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魏敏
[导读] 在林业工程中,苗木的培育工作是加大森林覆盖率以及城市环境绿
       魏敏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015000
       摘要:在林业工程中,苗木的培育工作是加大森林覆盖率以及城市环境绿化程度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林业工程苗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造林生产时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一定的工艺。该过程包括育苗、造林、经营和伐木,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造林工艺的优点。应该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方面进行不断地、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移植技术  
在林业工程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关键环节,对于整体林业工程的发展质量和效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据此,下文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
1林业工程的苗木培育技术
1.1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育苗地。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最首要的条件和前提就是育苗地的选择,只有真正意义上       结合林业工程的具体要求和规范,选择更科学合理的育苗地,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为植树造林工作打好基础,使其具备更优良更理想的生长环境,从而健康茁壮的成长,在各个环节能够具备优厚的物质条件,使其更加优质,更加茁壮的成长。要确保科学合理的选择,使其成为基本的条件,确保苗木长势更加优良,在培育数量和质量方面有更显著的提升。针对普通苗木来说,具备充分的阳光,水分,使土壤更加肥沃,是基本的条件,要以此为基础,尽可能选择地下水位更合理的地方,针对土壤肥沃程度要求不高的苗木,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针对各项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有效优化和完善,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切实应用,满足相对应的要求和客观需要,以此使其更加良好的生长,为林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作出应有贡献,满足具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1.2选取更优质的苗木种子,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首先,要着重做好选种工作,要尽可能从优良的母树上采集相对应的林业工程种子,同时要充分注意到,选择母树的时候,要结合不同的林业工程系统需求,着重把握林业工程的具体发展方向和根本宗旨,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考察林木的基本性状和生长习性等等相关内容,深入细致的考察母树性状等一系列相关内容,使其符合相对应的要求和规范,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为林木健康茁壮成长奠定基础。选种工作完成之后,要预处理相应的种子,确保种子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使其基本性能能够保持在优良的状态,能够更加显著的萌发、充分降低病虫害,为萌发率和成活率得以显著提升夯实基础。
       1.3有效优化林业工程种子的播种技术。要想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成活率,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好播种的时机、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这是关键所在。首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结合相关因素,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明确具体的播种时间,选择科学合理的时机,这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温度的控制直接关系到种子的萌发率,如果温度过高,要尽可能对林业种子进行覆盖、遮蔽等,以控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可以有效施加有机肥,利用酵解作用释放的热量使温度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要针对水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确保水分充足,并且在适宜的范围之内,在确保温度,水分等都科学合理的情况下,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是各种林业树种能够具备更加良好的生长条件和物质环境,使其生长条件得以有效控制,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特别是针对水分蒸发比较大的天气,要及时有效的做好苗圃灌溉工作,以此充分满足种子萌发中所需的水分,确保其生长效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1.4选择更切实有效的苗木施肥技术。

苗木不同生长阶段对于肥料有不同的需求,施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结合苗木的具体生长       情况等相关内容从根本上有效明确具体的施肥次数和数量等等相关内容。通常情况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针对苗木施肥而言,最重要的是着重把握好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分别是底肥和追肥。底肥施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发酵处理过的圈肥,使用量大约为150g/m2,施肥的过程中要确保施肥量和施肥范围的均匀性,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施肥保持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选择在苗木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使用与之相对应的更加丰富的肥料,针对施肥过程,要从根本上确保其水分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使得施肥量和水分能够有机结合,充分融合,使肥料养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其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效能得到更切实有效的应用,以此真正意义上有效确保苗木更健康茁壮的成长。
2林业工程苗木的移植造林技术
2.1把握林业工程苗木的造林时机
准确把握林业工程苗木进行移植造林的最佳时机在我国北方,春季是苗木进行移植造林的主要时机,每年3-5月份是林业工程苗木造林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苗木处于萌发状态,同时气温也在缓慢回升,把握这一时期可以提升造林的效率,也会提升造林的成活率,进而确保林业工程苗木移植的质量和造林的效果。同时还能为移植造林后苗木的质量以及造林的整体效果提供充足的保障。
2.2确定林业工程苗木的造林规格
       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应该从技术上把握要环节:一是苗木规格。林业工程移植造林的目标苗木一般选择胸径在4±1cm的3y生苗木,小型乔木苗木的高度在40cm左右,大型乔木苗木的高度在120cm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林业工程移植造林目标树种要根据工程设计、移植条件、树穴分布等要素进行细微调整。二是造林规格。林业工程移植造林规模可以通过简单的1:20的特点通过有效的结合实现,将具体的苗期技术管理工作全面的展开。
2.3确定林业工程苗木造林的技术要点
       在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中要突出技术,技术的运用要围绕提高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这一主体开展。首先,要确保苗木移植过程的安全性,林业工程中,当苗木达到一定的生长阶段,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苗木根须在移植造林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其次,要实现苗木规范的种植,保障根茎枝干的完整性,以方便苗木的缓苗和生长。再次,要做好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过程中的灌溉工作,迅速恢复苗木生长的水环境,以利于提升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质量。
3防治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
3.1做好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的差异性防治
       目前,对苗木的成活最大的威胁因素是病虫的伤害,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具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特点,防治苗木病虫害要本着抓住主要矛盾的原则,差异性地对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提高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和效率。
3.2做好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的季节防治工作
       病虫害发生具有季节选择性,不同季节病害发生的几率不同。冬春是防治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的关键时机,春季则是苗木病虫害处于萌发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最佳阶段,因此只要病虫害的外部条件改变即可防止其继续生长。春季防治苗木病虫害工作要结合病虫害繁衍的链条,对于冬季低温的林业工程苗木要及时喷洒药剂,预防冻伤处有害病菌的滋生。在林业工程中苗木的培育技术以及苗木的移植造林技术,是整体苗木健康良好成长的重要前提。林业工程苗木的培育和移植决定苗木质量和成活率。这要求林业人员以林业工程总体发展的高度去看待苗木培育和移植等关键过程,从育苗、移植等环节的技术管理人手,认真实施林业技术,有效提高苗木培育的质量,提升苗木成活率,为林业工程的实施提供成活率、苗木质量等综合保障。扩大我国植树造林的面积,增加森林的覆盖率。
参考文献:
[1]孙素英.现代造林育苗的培育及移植方法分析[J].农家科技旬刊,2017,12(9):23-24.
[2]郑江林.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7,21(22):76-77.
[3]张爱东.樟子松容器苗木抗旱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2016,(1):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