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强
成都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升级和持续普及应用的形势下,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已经遍及社会方方面面,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放管服改革措施的深化实施,开展“智慧不动产”建设的要求愈加迫切,下面的文章主要围绕智慧不动产建设的主题,以阐明“智慧不动产”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入手点,然后着眼于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难点、社会和经济效益几个方面,并对“智慧不动产”建设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关键词:智慧不动产;建设;智能化
引言
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展状态的分析可以感觉到,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同时,在便民利民、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要求的倡导下,开展“智慧不动产”建设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智慧不动产”建设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从长计议,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分析和了解“智慧不动产”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深入研究探讨相关高新技术在“智慧不动产”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才能为“智慧不动产”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一、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的重要性
在2019年10月我国最新颁布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其中就对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做出了规定,并且要降低,制度性交易的成本,为我国的市场带来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国家出台的政策就对“智慧不动产”的发展作出了要求,通过实施“智慧不动产”建设在社会发展的一些便民服务以及优化运营环境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可以使管理,更加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且可以做到全面的监管,在人员管控方面会有很好的优势,营造出良好的运营环境,“智慧不动产”建设作为安全运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全面、更智能的监控和防范个人问题的发生,更好地弥补了传统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疏漏。况且进行不动产登记业务涉及范围广,包括群众、企业是高频率的政务服务事项,是进行政务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切入点。但是要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达到减少时间、减少材料浪费、减少环节、降低成本的目的,还需要积极开发新的技术,国家最近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就是对不动产登记业务发展的支持,以及对不动产登记业务发展做出的新要求,所以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二、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方面
由于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各种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浪潮正在世界内涌现。在成都市进行了“智慧不动产”进行了探索,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电子印章、密码学、电子证件照、区域链,等各种技术,建设了一系列的智能应用场景,包括“不动产+智慧大厅”、“不动产+智慧工地”、“不动产+智慧司法”等等内容,这一系列内容的顺利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有效的提升了服务的效率,使市民可以更加方便的登记,减少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
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电子印章发放机构信息不互通
电子印章发放机构数量多,加上各机构间的信息不互通,在发放电子印章后需要在线验证,如果机构不对应,就需要专门找到相应的办法机构,导致浪费时间问题的产生。
(2)信息的安全性问题
不动产登记中需要登记个人的身份信息,以及个人财产的信息,关于这些隐私的问题需要进行严密的保护,由于信息的开放性,如何进行信息保护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互联网的开放性造成的信息泄露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今面临的困难。
(3)业务规则变更的问题
由于各种新规则的不断涌现,对不动产登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业务标准不相同,在进行变更时,需要快速解决各业务间标准不同造成的问题。
(4)信息获取延时问题
在各部门间需要进行信息共享时,会遇到信息共享延迟的问题,就会造成在不动产登记业务涉及的各个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而造成数据处理问题。
四、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有利于形成服务型社会
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通过改变传统的登记模式,将登记模式变为自动化,在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大大提升了服务的效率,通过面向服务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改造,大大增加了政府、公司、群众之间的联系。使群众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完善了服务机制,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智慧不动产”建设实现了各部门间信息的共享,当然这种共享是依法进行的,通过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查询服务,更加方便了群众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查询的效率,使不动产登记信息更加的完备,有助于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数据库,使不动产信息更加的准确,通过建立健全保护不动产信息的安全体系,以此来保护群众的信息安全。
(二)构造安全运营环境,提升不动产登记的效率
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大大压缩了登记所需要的时间,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也降低了服务人员的任务量,以提高登记的速度和质量。并且加强数据共享的力度,通过联合审批,将审批电子化覆盖,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通过机器来开展审批,降低人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数据遗漏,加强区域链技术的渗透,针对个人信息以及个人财产等数据进行上链管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将不动产证领取改到收房的时,减少浪费购房者的时间,避免购房者集中领取不动产证,这极大的增加了领不动产证的时间,还减少了购房者通过不动产开展融资贷款,进行交易的时间。
