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春
张家口市灵官庙林场 河北省 张家口市 076161
摘要:行道树作为现代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有助于突出园林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明怀安县行道树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从原因剖析入手,立足于本地现实,通过对本县行道树选择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本县行道树种的建议。
关键词:行道树 现状 建议
1怀安县行道树应用现状
1.1怀安县自然概况
怀安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居冀、晋、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8′—114°48′,北纬40°20′—40°48′。全县总面积1706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人。全县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季风大且频,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年均气温7.2℃,无霜期124—140天,年日照总时数2756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30.1℃,有效积温2335-3486℃,年均降水量不足350毫米,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10℃有效积温为2700度—3000度。
1.2怀安县行道树的特点。
1.2.1主要的绿化树种种类
怀安县旧城规模小,原来行道树主要以箭杆杨、杂交杨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县“向西发展新区,向南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区建设面貌日新月异,建设了以文苑路、长胜大街、迎宾路、柴怀路、振兴大街、柴左路、工业路、南环路、北环路等主要街道。随着街道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因此街道绿化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绿地面积不断增大,行道树的品种也开始不断丰富,在树种选择上,通过对县城区内几条道路调查得知,行道树树种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常绿树以针叶树种为主,而且种类少,在城市绿化中的比例低,如油松、云杉、桧柏只在文苑路、长胜大街有;落叶树种占绝大多数,但种类也不多,有国槐、馒头柳、垂柳等。绿化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乔、灌、花、草立体种植结构,行道树种较为贫乏,植物种类偏少,物种比较单一。多为单一的树种与路平行种植,这几年随着城市环境绿化、美化、香化指标的实施,在这几条道路中只有迎宾路、长胜小学到文苑北路采用了多种植物多层结构,配植了以紫丁香、连翘、金叶榆、红瑞木、榆叶梅、紫叶矮樱、珍珠梅、水蜡、沙地柏等花灌木,讲究街道树绿化的层次感,草、花、灌木、乔木相结合,丰富了行道树绿化的景观效应。但彩叶树种总起来说使用还是相对较少,道路色彩缺乏变化。
1.2.2绿化树种的长势分析
怀安县行道树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柴怀路、柴左路馒头柳、垂柳,由于栽植年限较长,病虫害时有发生,长势较弱;工业路两边的新疆杨由于后期改造,路面铺装透气透水性差,长势较弱;文苑中路的国槐,由于道路处于商业服务区,硬化铺装多,人员流动大,人员活动对树木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长势较弱;长胜大街南侧的国槐由于建筑物的遮挡,每年的日照时数、积温较北侧少,所以长势不如北侧健壮;南环路、北环路两侧的新疆杨长势还可以。
2怀安县行道树存在的问题
2.1行道树树种单一现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物种尚不丰富
怀安县的行道树基本上用国槐、垂柳、新疆杨更新替代了深受病虫害困扰的箭杆杨、杂交杨,其它树木较少,四季常青类树木更是不多,只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大树少,夏天遮荫效果差。这几年虽然行道树有所增加,但由于受环境条件及苗木供应的限制,其它品种苗木数量不多,规格不大。同时大多路段都只栽植一种行道树,没有体现出树种的搭配和互补。使得整个绿化体系脆弱,防虫、防病害能力较差。如南环路、北环路的行道树只有新疆杨;振兴大街只有榆树和国槐,景观过于单调,没有层次感、立体美。
2.2行道树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较薄弱
长期以来,我县园林科研工作十分薄弱,缺乏专业研究机构,对行道树的开发利用工作没有专门机构或科研人员专业从事研究,使得新的行道树种引种、开发利用的试验研究工作至今未纳入到议事日程上来。由于受绿化苗木的限制,在绿化规划中只能是有什么树种种什么,选择范围不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2.3重栽轻管
在道路绿化建设中“重建设、轻养护”现象仍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缺乏道路建设经费,往往是只重视建成后的景观效果,“见绿就行”,而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强调不够,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二是绿化队伍知识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培训。许多养护工人对各种绿化机械的使用、植物的生长特点、养护方法掌握不到位,一旦行道树栽上去后,基本上都是任其自然生长,或只是浇浇水、施肥、病虫防治跟不上,整形修枝不及时不彻底,对干基萌蘖、病枯枝及杂乱枝没有及时清理,以至造成建设资金、植物资源的浪费。
3怀安县城市行道树发展前景与对策
要建设好怀安县的城市行道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加强对行道树种的调查与研究,选择和应用优良树种
怀安县干旱少雨,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土壤瘠薄,所以适宜栽植的行道树较少,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对行道树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同时,在选择树种时要注意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以树干挺直、树形美观、冠大荫浓、分枝点较高、寿命较长以及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树种为理想,如国槐、银杏、云杉、樟子松、馒头柳、五角枫、北京桧柏、毛刺槐等就是乡土性质比较突出的树种,是怀安县城市行道树的首选树种。
3.2加强行道树的苗木培育,重视良种的选育推广应用
苗木是园林绿化的物质基础,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苗木的需求量也将更大。当前,在苗木培育方面,一是应当根据当地发展需要多培育大苗。除在本地建立苗圃,自己培育基础上还可以与外地供应商结合,建立比例适当的大苗培育区,建立大苗培育网络。二是加强植物区系的研究,在充分应用乡土树种的基础上,利用小气候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不断进行驯化以丰富物种多样性。
3.3遵循“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
据研究报道,单位面积绿地的乔、灌、草复层结构与纯草坪相比较,其综合生态作用将增加2.6倍。就是同等面积的草坪与树木相比,在除尘、防噪音、氧气释放量等方面,树木比草坪要强十几倍。因此,在道路绿化时应遵循“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原则,构建合理的行道树体系。在人行道较宽、行人不多可绿带有隔离防护设施的路段,行道树下可以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减少土壤裸露,加强绿化景观效果;当行道树绿带只能种植行道树时,行道树之间采用透气性的路面材料铺装,利于渗水通气,改善土壤条件,保证行道树生长,同时也不妨碍行走。
3.4加强规划设计工作,合理布局
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新城区的规划要将城区建设规划与道路绿化规划融为一体,“顺其自然”,依山傍水,随高就低,而不是把绿化当作建筑的附属物,或是绿化与建筑截然分开。硬质铺装要少而且应使用透水透气的新型材料,使地面水能充分渗透到地下,同时预留合理的树木生长空间,以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身维护能力,还能节约大量的维护费用。在改造旧城区过程中,要留出足够的绿地。