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卓玛
西藏大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内容摘要:满清皇帝顺治于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二十日之时所发的这个敕谕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由(一)《敦请达赖喇嘛来京敕谕》、(二)《存问班禅俾劝达赖喇嘛来京敕谕》、(三)《存问诺们罕俾劝达赖喇嘛来京敕谕》组成,可以看出顺治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敦请五世达赖喇嘛入京,且让班禅和诺们汗劝达赖喇嘛入京,表示是为了普渡众生。文章在着重于《敦请达赖喇嘛来京敕谕》上解析达赖喇嘛朝觐缘由。
关键词:五世达赖喇嘛、朝觐、敕谕
一 文书解析及相关内容研究
(一)教请达赖喇嘛来京敕
金刚高僧达赖喇嘛座前,大清皇帝敕曰:
高僧来书问安已阅。古来佛法无边,教化众生,贵于行善,安居乐业。为此,敦请高僧喇嘛来京,祈祷永久幸福,指导直理之路,是为至盼。特遣席喇布格隆为首使者,赍书前往,并赐赏物:金镶玉带一个、金镶银茶筒一个、银酒樽一个、玲珑金漆鞍一个、缎十匹。[ 《清初五世达赖喇嘛档案史料选编》第16页]
原文为蒙文,上篇汉译文是由哈斯巴图和博仁两位老师所译。原档案为蒙文老档,现保存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648年,“遣喇嘛席喇布格等赍书存问达赖喇嘛,并敦请之。又遗书存问班禅胡土克图诺们罕,俾劝达赖喇嘛来京”。顺治帝不仅亲自敦请达赖喇嘛入京,还让班禅与诺们罕劝达赖喇嘛入京。内容说明邀请达赖喇嘛的原因以及赏赐物,这里的顺治帝给五世达赖与四世班禅的赏赐物是一样的,并无多与少之分,都是金镶玉带一个、金镶银茶筒一个、银酒樽一个、玲珑金漆鞍一个、缎十匹。这份档案并非是顺治帝首次给予达赖喇嘛的敕谕,在顺治元年(1644年)之时,顺治帝回应崇德八年九月皇太极去世,“顾实汗遣使奏言:达赖喇嘛功德甚大,请延至京师,令其讽诵经文,以资福佑。许之。”而对达赖喇嘛发出正式的邀请信《顺治帝遣使往邀进京给达赖喇嘛敕谕》,表示达赖喇嘛为了不使这个建立不久的政权终端机,也为了扶助生灵,诚心邀约达赖喇嘛入京,若能应邀,不胜喜悦。
邀请五世达赖喇嘛入京并不是顺治帝在位时期的决定,这个决定比1644年顺治帝给五世达赖的首次敕谕要早很多。早在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1637),皇太极就有迎请达赖喇嘛到盛京的愿望和动议。同年十一月,皇太极已经派车臣顾实绰尔济等使臣前往西藏。当年蒙古各部为同意邀请达赖喇嘛事复皇太极书,表明喀尔喀七旗、厄鲁特四部亦欲前往迎聘。皇太极若是往西藏派遣使者,乞求还请让使者路过我等部落,期待能一同前往邀请。顺治五年,五世达赖勉强同意赴京觐见,但他将行期定在五年以后,他对清廷的使者说明“我今不往,然我比欲往,当于卯年(1651)年送马匹,辰年(1652年)前来”[ 《西藏通史·清代卷(上)》第69页]。
二 五世达赖在1652年入京之原因
(一)在此之前未入京之外因:
1.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还在激烈进行。
当时的清朝定都北京后,南下剿灭农民军。与此同时,南方的明朝遗臣相继拥立皇族建立政权,史称南明。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投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彻底灭亡。当时清朝以定都北京且建立了独立的政权,但在内部还是躁动不安,腥风血雨。五世达赖在未平定这些风雨之前入京,怕是对生命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2.厄鲁特蒙古四部在当时尚未正式归属清朝,是否进京觐见也关系到了厄鲁特四部的切身利益。
五世达赖喇嘛所主导的甘丹颇章政权是与厄鲁特四部之一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1582-1654)联合所建立起来的,在1642水马年以固始汗为主的蒙古军队将藏巴汗方的力量差不多消灭完,将卫藏十三万户献给了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但所谓的十三万户已经名存实亡,奉献十三万户也只能是象征意义,他的目的是要给自己的统治罩上一层宗教的灵光,建立汗廷下的蒙藏联合,政教联合的政权。五世达赖喇嘛和格鲁派上层,对于固始汗的统治权予以认同,并希望固始汗留在西藏维持统一的局面。所以,此时西藏地方的政权主导权不仅仅是握在五世达赖手上的,更多是在有军队领导权力的固始汗手里。眼下,与甘丹颇章利益相关的厄鲁特蒙古四部尚未正式归属清朝,五世达赖自是不敢自己任意决定入不入京与何时入京。
(二)内因:
1.蒙藏联合所建立的甘丹颇章政权并未稳固。