(三)保证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安全性,以提高政府的信誉
要想成功建设“智慧不动产”各国政府间实现信息的交换共享必不可少,但在交换共享过程中,就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实行区域链技术,就可以监控链内的信息的流向,保证信息的去向可溯,并且信息在流通过程中无法私自篡改,解决信息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并且针对个人信息进行不同的防伪标识,在增加信息的权威性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个人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可信度,为企业之间的信息互换提供了帮助。
(四)促进形成协同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区域链技术进行信息的保存,有助于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通,有助于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再进行交房交证环节中,需要涉及到开发商、公证部门、住建、税务和个人等多方面,在这几个方面间进行信息的共享难度比较大,利用区域链技术,就可以完成交房交证过程中的一系列手续的操作,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
五、不动产智慧化系统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针对不动产登记平台进行技术升级
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要求与成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业务管理需求,对现有不动产登记平台功能升级可分为业务功能的升级、平台配套管理功能和业务协同共享模块的的升级。其中不动产登记平台业务功能升级主要为进一步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促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结合成都市不动产登记现状及相关政策要求,升级原有业务受理功能,扩展受理渠道,开发不动产登记综合业务受理功能,实现“交房即交证”、非“三联”类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类业务通过综合受理功能进行办理。完善登记事项、优化登记业务流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拓展效能监管、电子票据、登记簿数据质检、不动产单元表管理等功能,以功能升级的方式逐步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网办、全城通办、业务智能化审批,开展全域电子证照库建设、“交房即交证”系统建设,提供多种便企利民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压缩办理时间,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服务水平。
不动产登记平台配套管理功能升级,是对现有不动产登记平台界面、响应时间进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内容管理后台控制功能模块,实现对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内容的统一管理、统一更新、统一发布;细化区县用户管理层次,综合应用区块链技术,升级安全措施,增强数据安全管理。
(二)针对不动产登记平台进行配套管理功能升级
对不动产登记平台配套管理功能进行升级,优化平台界面设计,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在线办理业务,建立不动产登记内容管理后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内容在各平台上统一更新,下放人员配置管理权限至各区县,提高工作效率,引入区块链技术、升级网站传输协议等,对数据安全管理功能进行升级。
(三)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协同共享模块升级完善
业务协同共享模块升级完善是为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集成,对原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协同共享管理及接口进行升级完善。一是升级原有接口管理功能,建立接口统一管理机制;二是对业务协同共享模块接口进行升级完善,经市级共享交换平台开展与“一窗受理”平台、天府市民云、天府蓉易办、税务系统、住建房屋交易系统、金融等相关部门系统信息共享查询接口的对接和联调,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身份互信、电子证照互用、业务协同,实现与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联动,满足相关部门日常管理工作对不动产登记信息查验需求,有效提高部门办事效率,实现成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网络理政办、税务、住建等部门间安全、便捷、高效、规范的信息查询和业务处理互通。
(四)对不动产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为提升业务办理效率,逐步推进不动产智能化管理,针对登记地址拆分、房管档案修正登记结果以及预告类数据等登记数据进行分类清理。包括登记整体地址拆分标准分段地址、房管档案修正登记结果、对落实智能审批服务开展预告登记数据表清理。
六、增加经济收益
(一)通过利用大数据信息时代构建良好的运营环境,来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通过信息化对各个步骤的进行都要公平公正公开,通过创建高效率的运营环境,减少在进行业务处理时遇到的问题,减少企业问题的发生,通过和政府的合作来进行企业模式的改变,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通过推动企业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提高办事效率,改变受理模式
传统各部门间,进行信息的互通,需要大量的证明材料,才能实现信息的互通,如今通过系统接口对接可以实时进行信息的互通,通过一窗式处理业务的模式,减少了各步骤间的时间差,提升了工作效率。
七、展望
通过进行智慧不动产建设,有望在未来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政务服务,通过手机进行刷脸识别成功后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线办理各种业务,通过电子签名,也可以确保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结束语:可想而知,开展“智慧不动产”建设是一项便民利民的重要决策,也是促进放管服政策不断深化实施的有效措施,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智慧不动产”建设还存在数据开放共享和安全存放等多个难点,因此,相关人员还需要围绕“智慧不动产”建设进行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细致的探索与研究,以便有效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博.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3):229-231.
[2]李青.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研究[J].消费导刊,2020(19):37.
[3]苏淀诚.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研究[J].大科技,2019(20):251-252.
[4]严丽娜.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探讨[J].财富生活,2019(0):37-37,39.
[5]吴洁,赵海龙,赵子浩,等.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动产登记的"互联网+"模式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