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田华
[导读] 下文当中主要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
       田 华
       蛟河市安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132500
       摘要:下文当中主要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分析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旨在控制和减少各类病害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工程建设整体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技术
       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获得了巨大提升,与此同时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日渐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些为人们创造非常优越的交通环境。然而道路桥梁建设过程当中,时常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对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造成很大威胁。为此针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这些病害处理的有效技术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类型
       (一)不均匀地基沉降导致的病害
       由于道路桥梁出现均匀沉降会引发严重的病害问题,如引发桥梁裂隙、塌陷与损毁等。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如施工环境方面带来的影响,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都是在露天条件下进行,这给控制周围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同时再加上周围存在其他工程施工,极有可能由于打桩深挖等施工而破坏工程地基,引发不均匀沉降。同时设计方面的因素,道路桥梁施工之前,没有详细勘察工程地质情况,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材料应用不当,导致地基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施工方面的因素,施工过程当中未按照图纸要求与施工规范科学施工,现场管理不当,时常出现不合理操作与偷工减料等问题,对地基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
       (二)桥面裂缝
       桥面裂缝一方面是车辆超载及车辆刹车磨损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施工因素造成的。首先,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桥面材料的热胀冷缩,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由于我国道路桥梁多采用半刚性的桥面结构,温度的变化极有可能造成桥面裂缝的产生。其次,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对桥面的完整性也有着显著影响,如果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够合理,或混凝土材料拌合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施工,就会造成混凝土材料比例不佳, 进而在施工过程中或竣工投入使用后产生桥面裂缝。
       (三)钢筋锈蚀
       在道路桥梁钢筋发生锈蚀的过程中,其产生的氧化物会因为逐渐增加而迅速膨胀,使得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因为受到这种压力,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而这就会使得道路桥梁的有效截面大幅度减小,使得道路桥梁自身承载的能力变小。通常来说,当钢筋出现锈蚀现象时会导致钢筋面积缩小,并使得钢筋的自身抗弯能力大打折扣。 同时,这种锈蚀病害还会使混凝土的握裹力变小,而使得相应的锈蚀物出现外流,从而在道路桥梁表面形成锈痕, 不仅会对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还会对其美观程度造成影响。
       (四)墩台基础
       对墩台基础造成病害的因素主要是过往车辆的荷载、 风力以及水压力等。 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自然环境的逐渐恶劣以及人们出行的频繁,都会给桥梁的墩台基础带来更大的压力,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使道路桥梁的墩台基础出现了一定的病害问题。
       (五)混凝土的碳化与钢筋腐蚀
       城市的道路和桥梁全是使用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它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在碳化反应中会使得混凝土的酸碱度逐渐降低,若是这样的话混凝土的强度会降低,无法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甚至还会加速钢筋的腐蚀速度。
       (六)剥蚀
       道路桥梁表面出现蜂窝麻面、起皮或者是出现剥落等病害便是剥蚀。剥蚀不但使得道路桥梁的外型美观破坏, 而且还会使得因剥蚀而裸露在外面的钢筋锈蚀速度加快, 从而降低钢筋的使用寿命剥蚀有三类:一是冻融剥蚀。

该剥蚀是指在潮湿状态下,混凝土由于外部的温度逐渐变化的原因,原本已经硬化的混凝土孔隙在结冰的情况下冰冻, 并有一定的体积膨胀,遇水溶解之后又会呈现松弛现象, 膨胀松弛反复出现,便会使得混凝土由表及里的破坏;二是冲磨和空蚀。由于冲磨而形成的剥蚀一般面积都会比较大,而且还不具备一定的连续性。而空蚀的主要表现特征是气泡流过的表面都会出现空蚀坑,大空蚀坑的直径可以达到几厘米,造成局部区域的稳定性降低。三是水质剥蚀和风化剥蚀。这两种剥蚀在大自然中常见,破坏强度不大, 因此属于轻微性的剥蚀。
       二、城市道路与桥梁常见的病害防治措施
       (一)道路桥梁病害的预防
       第一,控制好基层施工质量,包括严格控制松浦厚度,控制好材料含水量,初压后要进行人工修整等, 由于基层边缘的压实度对于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因而要强化该部分的压实控制,当特殊情况下机械无法压实时,可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夯实,确保基层边缘紧凑密实 ; 第二,在进行材料配比时要遵循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在有效宽度内 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第三, 强化基层平整度控制,进行平整度检测,发现不平整的部位及时采取整平措施,进行摊铺操作前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清理时如果出现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先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再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 第四,控制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拌合质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应该合理, 避免配合比不当引起的密实度、强度不足等问题;其次,要对混合料拌合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避免温度过高和拌合不均匀等情况出现;再次,要控制好矿料质量, 若矿料的质量不佳,如扁平细长颗粒的含量过高,石料的抗压强度和集料的压碎值达不到设计要求,则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均难以符合要求,容易产生路面病害。
       (二)桥面加固法
       1. 局部修复凿补法
       首先,应当将铺装层表面继续拧凿毛处理,处理到骨料露出即可,之后再使用清水对断面进行全面的清理,同时使其表面的湿润度得到保证,然后再使用标号相同的砂浆对其进行涂刷。当涂刷完毕之后则应当对道路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当监察合格之后,在根据其实际情况在表面铺筑一层混凝土铺装层,这层混凝土的厚度应当控制在 10 到 50cm之间。
       2. 补强层加固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原有路面之上进行混凝土的加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对原路面上出现的剥离、裂缝等现象实施较为有效的处理,而当简单的铺筑不能够对病害进行完全的维护时,那么则应当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钢筋来对维护效果进行保证。之后再对其整体使用混凝土的浇筑。
       3. 加大截面加固法
       这种维护方式也称作外包砼加固法,其主要方式是通过配筋的使用来对混凝土结构的界面进行加固。通常来说, 这种方法的施工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就是对桥面板厚度进行加强;第二种方式就是加强主梁梁肋的高宽度。 这种维护方式,同其他加固方式相比,有着更为简便的操作以及更为成熟的施工经验,目前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道路桥梁维护中。
       4. 锚喷法
       锚喷技术是通过对锚喷技术的应用,将锚杆、钢筋以及喷射混凝土这几者相互结合而成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同目前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相比,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工艺材料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在具体的维护工作当中,使用锚喷技术只需要在其中加入速凝剂就能够对其进行使用,这也使其拥有着更为良好的凝固性与强度。与此同时,锚喷技术通过将浇筑、运输以及捣固综合为一体, 有效的将机械化设备应用到了道路桥梁中的维护工作之中。 另外,锚喷技术自身的可设计性也非常强,其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类型的喷射,有着非常好的现实意义。
       总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极为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性以及外在美观性。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病害类型,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加强对病害问题的处理,进而将病害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或者将病害所造成的危害性降至最低,最终促进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梅.浅谈道路桥梁结构病害与加固 [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09)
       [2] 蒋翰琪. 城市道路桥梁常见病害防治措施的探讨 [J].科技资讯,2018,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