甘丹颇章政权是在1642年蒙藏联合建立后,与所有刚建立的政权一样,内部矛盾风潮汹涌。 若说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除了五世达赖喇嘛最不可缺少的人物,必定是固始汗和第司索南饶丹,建立了以格鲁派为首的甘丹颇章政权。虽然五世达赖作为格鲁派的宗教领袖并没有对其他教派进行打压,而是求学于各派的有名喇嘛,但对于第十世黑帽系噶玛巴却英多吉(1604-1674)的态度却是不太理想,五世达赖将他两之间的会晤比喻成黄牛与狗之间的交易,说明彼此之间只是相互斟茶的关系,仅此而已。噶玛噶举派于格鲁派之间的不和,虽不是他两个人关系的不和,但那时五世达赖喇嘛就已有做未来主人的模样。因为藏巴汗的关系,二人的会晤略显尴尬。除了对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不和外,五世达赖喇嘛对于其他的教派亲力亲为。在入京的路上其一行抵达噶嘉时说明曾考虑让萨迦、噶举和宁玛派无立身之地,并让他们逐步改宗。但这最终只会对人有害,与己无利,同“造何种业,得何种果”的道理一样,阻力大而必要性小,故不必使各教派改宗易规,不应效尤强者难容弱者,断其财路僧源的坏榜样。说明五世达赖喇嘛自始至终都是大人大量,自始至终都是极力维持着各教派之间的平和关系。
虽说甘丹颇章建立后表面上平静,但暗地里旧的势力未拔完,在五世达赖喇嘛的自传146页里工布之乱时“后藏的僧俗人等大张旗鼓地发起乱事,南木林宗旋即失守。仁蚌曲贝也不堪信赖,几天以后就拱手让出了仁蚌宗。乱军很快包围了白朗宗,以达那沃兰巴为首的雅巴等乱兵在日喀则周围转来转去,班禅大师面临严重的危险,他派然坚巴措索巴携带亲笔信由曾经在木鹿寺当过僧人的一个名叫乞丐喝居的人带领,从尼木前来送情报。昂索诺尔布被迫放弃了江孜宗,仓皇逃命,后藏所有的地方几乎都被叛军控制。肖喀巴统率的叛军包围了章切寺。固始汗及时率兵前去平叛。结果,肖喀巴统帅的五六千叛军像烈火烧干草一样被歼灭,我们格鲁派的计划才有了实现的基础。”对工布之乱,喀尔喀的达颜诺延和三百多个骑兵与固始汗的蒙古兵在孜重木地方会和,向后藏的工布地区平乱,将八千多工布叛兵歼灭。藏巴汗的政权已被甘丹颇章政权所替代,但旧势力在后藏工布等地区仍存在,并一直想恢复藏巴汗政权,此次平乱基本上铲除了后藏地区的藏巴汗旧势力的力量,为稳固甘丹颇章政权
2.急需建立格鲁派政权的堡垒中心: 布达拉工程(1645-1649)。
在五世达赖的自传中说明在1643年时上师林麦夏仲为首的许多高低贵贱为首各阶层的人士向五世达赖提出,“如果当今没有一个按地方首领的规则修建的城堡作为政权中心,从长远来看有失体面,从眼前来看也不甚吉利。再者,贡噶庄园距离色拉和哲蚌寺等寺院又很远,因此需要在布达拉山进行修建。根据他们的建议,请求我去举行合乎福田施主心意的净地仪轨。于是,我就按照林麦夏仲的请求,于三月二十五日前往布达拉。”在绕迥十一母鸡年(1645年)与第巴索南群培商议并决定开始建立布达拉宫白宫的地基等活动。由于当时的政治局面不太稳定,宗教派别中又有矛盾,五世达赖喇嘛急需要自己政权的堡垒中心,而且布达拉宫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首府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在历史上,公元七世纪吐蕃时期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亦是将政权中心建立在玛布日山上。
(3)政治联营内部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每个政治家都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如果政治联盟的成员对彼此的利益有伤害时,必定会引发矛盾。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去世之时,固始汗派人向清廷奏报,表示延请达赖喇嘛的功德甚大,若邀请入京,为其讽诵经文,以资福佑。这本意也是希望能通过五世达赖喇嘛的宗教活动,可以进一步密切同满族统治者的关系,争取清廷的承认和支持。,明末以来由于蒙藏在宗教上形成的特殊联系,同时由于前清联蒙政策导致满蒙贵族在政治、军事上结成的同盟关系,故满、蒙、藏三者之间遂发生了一种有机联系。在这一联系中,以满族贵族为主导的清政权一方面凭籍其联合和收服蒙古所获得的优势来建立与西藏的直接政治关系,另一方面又努力通过与西藏及达赖喇嘛建立直接政治关系来进一步笼络和收服蒙古各部,这种以蒙治藏、又以藏治蒙的政策彼此促成,相得益彰,使清朝一开始即牢牢掌握了治理蒙藏的主动权。同时这种蒙藏兼治政策也是清朝前期治藏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入京时期的大概局势
顺治六年(1649年),布达拉宫成基本竣工,同不丹的战争也已平息,西藏局势渐趋稳定。顺治帝亦是牢牢掌握了对全国的统治权。在这个相对平和的时期进京觐见或许就是最好的时机。清朝在联合和收服蒙古方面取得的成功,既是固始汗主动结援清朝的原因,也是清朝在西藏尚为蒙古势力控制的前提下能成功地建立起与西藏的直接政治关系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邓锐龄、冯智 主编《西藏通史·清代卷(上)》[M]中国藏学出版社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合编[G]《清初五世达赖喇嘛档案史料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3.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 著《五世达赖喇嘛传·云裳》[M]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
4.李保文《顺治皇帝邀请第五世达赖喇嘛考》 西藏研究,[J]2006.
5.崔继来《关于顺治皇帝召五世达赖喇嘛入京的论争——从洪承畴的一道奏疏谈起》[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