5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5.1完善食品检测制度,更新检验方法
       想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食品检验体系,首先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为此,要结合我国食品检验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对各项食品添加等违规行为进行界定,及早制定出质量标准,为厂家生产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为质检工作提供标准的工作办法。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也愈发重视,应当响应社会的呼声,加大对造假掺假行为的惩处力度,采取安抚与惩处相结合的方法,让心存侥幸的厂家打破幻想。
       5.2应用先进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为了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对原有设备不断进行更新和优化,确保技术的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6]。
       5.3优化监管体系及管理制度
       通过对食品质量监管体系的优化,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且有效地展开食品质量检测与监管工作,促进检测工作效率的提高。首先,要以全面、综合为原则,完善食品检验监管体系,规范食品检测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程序透明度,严格对照相关标准把控检验检测各环节及步骤。其次,要优化管理制度及检测标准,科学规范地监管检验流程,严格约束检测机构及人员行为,夯实食品高质量检测的基础,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
       5.4确定设备以及实验试剂的准确性
       首先,要做好各种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保证天平称量准确无误,pH仪要能准确测出样本的酸碱度。其次,对于操作中使用的各种试剂,需要对其进行登记,同时确保所用试剂并未超过规定期限,如果试剂过期,将会导致实验数据出现大的偏差,从而导致食品安全检测结果错误[7]。
       5.5检测试验员的高度责任心与高超操作水平
       食品安全检测需要试验人员操作,而一个专业水平突出,责任心强的试验人员更能确保检测工作准确、安全。从点到面,企业应重视培养一支优秀的检测团队,最简单的就是从高校招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在职员工,可以举办与此相联系的专业技能学习培训,培养员工的终身学历意识。而且部门应该制定良好的奖惩机制,陟罚臧否,以章处理。
       6食品检验检测的关键细节问题
       6.4样品采集
       在正式实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前,首先需要采样,常用的采样方法是随机采样法。不过在实际检测流程中,检测设备、环境及工作人员的专业度都会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引起一系列偏差,为了确保检测数据能够准确反映样品的真实情况,就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以便获取更准确的检测数据。选样时除了关注样品的代表性,也要对样品数量予以考虑,规避由于采样数量而引起最终数据偏差的情况。此外,一定要使用清洁无污染的采样工具,保证工具的清洁度与相关要求相符合,以免出现由于采样工具不清洁而造成样本受污染的情况,避免样品的微生物、理化指标受到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在采样时也要重视相关的清洁工作,以免样本由于人为影响而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6.2样品制作
       制作样品时,确保样品的均匀性相当重要。一般从形态的不同来看,食品可分为液体和固体两类。面对形态不一的样品时,要选用针对性的样品处理方法。检测液体类样品时,操作流程往往较为简单,在保障环境条件为无菌的前提下,均匀混合样本与检测液体后即可开始进行检验检测。检测固体类样品时,首先应当进行粉碎处理,同一食品的不同检测项目中也会涉及不同的处理方式,要提前掌握检测要求,并以实际要求为根据合理处理样品,这样才能获取更真实、准确的检测结果[8]。
       6.3仪器的选择
       仪器选择的科学与否,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巨大影响。目前,自动校准基本上成为了各类食品检测仪器的必备功能,即一项检测工作完成后能自动调整为初始状态。不过,个别仪器依然需要人工进行校准,且在检测前需要合理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同时,个别仪器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且不同设备在型号方面也有区别,因此检测工作完成后需要及时维修、保养,以便使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6.4试剂的选择
       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时,检测人员要合理选择试剂,例如强酸性或强碱性试剂等,一旦接触空气后就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影响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基于此,对于易变质或易挥发的试剂,一定要做好密封处理。还有部分试剂会在特殊条件下发生反应,此时需要科学制定保护流程,例如在使用碘试剂、二氧化硫时,应严格遵循即配即用原则。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饱”已经不是人民大众的要求,如何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因此,提高食品安全已经迫在眉睫。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有害物质的查处水平,增强相关职员的培训强度,确保检查结果可靠,防止有害食品流入市场,严格确保广大市民的生命与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建军.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36):54.
       [2]岳阳,孙娜,王玉莹,郭奕含,孙迪.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阐述[J].食品安全导刊,2019(33):32.
       [3]袁迪,谭幕华,张昊,李晓萌.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9(21):40.
       [4]魏姣姣.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9(15):45.
       [5]王金灿.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12):27-28.
       [6]叶福财.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J].商讯,2019(12):151-152.
       [7]张红梅.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J].农家参谋,2019(02):7.
       [8]张琪玮.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