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白
群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下我国已经全面的进入了军民融合的新时代,军民融合的范围在不断的拓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军民融合的深度也在不但的加深。当下,我国不仅仅在经济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国防以及军队方面的实力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伴随着当下人工智能社会的到来,军民融合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收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就人工智能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出分析,对人工智能以及军民融合的人工智能进行概述,分析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应当严格遵循的原则,阐述了人工智能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影响以及发展建议,以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引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回顾,不管是在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于人类生存发展能力的提升,在各种事务中将人解放出来。在农业文明方面,用工具增强了人类的劳动能力,对人类的劳动范围进行了有效的延伸,而在工业文明方面则应用机器人将人力劳动直接代替,人的体力得以充分解放。而对该思维进行延伸,社会文明的发展则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类的智能进行了有效的拓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下无处不在的新型技术,社会的发展模式、运行方式以及组成结构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空前的机遇,我们应当积极迎合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科学的人工智能生态格局。在人工智能视角下进行军民融合同样也成为当下我国军事国防发展的重点。
1、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由于其英文全称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因此被人们简称AI。人工智能是一种开发、研究用于拓展、延伸以及模拟人的智能的技术、方法、理论以及应用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类型经过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希望真正了解智能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并与人类智慧相类似的技术,在机器上的应用这种技术则生成了智能机器,针对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言识别以及机器人等方面内容。自人工智能诞生以来,人工智能学科的技术经过不断的应用于发展,技术以及理论已经基本成熟,不断拓展肾的领用领域。我们甚至可以预见,在未来基于人工智能所诞生的科技产品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能够真正实现模拟人类的意识以及思维。此外,人工智能并不是人的智能,其不仅能够像人那样思考,同时还能够超过人类的智能。
![](/userUpload/99(602).png)
2、军民融合的人工智能的发展
当下,我国要真正实现军事强国的目标,不仅要保障社会经济得到大力的发展,同时对于国防科技的创新也应当报以高度重视,对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应当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革,重视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实力以及能力的提升。自从给我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之后,我国政府曾明确的指出,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要对国防建设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的进行深入的探究,而军民融合则是探究的重要理论成果,更是真正打造赋富裕中国以及强大中国的重要手段。我国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技术建设以及国防建设两者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以及关系都十分的重视,甚至不管是革命抗战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时期对于军民融合都报以高度的重视,痛死我国政府也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军民融合的发展也提出了不同的理念。
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在人们生活中科学技术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社会第一生产力就是科学技术,更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本途径,人工智能对于军民融合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userUpload/88(760).png)
3、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3.1、在发挥国家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推动市场运作
军民融合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很多因素都会对其发展活力以及推动产生严重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固有的维护自身内部利益结构、自成体系的发展模式对于外界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会进行自主的防卫和屏蔽,不仅导致其内部活力难以释放,同时严重阻碍了外界对其的推动。因此,对于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格局必须打破,保障军民融合在市场经济的发背景下对市场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应用,将各个领域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1]。要通过军事需求部门制定对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和体系外资源的比例进行调整,形成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发展形势,保障军民融合开放的领域能够最大限度的进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开放以及充满活力和强大的动力,以此充分保障军民融合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要充分的发挥市场的作用,遵循市场的规律,保障军民融合领域中能够融合更多的优质资源。在管理上应当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而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价值规律以及供求的规律,将市场的引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对规范标准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应当突出公平性的原则,将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对于军民融合管理体制、法规以及政策的建设方面以及标准条件的榆树方面应当将市场的竞争充分的展现出来,真正构建一个良好的 平台以及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确保企业中能够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以及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的活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军民融合工作的开展,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3.2、在确保军工产业安全的基础上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首先,要聚焦军工产业的核心业务,促使军工高新技术与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要坚守“大安全”、“大防务”为基本的发展核心,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新兴业务的拓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保障产业效益质量得以充分的提升[2]。其次,对于现代新型的电子信息业务也应当报以高度的关注,积极的应用大系统集成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在保障军工产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上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最后,我们要加强军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科研生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与此同时,重视绿色能源产业诸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的发展。将政府监督与宏观调控的手段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优化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重视政策以及投资结构的引导,为经济转型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在调整存量的基础上促进增量优化
