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   作者: 沈海霞
[导读] 畜牧业作为海北地区主要的支柱型产业,是助力农牧民增收增效的一大途径,最近
       沈海霞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畜牧兽医站 810499
       
       摘要:畜牧业作为海北地区主要的支柱型产业,是助力农牧民增收增效的一大途径,最近几年,伴随民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对牛羊制品的需求量大幅攀升,海北地区牛羊养殖的规模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其中显露出的诸多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本文主要立足于海北地区牛羊养殖实际,就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展开探究,以期助力牛羊规模化养殖的长效化发展。
       关键词:牛羊;规模化养殖;问题;对策
       引言
       海北地区占地面积34068.44平方千米,囊括辖区4县30乡(镇),214个行政村,农牧户23.69万人,拥有天然草地256.9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38.63万公顷,存栏牛羊数量高达300余万头只,是青海省重要的畜产品产地。在此背景下,要想强化海北地区牛羊规模化养殖效率,使得牛羊养殖朝向更高标准、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便要及时找出现存问题,探寻最佳解决对策,相关要点如下:
       1牛羊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1.1疫病防控问题
       相对于其他牲畜而言,牛羊饲养周期更长,疫病类型自然也更为复杂,加之在规模化养殖中,牛羊的饲养密度相对更大,疫病出现的概率和蔓延情况更为严重,若是疫情突发,且没有及时将其控制住,很可能引发大范围的牛羊感染[1]。农牧民知识水平很是有限,对于各种先进养殖技术、防疫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入,在日常养殖中表现出的诸多不重视亦是导致牛羊疫病多发的一大原因,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养殖人员本身的防疫观念淡薄,往往将疫苗接种等同于完全防疫,认为只要按规定接种了疫苗,便不需要其他额外的防疫手段,在养殖环境维护、疫病预防措施落实等方面多有忽视,这在无形中给病菌的传播创设了有利条件;其次,防疫知识不足,对于各类牛羊疫病(诸如布病、口蹄疫等)的认识程度寥寥可数,因此不能及时发现病牛病羊的异状表现,即便有所发现往往也当成普通小病医治,如此很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1.2环境污染问题
       牛羊的规模化养殖可以为农牧民创造更高的收益,与此同时,产生的养殖废物日愈增多,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更为突出,这无疑不利于牛羊养殖的长效性发展和海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维护。细化来看,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为三点:一是大气污染问题,养殖场每日要产生大量粪便,若是未能及时将场内粪便按规定清理好,粪便很容易在微生物的作用之下发酵,继而生出氨气、粪臭素等诸多含有有害成分的气体,不断散发恶臭,给牛羊及人类皆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2]。二是水体污染问题,对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液体状粪便以及场内的其他废水,若是相关人员未能即刻彻底清理,随时都有可能渗透或流出,一旦这些废水流入到河流之中,一来影响河流水源质量,二来也扰乱河流的生态平衡。三是土壤污染问题,首先粪便之中包含一定浓度的盐分,若是直接将其当做农家肥使用亦或随意堆放,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问题,其次牛羊在生长阶段避免不了对抗生素的使用,粪便之中难免会累积一定量的抗生素。
       2牛羊规模化养殖的解决对策
       由于地理环境、生态气候、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海北地区牛羊规模化养殖显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第一要务,相信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养殖理念的不断完善,本地牛羊养殖也会日愈规范化和高效化。


       2.1基于提前预防原则,将疫病出现概率降至最小
       防疫成效是决定牛羊养殖收益的关键要素,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尤其是在规模化养殖中,看似小小的疏忽时常引发大大的养殖损失,预防措施做好了可以大范围减少牛羊患病的可能性,为此,“提前预防”理念必须深入到每一位牛羊养殖户心中。一方面,畜牧部门要重视对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治培训,采取下乡演讲,深入养殖场指导,推送疫病介绍、防疫科普等方式让基层养殖人员习得更多关于防疫的知识,强化他们的防疫观念;另一方面,养殖人员平时也可以自行上网查阅资料、购买相关的图书加强对牛羊疫病的学习,掌握更多的防疫技巧和知识,并立足于本场养殖现状拟定适宜的养殖规划和防疫方案,以期让牛羊少受疫病的侵袭。另外,日常的检疫工作不能落下,注意对牛羊日常状态的观察,在发现疫病后,务必要及早寻求专业兽医的治疗,尽快进行治疗,留出专门的隔离区隔离病畜,抑制病菌的蔓延,如若病症严重还要即刻上报相关部门,防范疫病的大肆蔓延。
       2.2基于生态优先原则,促进牛羊养殖方式的转变
       海北地区作为青海省重要的生态区,在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务必要注重环境的维护,将生态化置于首要位置,具体如下:其一推行养殖环境准入制度,养殖产业逐渐步入优化升级阶段,选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选址合理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周边区域的环境状态,为此,一定要构建起完备可行的养殖场建、审、批制度。在实际选址过程中,需立足于本地土质条件、建设规划等合理调度,秉持不靠近人群聚集区、不靠近水源地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养殖废物、废水能够就近消纳为重要条件。其二重视对养殖环境的保护力度,重视对固化养殖模式的革新,如何以绿色化手段实现牛羊养殖是重中之重,唯有形成生态化牛羊养殖模式,方可以自本质层面处理好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研发推广绿色兽药、生态饲料是当务之急;同时还要落实好养殖过程中的诸项检疫事宜,自根源处消除引发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平时注意做好抽查抽检工作,维系养殖产业同当地环境的平衡性,为牛羊养殖的长效发展打好根基。
       2.3基于管理维护原则,将日常养殖事宜逐一抓好
       要想强化牛羊规模化养殖成效,日常的管理维护事宜万万不可落下,唯有从点滴之处切入,将每一项养殖细节抓好,方能实现增产增效:一是要抓好免疫接种事宜,此举是开展疫病防控的关键手段,可以切实高效地控制疫病出现和蔓延的速度,在实际施行时,需立足于场内养殖现状设置完善的免疫机制,依循技术方案的相关要求推进免疫事宜,强化牛羊的免疫机能;二是要抓好消毒杀菌处理,常用到的消毒液主要有氨水、烧碱水等等,除了定期按时就场内环境进行充分消杀外,为提升消毒成效还要注意消毒液的交替使用,不留任何死角,将圈舍每一个角落逐一进行消毒;三是要抓好饲喂管理事宜,牛羊唯有具备强健的体魄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疫病的侵扰,养殖场可以采用“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助”的养殖模式,牛羊一来可以进食更多天然饲料,二来可以在进食的同时多多运动,继而强化体质。可以适时在牛羊日粮中适时添加一些硫酸锌,用量在0.01%至0.02%左右,一般持续食用30d,按年度补饲5次即可,平时还要科学调配饲料中的钙磷占比,保证各类营养成分的均衡性[3]。
       结束语
       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海北地区已拥有规模化养殖场近200家,实际养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亟需解决,立足养殖现状、探寻问题、紧抓不足、找准对策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赵国君.海北州畜牧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8(01):48-49+20.
       [2]刘运,张观珍,张前卫,张太松.牛羊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11):46-46.
       [3]达吾然?托力干.畜牧养殖环境类型和对策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0(09):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