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牛、羊饲养场疫病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包文君 于怀亮
[导读] 畜牧养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牛羊养殖方式从传统散养转变
       包文君 于怀亮
       嘎达苏种畜繁育中心内蒙古通辽市029100
       摘要:畜牧养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牛羊养殖方式从传统散养转变为圈舍饲养,在国家对畜牧养殖更规范,防疫更严格的产业化发展要求下,规范化养殖场得到了大力普及.但是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规范化牛羊养殖场的发病风险显著提升,这就要求养殖农户必须采取有效的疫病防控方法和技术进行科学饲养,对养殖场的环境卫生进行优化,把免疫消毒等工作做好,使预期的养殖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关键词: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
       1养殖业的发展
       饲养畜禽是一个大规模的工作,它涉及许多重要的问题。近几年,大众意识到饲养畜禽的重要性,该行业从业人数激增,与之相对应的,养殖行业逐渐蓬勃发展。但是大规模生产为日后的污染问题埋下隐患,畜禽养殖场所饲养的动物散发的气味以及自身大量的排泄物,使得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越来越糟糕。为了人类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养殖场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正常生产,大众可以吃到放心健康的肉质产品,笔者认真寻找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法与策略。
2牛羊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疫病
2.1结核病
结核病是牛羊养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疫病类型,结核杆菌的传播是导致结核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核病属于呼吸道系统疾病,其不仅会在牛羊养殖中出现大范围的传播感染,还会导致养殖人员共患病情况,牛羊在结核病患病初期的症状并不显著,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发展,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外在表现,比如食欲下降、毛色暗淡、毛色无光泽等情况,严重发展之后,会出现乳房淋巴结肿大、脓性鼻液以及下痢等症状。由于当前尚无牛羊结核病的预防免疫疫苗,也并无完全有效的治疗药物[1]。因此,对于牛羊结核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在实际牛羊养殖中仍然以预防控制为主。
2.2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感染是导致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又被称为布病,布病的发生会导致牛羊的生殖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出现生殖系统障碍,公羊患病之后最为常见的症状为睾丸炎,而母羊则会出现不孕或者流产等情况。另有部分母羊在布鲁氏菌病感染之后虽有痊愈,但是仍然存在携带病毒等情况,如果未能及时进行病毒排出,会导致其自身出现不孕不育,对于养殖场的产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养殖规模的稳步扩大,以及养殖经济水平的提升。
2.3口蹄疫
口蹄疫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幼年的牛羊之中,患病之后的牛羊浑身会出现血泡、溃疡等情况,且体温会逐步升高,口腔内唾液的分泌量也有明显增加,部分牛羊的蹄子部位会出现红肿、水泡等情况。随着口蹄疫病情的不断加重,少部分牛羊蹄子水泡部位会出现化脓、蹄壳脱落的症状,养殖户在牛羊口蹄疫养预防过程中需要紧跟国家倡导标准,接受免疫性控制,按时为牛羊进行疫苗接种。
3防控技术
       3.1布病治疗及预防
       3.2.1加强对牛羊布病监测和净化
       在牛羊养殖中,为降低布病发病几率,要高度重视对牛羊布病的监测及净化工作。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兽医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队伍,做好对区域范围内牛羊养殖场户的布病监测工作,应每季度监测1次,通过监测方式,了解掌握养殖场户牛羊养殖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工作,针对监测中所发现的阳性牛羊,要及时淘汰处理,针对受威胁的牛羊群,要及时隔离监测,将带菌牛羊筛选出并淘汰掉,实现对牛羊群的净化,针对检测呈阴性的牛羊,每间隔半年检测1次即可,避免布病再次爆发。


       3.2.2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引种是导致布病传入和大规模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养殖场户在牛羊养殖中,应遵循自己养殖并繁殖的相关规定,防治疫病发生。如要引种,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引种前要对引种牛羊进行健康检查,对疫苗接种问题进行及时了解,需要借助养殖档案,对引种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其次,在引种前需要做好圈舍清洁,以保证其卫生达标,对圈舍周围的所有地区都要进行全面消毒,如墙面、地面、槽具及周边环境等,并闲置1周。最后,针对引种牛羊,要将其赶入提前备好的隔离区,对其进行饲养1月左右,该期间需要注意羊是否发生相应的疫病情况,并进行检疫,确诊无异常,方可合群饲养。
       3.2牛羊脑包虫病治疗及预防
       3.2.1药物治疗
       牛羊脑包虫的药物治疗是较快缓解牛羊病症的方法,因此,在牛羊刚患病初期,一旦发现牛羊的异常行为,并根据判断得出牛羊患有脑包虫病要及时对牛羊进行药物治疗。药物在选择中,可使用吡喹酮、丙硫苯咪唑等药物。对于药物剂量的选择,要根据牛羊患病发现的时间、牛羊患病情况及体重等方面进行选择,有效提高药物对多头绦虫的灭虫效果,同时减少药物不必要的浪费,减少药物对于牛羊身体的危害。
       3.2.2手术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如果牛羊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牛羊的患病情况加剧则需要快速的进行手术治疗。为能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及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在进行手术前,养殖户应聘请专业的牛羊兽医进行手术。
       3.2.3定期观察牛羊的健康状况
       养殖户应定期对牛羊进行健康的检测,定期健康检测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保证牛羊的健康安全,及早发现牛羊病症进行提前治疗。同时,对于牛羊脑包虫,一旦发现牛羊出现类似的疾病反应要及时进行检查,并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3.3筑牢防疫屏障,降低死亡率
       有效防制重大动物疫病和突发动物疫情,提高科学防控水平。有效开展春防、秋防和常年补免工作,确保各项免疫指标达到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免疫率达到100%,动物疫病死亡率控制在1%、3%、5%以下。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疫苗管理、免疫注射、耳标佩戴、免疫档案管理、疫情监测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追溯、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科学有效地开展人畜共患病、布病和对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的常规动物疫病综合防制,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物资储备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对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3.4病牛羊无害化处理
       养殖场户一旦确诊牛羊患病,首先自身要做好防护工作,然后将病牛羊隔离,上报疫情,封锁疫区,禁止开展牛羊调运活动。针对无治疗意义的牛羊、病死牛羊及其污染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针对被污染的场地、槽具等,应全面消毒。通常患有布病的牛羊,不予治疗,但为减少损失,可以尝试对症治疗。针对尚有治疗意义的牛羊,可以尝试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针对怀孕牛羊,可以肌注30~50mg孕酮,并结合使用中草药治疗,在必要情况下,应催产堕胎。针对流产牛羊,应对其子宫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直至阴道无分泌物流出为止。
结束语
综上可知,牛羊养殖中疫病的发生情况比较复杂,作为养殖人员以及管理部门均需要了解各类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发生特点,并针对性的进行预防以及处理,以此来保证牛羊养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才让吉.牛羊养殖中常见疫病防控[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No.63(03):81-82.
[2]李鑫.牛羊养殖中常见疫病的防控[J].中国畜禽种业,2020(1):123-123.
[3]李生珍.牛羊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000(003):58,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电气...
•   ...
•   ...
•   ...
•   基于...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