面对当下的金融危机,很多军工企业都开始加大自身的投入,以望通过技术改造的方式等增量调整的方式来谋求发展,升级产业化结构[3]。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很多企业片面的回事了存量的调整,往往出现“欲速则不达”的问题。要真正实现产业升级,不可避免需要结合存量调整以及增量调整相结合,将调整存量作为基础实现增量的优化。面对当下的环境,军工企业更加迫切的需要需要对增量以及存量的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由于存量调整能够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条件下进行,对原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真正实现从产业集中,突出优势产品,此时产品以及产业的结构优化得以完善。因此,相关企业应当积极的创造必要的条件,提升技能工人的技能。面对当下快速发展的军工企业,我们可以引进更多的资金以及更多先进的技术,甚至管理模式也可以引进,但是企业却要意识到,高技能人才还需要企业自己培养。企业应当充分结合世界,大胆的开拓创新,尝试先进企业的培训经验,把企业的重点工作放在培养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上,每年可以选拔多名工人参加省市举行的岗位练兵训练中,不仅能够保障自身充分挖掘优秀的工作人员,同时还能够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提供必要的条件。其次,还应当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主动引导技能工作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做好导向工作,为技能工人进行正名,重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改变以往重学历轻能力的发展弊病,保障军工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4、人工智能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影响
4.1、为深度融合提供动力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于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4]。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工智能作为高端科学技术的代表,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以及快速发展,军事领域也开始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更多的军事理论得以发展,并且同时出现了更多的作战方式以及战略思想,直接影响到现代军事领域的战略部署以及力量的运用,甚至已经成为现阶段对传统作战进程以及作战战术进行改革的重要技术。
要真正推动军民融合向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将人工智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我国应当积极的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促使军民之间的众多要素更加协调的发展,促使我国军队由过去的规模数量化向着质量能效化进行转变,促使我国军队改变以往人力密集型发展战略,真正实现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4.2、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
面对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军事领域也逐渐向着战争背景的方向转变,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核心要素就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我国制造一些先进战争武器的基础条件。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的拓展军民融合的范围,而其中也开始涉及越来越繁杂的因素,只有充分抓住人工智能才能够把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核心,以此也能够真正的找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应当更加密切的关注和重视,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全局性以及先导性作用,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军民融合深入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充分的挖掘[5]。其次,还要将其他社会领域与科学技术密切的融合起来,对于人工智能这个突破点应当紧紧的把握,重视人工智能能与其他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协调发展。最后,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积极的融入人工智能以及其他的科学技术,为社会整体的全面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发展建议
首先,我们应当重视技术以及理论的结合,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要充分意识到技术和理论同样重要,任凭其中单一方面的力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要依靠强硬的技术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强国和富国的发展目标。同时,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的融入科学技术,为实践提供充足的技术。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国防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要积极的一个现代化国防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基本规律,对于国际的发展形势应当和更加准确的把握,与时俱进稳步发展。
其次,要真正突出军事先行的核心要素,促使我国军民创新实力互补[6]。站在当前国防安全方面而言,国家综合实力支撑起来的整个大国防体系是最为可靠的手段,国家具有的战争实力以及国防实力实际上就是军事对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在某种程度上我我国国防力量以及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推动。
我们应当意识到要积极的利用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始终坚守军事优先的发展理念,在作出一切决策的过程中都应当在满足国家军事化建设与发展需求之上进行,树立军事需求为重要引导的发展理念,对国家本身的经济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才能够保障军事优先的理念真正彰显出来,为军民创新实力优势互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能够产生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想深度发展我国军民融合事业,人工智能的支持必不可少。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使军民融合更加深入的发展,人工智能对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影响必将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李伯虎.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中国智能制造加速发展[J]. 网信军民融合, 2018, 019(12):15-17.
[2]鄢茂林, 郑震山. 坚持需求牵引,加强军民融合,促进海军无人机跨越发展[J]. 测控技术, 2018, 37(07):5-8.
[3]吴楠宁, 刘新建, 朱虹,等. 加快推进标准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J]. 中国标准化, 2018(15):14-17.
[4]熊运莲, 危劲松.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1):6-11.
[5]孙璞. 王志刚: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推动人工智能积极健康发展[J]. 网信军民融合, 2019, 000(003):P.23-23.
[6]陈兵.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及启示——回顾天津IC产业发展历程,展望天津AI产业发展未来[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18, 5(03):7-10+85-89.
简介:张天白;1986.02,男,汉族,北京市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学历,资源管理/EMBA专业,专注于军民两用技术的项目落地,军民协同创新机制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